中藥材白朮的功效和作用
白朮(學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是菊科蒼朮屬的一種植物,單葉、狹長,花紫色,頭狀花序,以根莖入藥,別名術、冬術、浙術、種術、祁術等。昔為中國浙江特產,現安徽、河北、福建、湖南等省都有栽培。中藥材白朮的功效和作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生長習性:
喜涼爽氣候,怕高溫高溼。據杭州藥材試驗場觀察白朮在氣溫30℃以下時,植株生點速度隨氣溫升高而加快,如氣溫升至30℃以上時生長受到抑制,而地下部的.生長以26-28℃為最適宜。白朮較能耐寒,在北京能安全越冬。白朮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嚴格,但在苗期適當澆水。如此時乾旱,幼苗生長遲緩,但高溫高溫季節,應注意排水,否則容易發生病害。
生長後期,根狀莖迅速膨大,這時需保持土壤溼潤,如土壤乾燥對根狀莖膨大有影響。白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酸性的黏壤土、微鹼性的沙質壤土都能生長,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而不宜在低窪地、鹽鹼地種植。育苗地最好選用坡度小於15~20度的陰坡生荒地或撂荒地,以較瘠薄的地為好,過肥的地白朮苗枝葉過於柔嫩,抗病力減弱。
白朮不能連作,種過之地須隔5~10年才能再種,其前作以禾本科為佳,因禾本科作物無白絹病感染(小麥、玉米、穀子)。不能與花生、元參、白菜、菸草、油菜、附子、地黃、番茄、蘿蔔、白芍、地黃等作物輪作。
分佈範圍:
主產於浙江新昌、天台、東陽、於潛,貴州省牛大場鎮、湖南平江、寧呈,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利川,河北、山東等省也可以引種栽培。陝西普遍有栽種,連黃土高原都引種成功。
白朮的功效:
白朮是補氣中藥,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痠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脾胃氣虛,不思飲食,倦怠無力,慢性腹瀉,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者宜食;自汗易汗,老小虛汗,以及小兒流涎者宜食。胃脹腹脹,氣滯飽悶者忌食。
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 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
功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苦、甘,溫。
歸經:脾經;胃經。
功效: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痠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白朮的作用:
白朮補脾,益胃,燥溼,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洩瀉,痰飲,水腫,黃疸,溼痺,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1、三白湯:白芍、白朮、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這個美容方子從調和氣血、調理五臟的功能入手,從而美白祛斑。白朮和白茯苓是傳統的潤澤面板、美白的藥物,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白朮有雙向調節腸道蠕動功能,所以既能對脾虛引起的腹瀉有用,又能緩解脾虛引起的便秘。 白朮圖片
白朮圖片
2、用白朮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狀,均勻塗抹臉上,可美白,清熱燥溼、殺蟎、除痘,治療雀斑和黑斑。聖醫李時珍曾說此方治雀斑“極致”。
3、白朮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於術(酒浸,九蒸九曬)一斤,菟絲子(酒煮吐絲,曬乾)一斤,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綱目拾遺》)
4、白朮治脾虛脹滿:白朮二兩,橘皮四兩。為末,灑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湯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寬中丸)
5、白朮治痞,消食強胃:枳實(麩炒黃色)一兩,白朮二兩。上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不拘時候,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蘭室秘藏》積術丸)
白朮用藥禁忌:
1、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魚。
2、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