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導語:《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作者透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讚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鬥爭的戰鬥精神。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魯迅先生的文章向來苦澀難懂,但是卻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朝花夕拾》是他的唯一一篇回憶性文集。近日有幸拜讀,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解剖學教授,魯迅先生對他的形容是: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他的相貌是如此平凡,但是卻給魯迅先生的未來留下了深刻影響。

剛到東京的時候,魯迅對在日本中國留學生的現狀十分不滿。他認為那些留學生不思救國,而在日本學跳舞是可憎的行為。於是他就去了仙台,成為了藤野先生的學生。

藤野先生是一個熱愛教學的老師。他替魯迅先生訂正講義“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就是一個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不需任何言語,所有的希望和愛連同為人師的道德都傾注在這修改的一字一句中。

藤野先生平等待人。魯迅先生留學日本期間,中國內外交困,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受盡諷刺。但是藤野先生與常人不同,他尊重他的學生,尊重他們的文化習俗。“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現在總算是放心了,沒有這回事。”這是藤野先生對魯迅說的話,藤野對學生的尊重當然也深深蘊藏在其中。

當然,更不容忽視的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誼。藤野先生送的那張“惜別”的照片以及深切的叮嚀令魯迅先生永遠無法忘懷。藤野先生常想讓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那種無國界的科學精神也值得我們讚頌。以至於魯迅先生也在文中說“我總還時時記得他,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是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藤野先生對魯迅的影響極為深刻,以至於讓魯迅先生“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我想這也是為人師的最高境界了吧。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位對我們影響頗深,且令我們終身難忘的恩師。即使是魯迅這樣家喻戶曉的名人的生命裡也有一位如此令他難忘的恩師——藤野先生。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緩緩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

這是初遇藤野的魯迅對他的印象,如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外貌給藤野先生增添了不少的神秘感。

藤野與魯迅的正式接觸從一個星期後開始,他為魯迅修改講義“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並且一直這樣持續到他所擔任的課程全都教完為止。

雖然藤野先生在此沒有與魯迅多說什麼,但這一經他細緻改正過的講義就已經勝過了千言萬語,是啊,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老師對學生的愛與希望都已經傾注在這添改過的講義之中了。

“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現在總算是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這是藤野先生對魯迅說的話,當時正處於中國鬧革命的時期,中國人一向被外人所瞧不起,魯迅所在學校的日本同學甚至認為中國人都是低能兒,而藤野先生卻不以為然,他能夠尊重中國人的民族信仰習慣,主動爭取學生的意見,可見在他眼中人人平等。

當得知魯迅要棄醫從文時,藤野先生深表惋惜,送給了魯迅一張他的照片,照片後面的“惜別”二字,截然表現了他對魯迅深深的愛與離別的不捨。他對魯迅如此的熱心希望,不倦教誨,可能只是為了能夠讓魯迅將來在醫學方面有所成就,可能是為了能讓新的醫學傳入中國,他是如此偉大而又無私的一個平凡老師。

這讓我想起《最後一課》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小弗朗士在老師韓麥爾先生的感染下,改掉了不愛學習的壞毛病,激起了小弗朗士內心樸素的愛國情懷以及學好祖國語言的責任感。那一堂課,他聽得特別認真,也感受到了知識前所未有的魅力。

看來,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它有時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就像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懷之深,使魯迅每當夜裡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瞥見先生的照片,便抖擻精神,頑強地與困難做鬥爭,堅持自己的道路,才能贏得了萬人的敬仰。

作為一名學生,能夠在生命中遇見這樣的對自己關愛有加、亦師亦友的老師,真是人生的一大幸運啊。良師令人難忘,師恩更令人難忘!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魯迅在東京上學的時候,遇到過一位無法忘記的先生——藤野先生。這位先生在教他的過程中,把讓他抄的講義從頭到尾都用紅筆改了一遍,並且更正了他作業的錯誤。

有一次魯迅把解剖圖的血管移了位置,藤野先生教導他,解剖學不是美術,移了位置就不行了。

藤野先生的悉心教導一直到魯迅最後離去。

後來上課時要看短片,講的大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可裡面偏偏有中國人做偵探,每當學生們歡呼的時候,魯迅就會覺得特別刺耳。

魯迅要離開了,他為了安慰藤野先生,告訴他自己要去學生物學,先生教他的解剖學還是很有用的。

離開前藤野先生交給了他一張照相,後面寫了“惜別”二字,告訴魯迅以後要時常通訊。可在後來,魯迅怎麼也沒勇氣給藤野先生寫信。

魯迅現在唯一對他的留念,就是抄的講義。

一箇中國學生在日本遇到了一位這麼好的老師,誰讀了不會落淚呢?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是一位園丁,教書育人,給我們的大腦輸入了知識,輸入了做人的道理。希望下一次的教師節,所有學生都可以對老師說一聲:“您辛苦了!”

魯迅《藤野先生》讀後感

人的一生將會遇見許許多多的老師。

老師的一生總是倒持自己,使自己大量燃燒滴下些蠟油,再以哪些蠟油將燭身固定,然後便慢慢地放出光亮,並在光亮跳動時剪短燭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貢獻一分又一分的生命。然後便淡淡地消逝,熄滅……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老套的比喻了,只要是老師我相信這些一定很準確。藤野先生也擁有,但他獨有的是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在各方面大公無私的人,藤野先生已經很了不起,因為他對“學術”大公無私。他的生活如此奔騰不息,又如此清澈。因此他成了魯迅的“第一老師”,他給了魯迅勇氣,讓他煽動自己的羽翅飛向自己的天空,鼓勵著他的愛國精神。

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把燃燒的火,有熱、無熱地去溫暖人的甘田。

藤野先生的生命是一片碧綠的草,有生、無生地去堅定人心的動搖。

最後魯迅留下的還是遺憾,但我覺得這也很好不是嗎?我憧憬完美,也欣賞遺憾,因為所有的完美似乎都指向遺憾,而那麼遺憾卻常常能映現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