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讀後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讀後感
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起他嚴肅莊重的面孔。讀了《朝花夕拾》後,令我感觸頗深。特別是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它向我展開了魯迅的童年之窗,將我帶進了魯迅的童年,讓我看到了魯迅先生也有頑皮的一面。
魯迅的童年,是沉浸在燦爛的陽光中的。無味的冬天也藏有童趣,在小小的不玩耍中,充滿了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
百草園是“快樂”的。“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追趕著雲雀,直到它們飛上雲霄;拿著樹枝像趕著馬車一般將蜈蚣趕來趕去。……”這些都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
三味書屋是“枯燥”的。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就是魯迅先生的生活。但是,在學習之餘,魯迅先生還能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讓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又充滿了生趣。
看了魯迅的童年,不禁讓我想到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可以說是幸福的。看,我們有有趣的玩具、美麗的洋娃娃……我們當然是幸福的。但我們似乎少了大自然的薰陶。我們一直在接愛父母的關愛,生活在溫室中,父母把我們保護的無微不至,然而,正是由於這樣,我們缺乏了對大自然的瞭解,缺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看著魯迅先生的快樂童年,羨慕之情由然而生,多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童年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讀後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生動描寫了塾師壽鏡吾的形象,他是魯迅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是一篇描寫魯迅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分為兩個部分,表現廠作者由童年的玩樂列入學讀書的成長過程。第一部分寫在“我的樂園”百草園中的遊戲,那裡快樂、有趣,滿溢著生機與活力。第二部分寫長大了,不得不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讀書,作者抓住幾個記憶猶新的側面,寫書塾的景物、飽學又和藹的教師和孩子們尋找到的讀書之外的樂趣,這是本文的學習重點,第二段景物描寫非常精彩,可以多加留意。整個文章內容豐富,放得開,收得攏,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讀後感
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回憶了魯迅以往的事,其中有一篇令我遲遲不能忘懷。這篇講的是魯迅小時候家有一個百草園,那裡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蟬、黃蜂天子(雲雀)、泥牆根……
魯迅先生在描寫百草園的時候,用了很多手法,比如擬人等,但是魯迅先生用擬人的手法略多一點,比如把蟋蟀在鳴叫寫成在彈琴。這樣現的更美啦,令我在讀的時候腦海裡不禁浮現出當時蟋蟀在彈琴、油蛉在低唱的美麗情景,讓我們有無限的嚮往。
魯迅先生在文中寫了長媽媽講的一個故事,文中那個讀書人在納涼的時候被妖蛇所糾纏。後一位和尚救了他,收了妖蛇。在文末魯迅先生還寫了教訓——倘有陌生人叫你的時候,千萬不要回應,我絕的,雖說這個故事有點迷信,但是這樣子的話,我們也就會乖乖聽話了(就類似於以前媽媽總是說不聽話的小孩子會被狼吃掉)。
讀完全文,我不禁被當時老師覺得學生不應該問課外的問題所感到疑問,課外的疑問也是問,為什麼就不能問呢?
在他們讀書的時候,雖有不聽話的人,但是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還是蠻好的。
Ade是德語再見的意思,我不禁佩服魯迅先生的外文水平,我合適不想也想像他那樣,德文等語言樣樣精通呢?
魯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代偉人文章寫的是那麼完美啊!充滿魅力的百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