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路中作 白居易
鄧州路中作
白居易
蕭蕭誰家村,
秋梨夜半坼?
漠漠誰家園,
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
使我嗟行役。
不歸渭北村,
又作江南客。
去鄉徒自苦,
濟世終無益。
自問波上萍,
何如澗中石!
白居易詩鑑賞
穆宗長慶二年( 822 ),剛剛在長安為官兩年的白居易,因厭惡官吏們的明爭暗鬥,荒怠朝政,加之穆宗遊獵宴會,不聽諫勸,致使國事日荒,覺得住在京城也於國無補,因此力求外任,終被調任杭州刺史。這首詩就是這年秋天在赴杭州的途中,路經鄧州時所寫。
年過五十的白居易,由於仕途中的接連失利,早年的雄心壯志已消失殆盡。艱難跋涉中,看到梨葉枯敗、韭花初白的村落,不由得又想起自己生活多年的故鄉—— 渭河北岸的一個小村。這是詩的前半部分所反映的。詩意雖然平常,但在詩人的生花妙筆下,卻極富詩情畫意。前四句連用“蕭蕭誰家村,秋梨葉半坼”和“漠漠誰家園”兩個問句,說明他對這些景物似曾相識之感。在他的.記憶中,梨樹和韭菜曾是那樣地熟悉和親切,以致一見到它們便不由得發問。五、六句“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對上述提問作了自我回答。“故里物”是指上述梨、韭,它們在詩人故鄉渭上常見。由於在異地不期然遇到故鄉的風物,禁不住勾起對故鄉美好的回憶,從而感嘆起這行役在外之苦。“嗟行役”三字自《詩經·陟岵》:“父曰嗟餘子役役,夙夜無已”簡括而成。詩人的情感由偶遇梨、韭等秋天景物,到想起故鄉的美好,從而感嘆世役的艱辛,這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語言運用亦毫無斧鑿痕跡,達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高超藝術境界。
下文由寫景轉入以議論為主的對人生的概嘆。“又作江南客”指出他旅行的目的,“又”字表明他並非第一次到江南來,使人聯想起他早年避亂江南期間的不幸和貶官江州時的艱難。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這次到江南為官已經感到了厭倦,因為這遠不如家鄉的可愛、美好。“去鄉徒自苦,濟節終無益”是詩人對自己奔波半生的總結。他早年濟世的雄心壯志,由於官吏的腐敗和皇帝的昏庸,已經完全消磨盡了。此時的詩人只想知足保和,怡養天年。這正是那個時代大多數知識分子的苦悶和彷徨心理的反映。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我國封建代很多知識分子的為人準則。詩人兼濟之志既已失敗,又不想同流合汙,自損名節,只有獨善其身。詩的結尾,以兩個自然意象的鮮明對照,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波上萍”喻受人驅使,行役無定,“澗中石”則雖被大水沖刷,仍能屹立不拔。這正是詩人孤標傲世精神的象徵。
議論與寫景、抒情三位一體,使得這首詠物抒懷之作毫無枯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