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仁義禮智信讀後感範文,歡迎你的閱讀。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一: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

“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

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並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正常”。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何謂仁?

博愛者為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

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何謂義?

忠孝者為義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何謂禮?

尊眾者為禮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

建功者為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何謂信?

守約者為信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二: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篇《魏文侯與虞人期獵》的故事,故事裡講述了魏文侯與別人相約打獵,但由於天下大雨,在眾人勸說不要去的情況下,魏文侯還是義無反顧的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正是他處處誠信待人,才博得了其他人的信賴與擁戴。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信'是什麼東西?信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錢的友情,是瞭解、是欣賞、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轉性。所以,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 -信譽基石,生死友情!

仁義禮智信讀後感三: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意,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義之邦”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絡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規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