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計劃
社會實踐主要是讓學生們從學校進入真正的社會,體驗現實生活,鍛鍊自己的社交和自主能力,激發自己的潛力。下面是關於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計劃,供大家參考!
2017年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計劃範文一
一、指導思想:
加強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明確提出小學生分學段、分類別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指導小學及小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系統完整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體系;加強全縣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建設,分層次、分類別建立區縣、鄉鎮級和學校的德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基地,並形成網路;加強全市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制度建設,改革對小學生的評價考核辦法,努力形成完善的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機制。
二、工作目標:
透過組織開展有計劃地系統科學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和幫助小學生主動密切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1、組織小學生至少到本鄉鎮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開展實踐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指導和幫助小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開展以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的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組織小學生利用學校、家庭的勞動資源和各級各類勞動教育基地開展勞動技術教育,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術能力。
堅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在校與節假日相結合,課程教學內外相結合,集中安排與學生自主安排相結合,充分發揮學校、社會和家庭多種教育資源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的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2017年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計劃範文二
為了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根據××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教學)計劃安排,結我校實際,更好地落實綜合實踐課程計劃,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現制定以下計劃:
一、加強宣傳
在師生隊伍中加強宣傳檔案精神,進一步提高對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充分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把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校內外活動作為加強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二、活動計劃
1、指導教師:各班主任負責,任課教師參與的形式
2、時間要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採取學校統一組織與學生自我設計參與相結合的形式。要切實保證中學生社會實踐時間一般每學年不少於20天。學校在課程上每週安排一節綜合實踐課,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進行適當調整。
3、活動內容: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生產實習,軍事訓練、公益勞動,社群服務、科技文化活動、志願者活動、勤工儉學等形式。
三、活動形式:
1、公益活動:
校園晨掃 ,校園保潔(課餘時間),大掃除,寒暑假返校日;
2、社會調查:
①課時(如語文作文課指導怎樣寫好社會調查報告)
②研究性學習的選題、調研、撰寫研究性學習的報告
③週末進行社會調查
④寒暑假深入社群、農村和企事業單位社會調查活動
3、科技文化活動:
①3-6年級開設電腦課(每週一節);
②“班班有歌聲”活動(每日三歌);
③元旦文娛會演
④開展一系列讀書活動
4、生產實習:
①組織各年級到工廠基地勞動鍛鍊,校內外植樹(“3、12”植樹節)、“6、5”世界環境日等等;
②花圃護綠活動;
5、社群服務:
要逐步建立學生假日社群服務制度,以少先隊為主,以自願為原則,組織假日社群服務小組,開展服務活動;
6、志願者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校環保自願者行動小組,開展一系列活動。
四、建立校內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校內基地:
1、公益勞動類:衛生包乾區、護綠區、教室、校園環境
2、生產實習類:愛護校園花草樹木
3、科技文化活動類:讀書節、“班班有歌場”合唱活動、元旦文娛大會、計算機技術教育(每週一課時)
4、志願者活動類:清掃圖書室等功能室
校外基地:
1、生產實習類: 到脫水廠
2、敬老院
四、活動過程
1、在開展活動之前,利用綜合實踐課、對學生進行培訓,提出具體要求,給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知識、方法,讓學生了解活動。
2、確立目標,寫出計劃心得。
每位學生或班級透過活動,如何實現目標,以學會創作或提高實踐能力為目的貫穿於活動的始終。
①文章:如調查報告、心得體會、活動記錄等。
②藝術品:如畫卷、環保書畫展等。
③創作品:茶藝製作等。
④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在往後的各項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定的組織才能、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
2017年小學社會實踐活動計劃範文三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牢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校本課程,放在應有的位置,切實納入學校教學工作中,樹立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好勞動課,開足課時,提高教學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
二、工作思想:
1、充分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水平。
要保證勞動課的正常開展,充實配備師資力量是關鍵,想方設法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勞動課教師隊伍,並要求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進行教學。切實做到教學有計劃,上課有教案,課時有保證, 平時有考查,學期有總結。同時加強對勞動課教學的研究,組織教師 互相聽課,開展教改實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勞 動課教學不流於形式,不被其他學科所佔用,真正落實到處。
2、提供社會實踐場合,提高實踐能力。
實踐是勞動課的基本特點,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 段,是教學的中心環節。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勞動實踐,不斷完善考核辦法,我校設立了幾處可以供學生實踐的校外實踐活動基地。新世紀有新的機遇,新的挑戰,人才的培養必須德、才、智、勇兼備。因此,不僅應讓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而且應加強少年兒童國防教育,提高少年兒童整體素質。透過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紀律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全面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宏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共產主義信念,為祖國、 為人民、 為人類做貢獻打下良好的基礎。
3、注意家校配合,共育合格人才。
上好勞動課,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情感,光靠學校不夠,還需要家庭、社會的合作和支援。學校透過各種不同形式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 方針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改變家長只看孩子的分數。忽視對孩 子全面素質的培養的偏見。與家長積極配合,督促學生動腦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學生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裡的事主動做,集體事學著做的好習慣。
4、寓勞動課於豐富多采的活動之中。
新穎多樣最能吸引學生,豐富多采極易打動學生的心靈,上好勞動課,單憑課堂上的說教是不夠的,只有採取熔多樣性、趣味性、思想性、知識性於一爐的實踐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良好的 效果,如組織課外勞動興趣小組開展不同層次的各種勞動等。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開展“綠化校園”種植活動。
四月份:清掃“革命基地”活動;“關愛老人――服務敬老院”活動
五月份:開展“愛勞動”衛生大掃除活動
六月份:期末勞動知識測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