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風讀後感
中國家風讀後感
《中國家風》這本書是我國國學學者張建雲與趙志國共同主編的,講述了在中國社會應有的家庭風貌。所謂“家風”就是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孝道,是對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對他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也是對一個人的教養進行評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家風就是家裡的規矩。
仔細品味完這本書後,書中有許多情節令我記憶猶新,使我受益匪淺,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良好家風的重要性。《孩子,有些東西不屬於你》和《共同呵護著那一盞古老的燈》讓我至今難忘。前者講的是教養問題,公交車上給小朋友讓座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卻有一位這樣的小朋友,她上車後公交車上還有許多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個已經有人的座位,而那個人就是作者。那個女孩毫無原則地衝著她媽媽大喊大叫不依不饒,好像是不坐到那個座位上就誓不罷休,這使我想到了一個詞“溺愛”。是啊,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之至,使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對父母的撒嬌,什麼都讓父母滿足我們。而後者講的是爸爸因為說了得罪爺爺的話,爺爺大發雷霆不肯吃飯而爸爸跪在地上請求爺爺的原諒。古往今來,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文明素質的體現。想想我們,父母稍有不依順我們的地方有時就會大吵大鬧,埋怨這埋怨那,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我們的父母從來不抱怨什麼,無怨無悔地關心愛護著我們。
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們中國家風的具體體現之一。大到我們的國家、社會,小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成員,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義無反顧地去為他們做些什麼,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幫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幫助,那就會感染他們,他們同樣也會去幫助更弱的弱者,這樣就像一根大鏈條大家拉起手來傳遞溫暖。團結就是力量,那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正能量,那我們在這種和諧、互助、友愛的環境中生活、工作、學習是多麼的幸福與快樂!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良的好少年!
中國家風讀後感
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一個家,就是家中的一份子。然後家中的長輩們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的啟蒙老師。當然這個老師有別於站在講臺上講課的老師,他們不會像學校老師一樣在教室裡給我們傳授文化知識,佈置家庭作業,也不會因為你不會做作業或者考試考得不好而請家長,但是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被幼小的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他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對待問題的態度等等,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規範著我們的行為,這樣的影響、規範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甚至會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以至永遠。我認為這就是家風。
《中國家風》這本書,由百位名家寫的小故事組成。從書中一篇篇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有的家風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有的.家風是寬厚待人、助人為樂;有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捨己為公;有的家風是誠實守信、勤勞簡樸;等等。家風的核心內容是要將家庭成員培養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好人,培養成為講誠信、講禮儀、不損人利已的君子。《中國家風》這本書向社會傳遞一種正能量,家風是融化在行動裡的規矩,沉澱在血液裡的基因。家風影響人生,家風影響國運。
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媽媽年輕時是供銷社營業員,每天天沒亮、我們還沒起床就去出門工作,晚上天黑以後才回到家裡,雖然很累,但從不抱怨。我媽媽沒有很多時間和我們說話,陪伴我們玩耍、學習。但是她對工作的這種認真態度,就告訴我們,工作是第一位的,對工作必須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能偷懶,也不能因為個人的私事影響工作。特別是她對財物的看法,那絕對是公私分明,賬目清清楚楚,盤點時分毫不差,不存任何個人私心雜念。所以,我從小就知道,做人要光明磊落,你做的每一件是都要清清白白,經得住檢驗,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工作、對集體、對單位,對國家負責。她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職工,卻是以她的言傳身教,告訴了我最基本的愛崗敬業的道理。
正是因為我有一個這樣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好媽媽,所以我也像她一樣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馬虎。同時我也把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傳遞給了我兒子,我也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他,該如何對待工作,怎樣做一個對工作有高度責任感的人,進而承擔起國家、團體所賦於的責任,做一個有對家庭有擔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讓這樣的家風代代相傳……。
中國家風讀後感
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有點誇張,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
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於家風的動人故事。當我讀到《父親的遺言》時,我讀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奮鬥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媽媽是家風》時,我讀懂了寬厚待人、助人為樂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家中有善風自揚》時,我讀懂了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小時候,總會看到爺爺帶著老花鏡拿著一本書讀的很認真,後來爺爺眼睛看不見書上的字了,便會讓我念給他聽。而我的奶奶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為家人操勞了一輩子,勤勞善良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將愛讀書、樂意助人的特性傳承到了我母親身上,而後又傳遞給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聽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吃飯不能左挑右揀”,“看到長輩要有禮貌”.....仔細想來,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話同樣是家風的傳遞。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小事,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憑藉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直面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所作出的積極應對,堅守住內心的安寧和純淨。
其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歷來就是很重視家風的,國有國威,家有家風。家風會影響社會風氣,家風正,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正了。反過來國風也會影響家風,國家的風氣好了,社會風氣清了,能感染社會中的個體,進而影響他們的家風。正如《雜說“中國家風”》裡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可見,家風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薰陶下,“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相關文章:
1.中國家風讀後感
2.中國家風讀後感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