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六年級數學複習資料

六年級數學複習資料

六年級數學複習資料

一、公式:

(一)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C)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長== ( a + b )×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 ×4 C正== a×4

3、圓的周長 C圓==πd ==2πr (r=C÷π÷2)

4、長方體稜長總和=(長+寬+高)× 4

或:長方體稜長總和=長× 4 + 寬× 4 + 高× 4

5、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稜長× 12

(二)面積: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S)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1、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長== a b

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正== a2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平== ah

4、三角形的面積 =底×高÷2 S三== ah÷2

5、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 )×高÷2 S梯==(a + b)h÷2

6、圓的面積 S圓==πr2

環形面積: S環=S大—S小=πR2—πr2=π(R2—r2)

7、圓柱的側面積 S側==Ch=πd h ==2πrh

8、圓柱的表面積S側;S表==S側 + 2S底=Ch+2πr2=πd h+2πr2=2πrh+2πr2

8、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S表==(ab+ah+bh) ×2

9、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S正== a2×6

(三)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V)

(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1、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長==abh

2、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正== a3 }V=Sh

3、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柱==S底h ==πr2h

4、圓錐的體積= ×底面積×高 V錐== S底h == πr2h

二、單位及進率:

1、長度單位:千米(km)——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

2、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3、體積(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重量(質量)單位:噸(t)——千克(kg)——克(g)

4、時間單位:世紀——年——月——日——時——分——秒

×進率(右移)

高階單位單名數——————→低階單位單名數

÷進率(左移)

三、關係式:(用於解方程)

1、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被減數-加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3、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4、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四、三量關係式:

速度×時間=路程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和 工效和×合作的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和

工效×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單價×數量=總價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五、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減法性質:a-b-c=a-(b+c) 除法性質:a÷b÷c=a÷(b×c)

簡算的原則:同級運算可以帶符號調動;同級運算可以添(去)括號,如果括號前面是-(或÷)號,括號裡面變相反符合。好朋友:2×5=10;4×25=100;8×125=1000

六、常用數量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七、基本概念

(一)數的意義:

1、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小數數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計數單位:個(一)、十、百、千、萬……; 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

2、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複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迴圈小數。

有限小數:2.156

小數 迴圈小數:純迴圈小數:21.456456……;

混迴圈小數:5.01212……

無限小數

無限不迴圈小數:3.157……

3、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4、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5、3/5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也表示把3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6、3/8噸表示(1)噸的(3/8);也表示(3)噸的(1/8)。

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8、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1或等於1。

9、假分數→帶分數(或整數):分子÷分母。

整數→假分數:用指定分母作分母,(整數×分母)作分子。

帶分數→假分數:用原來的分母作分母,(整數×分母+分子)作分子

10、分數化小數:分子÷分母。

11、小數→百分數: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添上百分號。 百分數→小數:去掉百分號,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12、百分數→分數: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簡。 分數→百分數: 分數→小數→百分數

13、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可以直接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化簡。

14、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15、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率、百分比)

16、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數:正數與負數(負數﹤0﹤正數)

17、自然數 奇數:1、2、5、7、9…(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偶數:0、2、4、6、8、10…… (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

18、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19、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20、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21、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倍數。

22、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3、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4、非0自然數 質數:2、3、5、7、11、13、17、19……

合數:4、6、8、9、10、12、14、15、16、18、20……

25、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26、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如:8和9;1和6;3和7

27、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是互質分數)

28、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9、兩個數成倍數關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較小數,最小公倍數是較大數。

兩個數互質,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積。

30、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31、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32、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分數較大。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分數反而大。

33、1/2=0.5、1/5=0.2、2/5=0.4、3/5=0.6、4/5=0.8、1/4=0.25、3/4=0.75、

(1/8=0.125、3/8=0.375、5/8=0.625、7/8=0.875、1/25=0.04、1/125=0.008)

(二)數的運算

1、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2、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減法。

3、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

4、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5、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除數<1,商>被除數;除數>1,商<被除數;除數=1,商=被除數。

6、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7、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8、取近似值的方法:四捨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

9、 關鍵句:甲是乙的幾/幾(乙是單位“1”) (甲=乙×幾分之幾) 已知單位“1”用乘法,求單位“1”用方程或除法。

10、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大數—小數)÷ 單位“1”

1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求一個數的倒數:把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 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12、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13、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分數,小數。

比 前項 比號 後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商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14、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15、求比值:前項÷後項=比值

16、化簡比: 整數比化簡:相當於約分,前後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小數比化簡:同時擴大相同倍數化成整數比,再化簡。

分數比化整數比:同時乘兩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分數比化簡比簡便法:交叉相乘(原前項分子乘原後項分母作新前項,原後項分子乘原前項分母作新後項)

17、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8、在比例裡,兩個內項的積等於兩個外項的積。(用於解比例)

19、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20、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有: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

21、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Xy=k (一定)

22、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y/x=k

23、按比例分配:已知總量和一個比,求各部分數。

24、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打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25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26、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

27、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

28、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款。

29、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

30、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1、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33、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6、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三)空間與圖形:

1、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2、角的分類:銳角 < 直角 < 鈍角 < 平角 < 周角

(<900) (=900) (90 <鈍角<1800) (1800) (3600)

3、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4、三角形由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三條高

(從頂點到對邊垂足之間的距離叫三角形的高)

5、三角形按角分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按邊分類: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6、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個底角相等。

7、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等腰三角形底角=(180°-頂角)÷2

8、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9、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10、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

(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11、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12、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稜長度相等,長方體有8個頂點。

13、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14、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體的12條稜,長度相等。正方體有8個頂點。

15、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連線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字母r表示。

16、透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圓內,有無數條直徑和半徑。

17、在同一圓內,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1/2 r=1/2 d

18、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19、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20、在同一圓內連線圓上兩點的線段,直徑最長。

周長相等的圖形,圓的面積最大。

21、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稱為圓周長。

22、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叫圓周率。圓周率用π表示 π︽3.14

23、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面積。用字母 s表示。S=πr2

24、把一個圓分成若干個相等的扇形,切開,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寬是圓的半徑,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π×r2

25、兩個底面:完全相等的兩個圓。

圓柱 一個側面:是一個曲面,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無數條高:長度相等。(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26、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高等於圓柱的(高),因為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27、底面:是一個圓

圓柱 側面:是一個曲面,側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一條高: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四)統計

1、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統計圖與統計表比較,更加形象具體,使人印象深刻。

2、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映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各部分數與總數之間的關係)。

3、中位數:處於中間的數,可以對事物大體趨勢進行判斷。

4、眾數:著眼資料中出現的頻率,其大小隻與部分資料有關。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資料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應一組資料的集中情況。

5、平均數:反應一組資料的平均水平,與這資料中每一個數據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