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修計劃應該怎樣寫
本文是聘才網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有關教師個人英雄的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本研修個人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制定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為指導,立足課堂、革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重點,堅持科學育人,紮實有序地開展數學教學研修工作,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個人素養,努力服務於教研教學工作而努力。
二、研修目標
以 “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前提,開展個人研修。
1、積極實踐課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圍繞“有效性課堂教學”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積極探索,參與課題研究,積極響應學校參加每次的教研活動,能夠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來指導教學。
三、研修內容
1、研讀課標
研讀《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閱讀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準確把握各學段閱讀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
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閱讀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小學教材中的閱讀方法及閱讀難點。
3、課堂教學
結合自己的教研主題設計一節本年段的公開課。
4、案例分析
對自己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
撰寫關於課堂教學的經驗論文,提高自己的反思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
6、研修總結
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四、保證措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看教育教學專著,並認真做好筆記,努力提高個人專業素養。
2、認真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平時要做到:用心備課、上課要有激情、及時撰寫課後反思、精心設計作業、耐心輔導學生。
3、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配合教導處做好每一週一次的教研組活動。
4、透過教師個人自學,網路學習的方法及時瞭解最前沿的教改資訊,擴充套件自己知識視野,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育教學理論,提升理論水平和教學教研水平。
5、積極主動地上好研討課,認真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使教學研討進課堂。
6、虛心向同行教師們學習,爭取多聽課,取眾人之長,彌補自己學科知識的不足,本學期聽課絕不少於20節。
7、認真撰寫教育教學心得體會,爭取有質有量。
五、時間安排
一 月:名師學習
二 月:師德學習
三 月:教學理論的研修
四 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五 月:心理健康教育
六 月:課堂教學
七 月:新課標解讀
八 月:新課標解讀
九 月:師德學習
十 月:教師的智慧 、口語交際研討
十一月:教師的智慧
十二月:科研能力的研修
總之,我一定按計劃認真學習,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不斷更新教育教學、學習觀念;認真反思,提高教育研修能力。我將帶著自己的激情和規劃步入這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促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
小學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改變“為教而教,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實踐。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研修方式: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最佳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專題總結。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我校網路資源優勢,在網上查詢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研修內容:
(一)積極參加教師集體學習活動。
1、認真參加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好學習筆記,與專家、學者、其他教師主動交流。
2、參加教師讀書活動。補充新知識,改變理念,開拓眼界,並做好讀書筆記。
3、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語文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透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2.要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一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四)參加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1、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2、以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為主旨的講座、研討。
3、專題培訓。
4、收看教育教學的光碟、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