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暑假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
一身的優秀讀物。透過閱讀這本書使我瞭解到偉大的祖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燦爛文化的民族,並瞭解到祖國的過去,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將來。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發生過許多有意義的事件,湧現出優秀的人物。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知道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兩個部落,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我還了解到原始人一開始不知道用火,生吃植物果實,即便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到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才發明了火。我還了解到荊軻刺秦王的壯舉;辦事公正、執法嚴明、受到當地百姓稱讚的好宰相狄仁傑;為世界醫學界做出卓越貢獻的明醫李時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大發明家祖沖之;女皇帝武則天;發明了地動儀的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姜太公釣魚;堯舜讓位;大禹治水;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等等。
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睿智著稱於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為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重溫五千年曆史,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想,所有讀者正是抱著這樣的深厚感情,喜愛這本書的。
這套書都以一個個動人的歷史故事,具體地展現了一個個動人情節。其中看到《孟母三遷》的故事給我在教育孩子身上深深的感觸。孟母和她的兒子住在墓地的附近,孟子就經常到墓地裡玩死人下葬的遊戲,孟母認為孟子這樣沒有出息,不利於他讀書成才,便把家遷到了城裡。可是在城裡孟子又和小夥伴玩起了做買賣的遊戲。於是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城東的學府對面居住。孟子這才開始認真學習,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名儒。從這個故事裡我體會到了父母和老師為了將我們培養成為有用人的用心。
說點實在的,其實我本不樂意讀書,是在李校長的鼓勵下,在學校各種政策的激勵下,我比以前多讀了很多書,從中我體會到書的力量可以帶我們飛翔,讀書可以讓我們翱遊知識的海洋。從書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給我帶來了學習的幫助。讓書這個好朋友伴隨我們一生。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2
初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沒興趣沒什麼耐心去看。但是為了寫讀書筆記,於是耐著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有些收穫和啟發。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師”這個詞,毫無疑問,在紛繁複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群體中居於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諸多學者對此作過精闢的的論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作者還認為,教育工作的缺點之一,就在於教師雖然不否認自己有著教育學生的任務,但是常常把它們看成次要的任務。作者的觀點我大多贊同,比如以下三方面:
一、作者只是認為教育工作沒有和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我認為教師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體,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上去。
二、我個人認為教師就是應當在教學時間內上好自己的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著幹這個想著幹那個,因為論文以及其他活動影響自己,特別是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三、我覺得每個教師都渴望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而不是一味培養自己比較眷顧、看重的人,如果長久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取心。
那麼,到底教什麼?如何教?教師在學生面前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愛學生?如何用正確的愛去教育學生?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因為恐懼不敢跟父母傾訴苦惱,日積月累,孩子們缺乏誠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覺得,教書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讓孩子們形成健康的人格,對孩子終身發展來說,總是有益的。而透過多途徑瞭解孩子,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點更重要的事情了。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3
作者王曉春說,許多人教了很多年書,卻沒有找到當老師的感覺,他們要麼把自己看成“當官的”“管人的”。要麼把自己看成家長,要麼就是把自己當成技術工人和教書匠,雖然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需要的,但他們不應成為主旋律。作為青年教師的我貌似也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王曉春老師的思想讓我一度開始思考,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
一、不做“腦力勞動中的體力勞動者”
王曉春老師指出,多數的教師工作主要靠的是拼體力而不是動腦筋,這種工作方式對人的心靈是一種磨損,其體力則往往會透支。因為教師本來不應該主要靠體力來工作,教師並沒有體力勞動者的體力,這不是在發揮自己的強項,而是在拼命使用自己的弱項。
新一代的教師,應該身體健康,精神愉悅,生活豐富多彩,而不應是一副慘兮兮需要他人同情的模樣,總之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避免成為“腦力勞動者中的體力勞動者”,但是要邁小步不要張揚。作者認為,一個優秀教師暈倒在講臺前,無論上級怎麼表揚他,我們都不要學他,我們可以敬佩他的精神但不需要學他那樣的活法。
二、新型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多數教師提高業績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靠向外部爭取資源,尤其是爭奪學生的時間,比如搶佔體音美課,搶自習,多留家庭作業等。青年教師應側重向內部挖掘潛力,以少做無用功,提高效率,爭取業績。
教師甲以犧牲孩子的優點為代價提高分數,教師乙卻是主要靠發揚孩子優點的辦法提高孩子的分數,兩位老師都是現實主義者,都希望提高孩子的分數。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顯然教師乙的方法優於教師甲。這就告訴我們,完全可以在不放棄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數,我們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數的同時把考試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這樣應試教育的負面作用就會一點點被蠶食。
三、讀書要有“學漁”的心態
讀書主要不是看作者的結論和招數,而是揣摩作者的思路,看看人家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怎樣展開思路的,怎樣驗證自己的想法的,怎樣質疑自己的想法的,學習人家的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遇到問題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你也知道透過什麼路子去尋找辦法。現在很多教師最致命的弱點不是遇事沒有辦法,而是不知道怎麼想辦法,於是只好伸手向別人討招數。人家要是不給他“拿來就能用的辦法”,他就說人家理論脫離實際。要想當先生,先要當學生,如果一個人處於學生地位時,總是一副“買魚”的學習態度,它處於教師地位時一定是個“賣魚”的,找不到授人以漁的感覺。可見我們的學習模式決定著我們的教學理念。要改革我們的教學,先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學會讀書。
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們的建議貼近教育教學實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4
前不久,我在《小學語文教學》雜誌上看了一篇《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正好我也在做個人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掩卷沉思:教師搞課題研究是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得不夠好。當然,這個堅持得不夠好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做,我們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夠好。當我們發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須要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嚐到她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為了更好的促自己成長,立足三尺講臺,研究課堂教學,不把課題研究當作一陣風,結題就了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為了在實踐中做出更多的成績,我想對一學年來的幾點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 缺乏堅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個名字叫“堅持”,我們都能記住這醒目的話語。很多時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時間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學校教科室的倡議下我熱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報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實效》個人研究課題。那個時候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但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努力的做著課題。每堂課都盡力做好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工作,但是由於“忙”的藉口,讓我們逐漸激情勇退,這項工作的投入度與力度相對減弱。各種各樣的藉口成了“堅持”的絆腳石。我們都不會忘記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在比賽場上完美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在這成功瞬間的背後是他們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結果。
二 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課題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對它的思考。再往下細追究還是我們處於被動研究狀態,只浮於表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沒有遇到問題,在問題面前我們選擇的是什麼?迴避還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舉例而言,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與個人課題有關的環節確確實實做了,心裡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準備,可是時間卻一天天過去,總以“忙”“沒時間”而懈耽搪塞,常常這樣自我安慰 ,甚至有時候是任務迫在眉睫了,靈感也才隨壓力而來。課題研究工作是一個過程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只有把它時時放在心上,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總結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踐行。把在做課題過程中的點滴隨時隨地記錄下來整理好,這就是一筆誰也拿不走的寶貴財富。好多時候,我覺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把上一節個人課題彙報課也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煩惱,總覺得耽誤了我手頭的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其實,細細想來,這不正是在研究、在學習、在提高嗎? 我們在踐行點滴的同時,也是在使自己不斷豐滿起來。讀了這篇文章,我真想告訴自己:多一點現實,少一點虛擬;多一點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5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也隨之提高,教育的基石與精髓就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強調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斷學習的教師,才能不斷地適應發展和變化的時代要求。
有效研修堅持以教師為本,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教師的發展是目標,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是教師發展的結果。教師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著億萬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係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關係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提升。
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研修活動的重要目標,我們每個教師不僅應該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而且應該是有道德文化的追求,不斷自我更新的人。
教師專業的發展需要的主要是在學校教學和課堂實踐中產生的,學校既是教師專業生活的環境,又是終身學習的場所,課堂既是教師施展專業素質的舞臺,又是教師不斷獲得專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在這次研修中我有以下心得體會:
1、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放平自己的心態,認真學習,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求教育教學新規律,上好每一節課,向其他教師學習,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他們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和學識水平,並善於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反思自己,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為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糾正,改過。
2、透過學習,使我提高了自己的師德水準。教師大計,師德。教師的師德重在自我修養。“美德出於有知,知識是一切德行之母”,使我深切地領悟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無止境”的真諦。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道德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並對所學的道德知識和人生哲理以深入思考,才能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培養趨善避惡的道德意向和情感,從而擇善而為擇善而教,為人師表。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6
這個暑假,我認真讀了肖川著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書。本書是作者歷時10年寫就的一本教育隨筆。書中收錄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學眾多的重要領域和主題,它力圖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對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給予理性上的闡釋,並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底蘊,從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以孔窺豹,洞幽察微的效果。
現在就書中的精髓,採擷兩點談談感受。
1.對良好教育的詮釋。書中有這樣的描述: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於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夠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蒙迷的雙眼帶來澄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樑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而一個擁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社會的建設者。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他(她)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如果從來沒有一個令他(她)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她)就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是啊,我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情,莫過於受到良好的教育。因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們秉有淵深的學識、清明的才智、通達的情性、寬廣的胸懷和高貴的教養。從今往後,我會時刻反思,我給予學生良好的教育了嗎?我是否在引導我的學生都能成為能夠創造幸福生活的人了呢?由此,我一定會找到教育的價值,體會到教育的樂趣,收穫教育的成功。
2.對校園生活質量的思考。校園是我們現代人熟知的生活場景,校園生活是我們每一個人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生活內容,對每一個教師而言,校園生活則伴隨著他們的職業生涯。師生校園生活質量主要可以從如下三個維度來衡量:身心愉悅的程度、內心充實的程度和成就感。身心愉悅意味著心靈的舒展,沒有疲憊感,也沒有壓抑感,以及身體上的放鬆和舒適;內心充實意味著有豐富的精神生活,沒有空虛感和無聊感,有日漸明確的生活目標,對自我和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有了更為豐富、系統和深刻的認識;成就感意味著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成長的快慰,強化了積極的自我評價。樂於與人打交道、熱愛兒童,善於表達自我的資質,都是影響教師校園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只有豐厚的學識和徹底的理性才能賦予人一種大氣。這種大氣,作為教師是非常需要的,因為只有大氣,才能真誠地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經變得十分逼仄的心靈空間和精神世界。我苛求這樣的校園生活質量:在我的課堂上,我的學生能表現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悠然體會”、“深得吾心”,表現為“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現為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表現為內心的澄明與視界的敞亮。師生關懷問辯,親密無間,循循善誘,相互薰陶,教學相長,使師生浸淫於一種豐富、和諧、光明、溫暖、純潔、疏朗、博大的氛圍之中。在這裡,充分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彼此接納與寬容,自由交流成為常態。教育就是要營造一汪沐浴靈府的深潭,讓人沉醉於其中,使人神清氣爽。為此,需不懈努力才能達到,任重而道遠。
無庸質疑,這是一本值得研讀的教育類好書。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自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從心底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歸平靜。每每與書相偕,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美的生活。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7
這個暑假,讀到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惑受頗塗、受益匪淺。書中寫的很實在,裡面講述的一個個案例更是折射出李鎮西老師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無窮智慧。
正如書本開頭的序:永遠的班主任中所寫:“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讀了這本書我在思考我常常為他的一些別出心裁的教育設計,教育藝術所打動,例如他向學生索要教師節的“禮物”,例如他創意編寫的“班級史冊......”序作者的這些思考帶動了我確實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智慧為何這麼多,源於哪裡,讀完書本,我有體會,也得出了答案:這一切都有源於李老師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以融入學生當中為快樂,以從事教育勞動為幸福,當他攸著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他的內在積極性便被充分的調動起。他的心裡理潛能便被激發出來。它的教育才能便很好的發揮出來。而當他的工作取得成就以後,當他得到學生們的愛戴以後,他享受著學生們給予的關愛。體驗著教育勞動的幸福,並從中受到莫大的鼓舞,而這些又激動著的他更進一步的發揮他的智慧,如此往復,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對照李鎮西老師我想了想自己當班主任的時間很短,但感受依舊頗塗,這兩個月的時間極其的充實,看著孩子們為跑操比賽而不斷練習,聽著他們一聲聲嘹亮的口號,我很開心開著他們為了裝扮教室而比量著各種尺寸,開動各自的智慧來想格局分佈,我更開心,看著他們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評比而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人脈,不斷的拉票,看著票的資料從倒一一路追升到第二,我開心更多的是差異,我愛這些孩子們,不討論名次結果,我更享受的是看到他們為一件事全班凝聚,奮力拼搏的過程。確實,我從中得到了樂趣,也取得了繼續為他們努力下去的決心。確實“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深深體會到了。
現在推崇素質教育,何謂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教師,首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同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同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法談起。所以,重李老師的教學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的是在育人,教會本領,所以,未來的班主任生活中,我要調整,傳授孩子們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是孩子們怎樣做人,如何做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人。
李鎮西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的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為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為有知識的人。
透過學習李老師的經驗之談,我明白了,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對孩子的喜愛,自己的態度擺正了,工作起來就愉悅了,工作愉悅了,好多問題就自認而然也就好處理了,李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李老師親身實踐所所鑄的書,書中李老師所提及的典型事例也正是我們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所常碰到的,李老師透過記述自己如何做班主任的的教育故事和相關教育理念,所以,這本書對作為班主任的我頗為受用,所以,之後,我會繼續研讀,推敲李老師的這本書,繼續學習李老師的教育理念,學習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再合理的將李老師所述的方法融進日常工作中,希望在我們的日後工作中也能擁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故事來。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8
暑假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絡生活談感受的題目)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9
學習本身應是快樂的,知識的獲得,想象的拓展,思維的昇華,其中蘊涵著無窮的樂趣。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是為社會培養“人材”,其根本目的應是提升一個人的生命質量,讓學生成長為自由的,全面發展的人。其中教師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它會感染到學生年幼的心靈。一個不幸福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教師自己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這是作為一個教師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荊志強老師從學生那裡獲得了教育的幸福,我相信他的成功背後付出過無數的心血,書中提到的生本課堂也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其中小組合作形式的探討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我也嘗試過小組合作,主要運用以下幾個策略:
1.開展討論,各抒己見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我一般先給學生一個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每個小組成員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經過激烈討論之後進行總結,再由各小組的代表進行闡述並說明原因。
2.形成競爭,互助合作
有競爭,才有活力。在課堂上,可以用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互助合作的精神。如:在教成語的時候,我讓各個小組學生自行想辦法來記住這幾個成語的意思及用法,看哪一小組想的辦法最好,掌握得最快。經過交流,總結出幾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供其他小組成員參考。這樣既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為自己的小組爭得榮譽,又能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迅速掌握。
3.小組交流,彙報成果
我事先讓每組內的各個成員準備一些資料,然後再課堂上進行小組內部的意見交流,經過歸納整理後,以小組彙報的形式讓全班同學一起共享。如:在教杜甫的古詩之前,教師可以佈置一些前置作業,讓學生收集有關杜甫的其它古詩,最好是課本上沒出現過的。在課堂上,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在組內進行交流介紹,最後各小組經過整理歸納,向全班同學進行個人成果綜合彙報。
4.安排角色,各負其責
合作學習小組內的每個成員在小組內部都應承擔一個角色:組長是整個小組的核心人物,負責組內成員的討論,分配組內各個成員的發言機會,協調小組學習程序,掌握合作學習的時間;檢查員負責檢查小組內各個成員的學習情況;記錄員負責記錄全組成員積極討論的結果;代言人負責向全班彙報小組討論結果,組內成員應定期變換角色。一般來說,在一個學期內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基本固定不變,因為經常更換會影響小組成員的穩定性,但有時也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重新組合,原則上採用平移的方法,儘量保證小組成員的穩定性。
那麼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四點: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面對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要經常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同組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幫助,讓他們在小組中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2.適當控制合作活動
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個別聰明的學生過早完成任務而影響他人的情況,這時教師一定要進行適當的控制,採用委婉的方式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制止。教師在佈置任務時,要考慮到各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各有所得,使整個合作學習活動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3.合理評價每個學生
心理學家認為: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儘管學生之間有差異,但在最初學習的瞬間,都有一種“被老師肯定”的願望。教師應全力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保護學生的一切創造欲和嘗試。以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積極表現都給予肯定。學生從教師的舉手投足中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意和鼓勵性評價,就會逐漸消除用課堂發言的膽怯心理,樹立參與學習活動的信心。
4.鼓勵學生進行評價
在小組活動中,小組成員可以就本組展開的活動形式和內容進行自我評價。各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評價,找出其他小組的優點和不足,同時要虛心接受其他小組給予自己小組的評價,取長補短,使每一小組都能有所進步。
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熱情,同時也挖掘了個體學習的潛能,學生定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0
暑假,安心的讀一讀平時沒有來得及讀的書吧!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學校也可能缺少很多東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麼,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
凡是崇尚讀書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全球最愛讀書的民族是猶太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酷愛讀書,使猶太民族成為一個優秀的民族,產生了無數傑出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熱愛讀書的國家,必定是不斷向上的國度。
考察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人們的讀書習慣與思維方式,我想到了赫胥黎,他曾經預言過文化的滅亡,他說:“無人想讀書,無人想知道真理,文化成為滑稽戲”。赫胥黎的預言也許可能不幸言中。
讀書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的看待教育問題。
如關於美國的教育,我們都是聽人介紹的,從翻譯的西方的教育家教育專著我們瞭解了眾多的教育理論,從到過美國的人寫的書裡我們知道了一些美國的課堂的皮毛。發達的美國教育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國幾千年的教育傳承到今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就應該全部否定嗎?全國幾千萬的教師真的需要洗心革面、浴火重生才能適應新課程教學嗎?真要這樣,要改革的只能是新課程。
很有幸,在20xx年寒假中,我在書店裡發現了一本書。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愛德華·休姆斯駐紮惠尼中學一年,“蹲點”採訪,親身體驗了學生、家長、教師們值得回憶的歡欣、希望、憂慮、壓力,寫成了《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惠尼中學成長紀實》。這本書真實記錄了當代美國高素質中學生的生活。書中描述的校園百態,不僅是美國教育的現狀,更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翻版。也正是從這本書中我才知道:美國有全國統考,排列學校名次,根據名次得到政府的撥款和師資補充。美國也有應試教育。一名學生說:“4是個神奇數字。我們都想得到4.0的平均分。我們都靠4小時的睡眠過日子,而且,我們可能需要4大杯拿鐵咖啡才能熬過這一天。”這樣的辛苦就是為了“開啟信封的那一眼”。你的信箱裡收到的是塞滿了新生須知、厚厚的“耶魯歡迎您”的信封,還是令人心寒,薄薄的裡面只有一張紙-----“親愛的申請人,我們很遺憾地……”。惠尼中學的學生認為,為了最後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讀這本書,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這所學校的學生所面臨的'考試和升學壓力,一點兒也不遜於我們現在的高中。每個人都想考出高分,以便申請著名大學。
我想這才是當今真實的美國教育。
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以後,把中國不能出現大師的“板子”主要打在教育身上,以為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我認為,中國的教育的確有問題,但是教育承擔全部責任有點冤枉。教育不能遊離於國情、國家的體制機制之外。記得李希貴校長在一篇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在美國,一個地區的警察局長做得好,將一個治安混亂的地區治理的穩定有序,成效顯著,他會去一個治安較差的地區繼續做警察局長,以發揮他的作用。在中國則不然,人們在某一個崗位上努力地工作,目的是職位的升遷、環境的改善、待遇的提高。從上到下,我們的輿論一直在營造這樣的環境。如此規劃人的發展軌跡,如何出得了大師呢?
讀書與工作結合,也是最有效的讀書方式。讀書—思考—實踐—讀書,週而復始,無論是學校發展還是個人發展都是很好的途徑。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透過讀書反思現實的工作,在工作實踐中驗證書中的道理,在讀書中借鑑先進經驗,這種讀書與工作結合,學以致用的讀書形式是最有效的。
總有人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不是缺少時間,而是缺少讀書的好習慣。比如晚上抵禦住電視劇的誘惑,就可以讀很多的書。
作為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我們工作的常態就是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師生,瞭解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前提是要有發現問題的眼睛,有思考問題的大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素質,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的。讀書學習就是最基本的方式。
暑假,靜心讀書吧!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1
前不久,我在《小學語文教學》雜誌上看了一篇《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正好我也在做個人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掩卷沉思:教師搞課題研究是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得不夠好。
當然,這個堅持得不夠好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做,我們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夠好。當我們發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須要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嚐到她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為了更好的促自己成長,立足三尺講臺,研究課堂教學,不把課題研究當作一陣風,結題就了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為了在實踐中做出更多的成績,我想對一學年來的幾點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堅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個名字叫“堅持”,我們都能記住這醒目的話語,但很多時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時間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學校教科室的倡議下我熱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報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實效》個人研究課題。
那個時候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但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努力的做著課題。每堂課都盡力做好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工作,但是由於“忙”的藉口,讓我們逐漸激情勇退,這項工作的投入度與力度相對減弱。各種各樣的藉口成了“堅持”的絆腳石。我們都不會忘記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在比賽場上完美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在這成功瞬間的背後是他們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結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課題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對它的思考。再往下細追究還是我們處於被動研究狀態,只浮於表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沒有遇到問題,在問題面前我們選擇的是什麼?迴避還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舉例而言,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與個人課題有關的環節確確實實做了,心裡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準備,可是時間卻一天天過去,總以“忙”“沒時間”而懈怠、搪塞,常常這樣自我安慰,甚至有時候是任務迫在眉睫了,靈感也才隨壓力而來。課題研究工作是一個過程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只有把它時時放在心上,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總結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踐行。把在做課題過程中的點滴隨時隨地記錄下來整理好,這就是一筆誰也拿不走的寶貴財富。好多時候,我覺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把上一節個人課題彙報課也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煩惱,總覺得耽誤了我手頭的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其實,細細想來,這不正是在研究、在學習、在提高嗎?我們在踐行點滴的同時,也是在使自己不斷豐滿起來。
總而言之,讀了這篇文章,我真想告訴自己:多一點現實,少一點虛擬;多一點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2
暑假,學校分給每位老師一本書,我讀的書是《在與眾不同的教室裡》。下面是我讀此書的心得體會:
此書介紹了8位美國當代的精神檔案,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工作,並且,每位都有各自的風格,8位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他們有用不完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為他們各自的教育教學工作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這8位中,讓我感受最深的當數號稱“美國的老師”萊福。艾斯奎斯。
當一名教師傾其精力、美德與創造力時,他能為學生做什麼?如果知道美國傳奇教師萊福。艾斯奎斯的故事,你就有了答案。在美國眾多的中,很難有人如萊福。艾斯奎斯一般給人震撼與驚歎——他在同一所學校聽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學生長達20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就是一個人在最小的空間裡創造出的奇蹟的。
他每天工作12小時,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外,他還主動教學生高等數學,讓學生閱讀原版文學名著,給學生排練《莎士比亞》戲劇,甚至在課間教學生彈吉他、打籃球和棒球!他總是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這讓想起了我們學校的行政老師,他們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往往是不分8小時工作時段的,8小時之外,他們同樣做著學校裡的千頭萬緒的事情。寒暑假和雙休日對老師們來說是的休息時間,可是對他們來說,卻是的幹工作的時間。我在暑假,經常來學校鍛鍊身體,看到學校行政和部分老師,幾乎是天天來校工作,尤其是我們的陳校長,
在暑假裡他是每天必到的,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工作,而且他是來得早,回得晚。真的是超強付出,同書裡的美國萊福。艾斯奎斯是一樣的!學校行政這麼超付出的工作,他們不分時間的默默付出,是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為了保證開學後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為了學生在新學期裡能更好地學習與成長。他們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好榜樣,我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能有超強的付出,有這種爭分奪秒的時間觀,我們肯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績來的。正如艾斯奎斯所說的“成功無捷徑”、“卓越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
艾斯奎斯曾經“頭髮著火還在教”!在一堂化學課上,一個學生點不著酒精燈,其它同學都要求進行下一步實驗,艾斯奎斯不想把她落下,親自幫她點,但無意中把自己的頭髮給點燃了,要不是孩子們叫了起來,艾斯奎斯還不知道。他說,“雖然這樣很可笑,但我真的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方向是對的——孩子們是你操心的,其他任何事都必須忽略。”這讓我更進一步明白了做教師的意義,教師要真正熱愛你的學生,就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而不是走過場,假惺惺地說要幫學生,心裡卻不太情願。我們只有源自內心地幫助學生,努力達到象艾斯奎斯這樣的境界,這樣,我們將會是真正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的,也會成為一名極其優秀的、學生都喜愛的好老師。
艾斯奎斯說:“在小學階段,對兒童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各年級的教師”,因為他們在小學階段跟老師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甚至超過了家長。所以,為了兒童地成長,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起著的、最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素質,同時要加強職業操守,全身心地工作,發揮各自的崗位作用,為教育事業多多奉獻出自身力量。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3
暑假閒來無事,拜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感受頗多,收穫頗豐。細作梳理,總結為兩點:1、做學生工作,必須找準切入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會有效;2、班級制度的制定必須要簡單,可操作性強,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做學生工作一定要忌諱簡單粗暴,強力壓制。因為這樣會使學生產生逆反情緒,擰著幹,更有甚者直接頂撞,令自己下不來臺。讀過《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工作思路有所調整,不再只盯著學生的錯誤猛噼了,而是先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發揮,真誠交流,讓學生從心裡接受你、認可你,讓他覺著你是對他好,這時你再進行指導,他才能聽得進去。
我們班上一個學生,底子不錯,是個一本的苗子,但他痴迷於手機遊戲,多次被我發現,開始處理的辦法是直接上報政教處,通知家長領人回家反省,回來後還是不改,反覆幾次,最後一次,竟對我吼道:“你把我的手機給我吧,我不上啦!”這時我倒不忍心了,這是怎麼啦,我們管學生難道就是把人逼走嗎?這不是毀了他的前程嗎?肯定是方法出問題了。於是我陷入了沉思,思考過後,調整了一下思路,不再批評他而是鼓勵他,真誠地給他講他的基礎很好,潛力很大,很有前途,並且引導他思考自己將來要上什麼大學,要學什麼專業,讓他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信心,最後明確的指出:大學才是他的舞臺,他的才華應該到那裡去施展。這次談話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學生像變了一個人似地,學習越來越踏實,並且堅持的很好,最後上了一個很不錯的本科。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簡單明瞭、有可操作性強,並且要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支援,這樣制度才能執行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才算是好制度。在這方面,我主要借鑑了魏老師的班級法庭的辦法。對班裡的重大事情必須召開全民大會以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比如,我們班要推行一個規定之前要透過全民大會來透過,而且是百分百透過,有不同意的要說明理由,然後對規定進行合理修改,直到最後全體透過執行;再比如,對於那些有重大違紀行為或屢教不改的學生的處理上,也採取全民公投的辦法。先讓被處理的學生自己提出處理的措施,然後讓所有同學舉手表決,不透過要提出新的措施,直到全體表決透過才算過關。透過這樣的制度讓學生感到大家都在關心著這個事兒,今後還會進行監督,這本身就形成一種壓力,取得較好效果。
幹班主任工作時間越長,越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我將會繼續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勝任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4
今年暑假,我在家裡陸陸續續讀了19本書。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古代經典作品及相關闡述的書籍、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怡情消遣的書籍。
閱讀古代經典作品書籍,不僅可以讓我知道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瞭解中國古代先賢們的思想和智慧,而且讓我體會它們對我們現代人的為人處世、治學治國的意義和價值。而專家和學者對古代經典作品的精妙解讀或闡述,無不體現出他們深厚的國學底蘊和人生閱歷,也為我去解讀經典作品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閱讀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不僅可以讓我感受到前輩、名師對語文教育的無限熱情、責任和自信,對學生真誠、無私、偉大的愛,也可以讓我領略到他們因為有深厚的文化素養、道德學養和社會閱歷而對教育能夠作出自己獨特、理性的判斷,對文字作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解讀,對課堂教學的駕輕就熟,而且讓我意識到自己在語文教學上的不足及努力進取的方向。而閱讀怡情消遣的書籍,則可以讓我放鬆神經,獲得許多知識和樂趣。
朱熹老先生的《四書章句集註》(《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為儒家經典作品,可以聯絡自身,聯絡社會,常讀常新,可以讓我感受到經典作品的永恆價值。
南懷瑾先生的《孟子旁通》一書對《孟子》的解讀很精彩。作為國內外深有影響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自信灑脫,面對年輕人,採用通俗易懂和幽默風趣的語言,引經據典,觸類旁通,解讀孟子的為人、為學、政治主張以及給予現代人讀書、做人、做事的啟發。
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一書能夠讓我看到近代史上一位哲人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對中國人的精神的辨證認識和分析。他廣博的知識、嚴密的邏輯、通曉的事理、流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在書中一覽無遺。
駱玉明教授的《<世說新語>精讀》一書在融通《世說新語》全書和廣泛採納前賢見解的基礎上,透過13個專題考察魏晉時代的社會結構與政治變遷、思想演進、文人心態及藝術趣味等情況。讓我印象深刻和佩服的是,本書結構嚴謹完整,駱老師對文字解讀非常細緻深入,尤其是對人物風流的闡述很詳盡深刻,獨具特色。而《老莊隨談》一書,駱老師以冷靜的智慧和詩性的筆觸描摹出老莊的精彩境界和人生,文字十分簡練、流暢,可讀性很強。
劉強先生的《一種風流吾最愛——<世說新語>今讀?人物篇》一書對人物的描述很生動,對人物的評價很精準,文字的表達很流暢幽默,可讀性也很強。
黃玉峰老師的《教學生活得像個“人”:我的大語文教學》一書是對“大語文教學”的理解和寶貴的實踐經驗。我能夠感受到他的“大愛”、“大智”、“大氣”。我被他的“大語文”教學觀以及執著進取、勤於筆耕、獨立思考、真誠待學生的精神品質深深打動。
陳日亮老師的《如是我讀——語文教學文字解讀個案》一書讓我最欣賞和佩服的是他的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傳言的“三以”讀法以及對文字深入、仔細、嚴謹的挖掘和充滿個性的解讀。
教師暑假讀書心得15
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花了40年的時間,收集了9萬名學生所寫的信,內容是關於他們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據此,保羅.韋地概括出作為一個好教師的人格魅力的12個方面:
—友善的態度。“她的課堂有如一個大的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學了。”
—尊重課堂內每一個人。“她不會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戲弄。”
—耐性。“她絕不會放棄,直到你能做到為止。”
—興趣廣泛。“她帶給我們課堂以外的觀點,並幫助我們去把所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
—良好的儀表。“她的語調與笑容使我很舒暢。”
—公正。“她會給於你應得到的,沒有絲毫偏差。”
—幽默感。“每天她會帶回來少許歡樂,使課堂不致單調。”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與其他人一樣會發脾氣,不過我從未見過。”
—對個人的關注。“她會幫助我去認識自己,我的進步有賴於她使我得到鬆弛。”
—坦率。“當她發覺自己有錯,她會說出來,並會嘗試其他方法。”
—寬容。“她裝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將來也是這樣。”
—有方法。“忽然間,我能順利唸完我的課本,我竟然沒有察覺是因為她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