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希臘》歷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目標:

愛琴文明;斯巴達和雅典;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伯利克里統治時期的雅典;希臘城邦的衰落;亞歷山大東侵和亞歷山大帝國

2、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

①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奴隸經濟在希臘達到高度發展,希臘的繁榮是建立在奴隸制經濟的基礎上的。

②希波戰爭是希臘人民反抗波斯帝國入侵的正義戰爭,透過希臘人民英勇鬥爭的史實,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③亞歷山大東侵給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但他把廣大地區統一為一大帝國。加強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3、能力培養目標:

①指導學生區分斯巴達和雅典在經濟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不同,知道它們代表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兩大型別,從而培養比較歷史現象異同的能力。

②指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認識亞歷山大東侵的結果,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斯巴達和雅典,希臘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發展,雅典的繁榮。

2、難點:對伯利克里和亞歷山大的正確評價

(三)教學時數:1.5課時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五)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在亞非的幾大河流域,產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些亞非古代文明是在哪些地區發生的?它們分別是在什麼時候進入奴隸社會的?

[匯入新課]繼亞非古代文明的興起,歐洲也出現了古代文明,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與亞非古代文明不同的是,它的發祥地不是在大河流域,而是以海洋為中心,豐富多彩的古希臘歷史,給世界,特別是歐洲,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那麼古希臘社會有什麼特色,它的影響又是怎樣開始傳播的呢?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

(板書課題)

一、歐洲最早的文明(板書,懸掛古希臘地圖)

古代希臘以愛琴海為中心。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西部海岸。希臘半島是主要組成部分,半島境內山巒起伏,只有些不大的平原,發展農業不如大河流域的國家。但半島東臨愛琴海,海上島嶼星羅棋佈,有曲折的海岸線和許多天然的良港。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希臘文明源於愛琴文明,因此,愛琴文明是古希臘歷史的開端,那麼,什麼是愛琴文明呢?

1、什麼是愛琴文明

愛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間的愛琴海域的上古文明。請看《愛琴文明》圖,愛琴文明發祥於愛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島,後業又以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為中心,歷時約800年,因此,又稱克里特一邁錫尼文明。

2、克里特和邁錫尼

在當時出現了一些奴隸制城邦,有的盛極一時,如克諾索斯和邁錫尼。

約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文明進入了繁榮時期。以北部的克諾索斯城為代表。傳說當時的米諾斯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曾統治著愛琴海諸島。傳說他建造了一座迷宮,人進去就別想再出來。在迷宮深處有一隻人身牛頭的惡獸,叫米諾牛。國王命令雅典每年貢奉七對童男童女給兇惡的米諾牛吃。輪到雅典第四次進貢時,雅典王愛琴的兒子特修斯,為使人民免遭這種災難,決心去克里特島,殺死米諾牛。他與父親約定,如果事情成功,在返航時船上的黑帆將換成白帆。特修斯到達克裡特島後,那裡國王的女兒愛上了他,送給他一把劍和一團線。聰明勇敢的特修斯把線頭系在宮門上,放著線進入迷宮深處,用劍殺死了米諾牛。然後沿著線順利走出迷宮,並且和國王的女兒一起,登船揚帆歸國。在興奮中特修斯忘記換下黑帆,等在海邊的愛琴王看到駛進的船掛著黑帆,以為兒子死了,在絕望中跳海自殺。這就是愛琴海名字的由來。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考古工作者在克里特半島北部挖掘出克諾索斯王宮的遺址,請同學們看課本23頁《克諾斯王宮遺址圖》:王宮依山而建,佔地約三公頃,大多是三層建築。宮內有浴室、倉庫和庭園,有供水和排水裝置。王宮千門百戶,階梯走廊曲折相通,故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有“迷宮”之稱。同時出土大量青銅和金銀器物。克諾索斯王宮遺址重見天日,證明了當時奴隸制政權的存在,說明迷宮傳說有一定史實背景。

後來,克里特文明逐漸暗淡下去,代之而起的是邁錫尼文明,請同學們看課本23頁“木馬計”。據說3000多年前,邁錫尼等許多城邦遠征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十年攻城不克。一天,希臘人燒燬自己的營帳,揚帆而去。第二天早晨,特洛伊人發現城外戰場空蕩蕩的。以為希臘人撤回去了,高呼“我們勝利了!”蜂擁出城。在海灘上發現一隻巨大木馬,特洛伊人把巨木馬作為戰利品拖入城內。當晚,特洛伊人慶祝勝利狂飲狂歡。夜深了,20名全副武裝的希臘戰士從巨大的木馬裡爬出來,迅速開啟城門,和假裝返回。事實上在不遠處隱蔽起來的希臘大軍裡應外合,終於取勝。這就是經久流傳的“木馬計”的故事。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考古工作者發掘出特洛伊、邁錫尼古城的遺址。請同學們看22頁《邁錫尼城堡獅子門》圖。邁錫尼人用巨石修築了堅固的城堡宮殿。這是邁錫尼城堡的獅子門,它由四塊巨石砌成,高達三米多,門頂上雕著兩頭獅子,活靈活現,威武雄壯。巨石城堡的遺址也證明了奴隸制國家政權的存在。

公元前12世紀,一些相對落後的北方部落征服了邁錫尼城,愛琴文明衰落下去。

直到約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希臘本土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又開始出現希臘人建立的城邦。所謂的城邦,就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村落的小國。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二、兩個最強大的城邦

1、斯巴達:

請看《古代希臘》圖,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的南部,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處於統治地位的是來自北方的征服者的後裔,叫斯巴達人,他們人數不多,但都是奴隸主,真正掌握政權的只是其中少數的奴隸主貴族。被征服地區的居民淪為國家奴隸,給斯巴達人種地。因而,斯巴達是一個貴族寡頭專政的國家。由於斯巴達是斯巴達人在征服原有居民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國家。當時,斯巴達人只有9000戶,為了有效的統治數倍於己的被征服者,必須經常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因此,斯巴達是個尚武的國家。下面請同學開啟課本24頁,(找一個學生讀彩框內的文字)斯巴達依仗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鄰邦,擴張勢力,成為希臘南部最強大的軍事大國。

2、雅典

請看地圖,雅典在希臘的東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很發達。奴隸主掌握著國家政權,雅典平民對貴族進行了長期的鬥爭。雅典又經歷了幾次政治改革,參加政治生活的雅典公民越來越多,統治基礎不斷擴大,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成為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

波斯帝國興起以後,為了控制愛琴海地區,三次出征希臘,挑起了希波戰爭。

三、希波戰爭

請同學們開啟課本24頁。(找一學生讀有關部分)

希波戰爭,是希臘歷史的轉折點。公元前5世紀,希波戰爭結束以後,希臘各主要城邦進入經濟繁榮時期。

四、全盛時期的雅典

1、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

這一時期,奴隸的人數劇增。奴隸的來源有兩個,一是戰俘,二是海盜掠賣的人。奴隸制經濟高度發展,希臘各城邦空前繁榮,斯巴達的農業生產完全依靠奴隸。雅典的奴隸制也充分發展,是希臘奴隸制的典型代表。奴隸被廣泛地應用於農業、手工業等各個部門,在製陶、冶鐵、釀酒、造船、紡織等大大小小的作坊裡,總有幾個或幾百個奴隸在勞動。礦山是使用奴隸勞動最集中的地方。有時甚至有成千上萬個奴隸。雅典還有一些國家奴隸,用來守門、看門、當文書、管檔案,在軍隊裡擔任運輸工作,等等。奴隸勞動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主要生產形式。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2

通史概要:

古代希臘、羅馬由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歷史條件,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被稱為“海洋文明”。在學習本專題內容前,可以引導學生先回顧初中的相關知識,或者讓學生去收集一些自己瞭解的有關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相互交流,以激發其探究這一專題的興趣。

古代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民主和羅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華,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發展史的光輝起點,是古代世界留給後人的一筆彌足珍貴的政治文化遺產。本專題分三節內容詳細介紹了這一政治文化遺產:教材第一節主要介紹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條件、希臘城邦特點和希臘公民的素質表現;第二節主要介紹希臘民主最為完備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設過程、表現和評價;第三節主要介紹羅馬法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內容及作用影響。學習本單元,要求準確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的概念和主要內容,重點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的基本特徵、實質和歷史作用。

第三節 羅馬人的法律

教案

課標要求:

瞭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繫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的基礎知識有羅馬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透過對上述知識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羅馬法的發展過程,認識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連續性、統一性;理解羅馬法對世界文明程序的影響;學會分析羅馬法對於維繫羅馬帝國的作用;從中西曆史發展的兩個方面比較羅馬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對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採用資料研讀與問題探究法;對羅馬法的內容採用情境再現與歷史對比法;對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透過查閱資料、問題探究與歷史比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羅馬法是通行於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於維繫和穩定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羅馬法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認識羅馬法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對後世尤其是近代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認識中國現行的《民法通則》和《繼承法》也受到羅馬法的影響,深入瞭解羅馬法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最終肯定法制在現實社會中是一種最合理的國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難點: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和現實價值。

教學建議:

(1)、製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收集資料(網路、圖書館等)、討論、編排課本劇、師生互動與問題探究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形式。

(2)、設問:如果某個古希臘公民與他人發生債務或財產糾紛,那麼他將向什麼機構提出訴訟請求?這種方式的效率如何?如果古羅馬公民遇到同樣事情將會採取何種方式?解決起來效率怎樣呢?由此匯入新課。

(3)、教師透過大量豐富的圖片,向學生展示古羅馬恢弘的歷史,並解釋羅馬法的含 元前6世紀塞爾維烏斯改革至公元7世紀中葉古羅馬奴隸制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4)、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有關羅馬法的資料:

①、引導學生梳理羅馬法演進的線索(城邦時代——習慣法→羅馬共和國——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羅馬帝國——形成體系的萬民法、《民法大全》)。

②、引導學生詳細瞭解“十二銅表法” 、公民法、萬民法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作用。

③、在上述基礎上使學生認識到:羅馬法的演變是古羅馬歷史變遷的反映,在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它是通行於整個古代羅馬世界的法律,對於維繫和穩定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統治起到重要的作用。羅馬法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為維護羅馬帝國統治而存在。

(5)、課前引導學生研讀羅馬法的主要內容,模擬羅馬法庭開庭的情景

編排課本劇,深入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構成、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保護的物件以及遵循的原則。

(6)、投影資料,引導學生討論:羅馬法律對羅馬帝國乃至後世都有哪些影響?它有哪些缺陷?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3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愛琴文明、斯巴達和雅典、全盛時期的雅典、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希臘城邦的衰落、亞歷山大帝國。

透過比較斯巴達和雅典的異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透過分析亞歷山大東侵的後果,培養學生用唯物主義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並正確評價伯利克里、亞歷山大。

透過對本課的學習,領略古希臘愛琴文明的深厚底蘊,民主制度之完善美和馬拉松戰役之精神美。

教學建議

“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是本課的重點。斯巴達和雅典是古希臘城邦國家中最強大的,但斯巴達和雅典屬於不同型別的城邦:兩者雖都是奴隸主統治的城邦,但斯巴達是貴族寡頭專政的軍事大國,被統治者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利;而雅典隨著社會的發展,平民上層(富商、船主和手工業作坊主)參政機會不斷擴大。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成為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

關於亞歷山大,教師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一分為二,對他作出評價。建議教師結合課文最後的思考題“想一想,你如何評價亞歷山大的東征?”啟發學生討論,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髮言後,教師針對回答情況作一小結。

“全盛時期的雅典”是本課的重點,其中對伯利克里的評價是本課的難點。

由於雅典在希波戰爭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也就從戰爭勝利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依xx大量流入的奴隸充分發展了經濟。

在公元前5世紀中期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雅典成為希臘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他十分重視發展工商業和移民,同時實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擴大了平民的權利,當時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他還大力提倡文學、藝術,文學家和藝術家受到優厚待遇。在此時期,文化昌盛,出現大量不朽的文藝作品。

教師可在講完“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一目後,可畫一張表,逐條引導學生對這兩個城邦國家進行對比。

條目如下:

1、地理位置

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

雅典位於希臘東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

2、社會結構

斯巴達:統治者,斯巴達人。

雅典:公民,分為貴族和平民兩部分。

3、政治制度

斯巴達:雖然全體的斯巴達人是奴隸主,但是真正掌握大權的只是其中少數奴隸主貴族,並帶有深厚的軍事鎮壓的色彩。

雅典:政權大權也掌握在奴隸主手裡,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平民上層人物參政機會不斷擴大。

4、經濟制度

斯巴達:被征服居民都淪為國家奴隸,被分配給斯巴達人,併為他們種地。(在表格填寫完畢,教師可補充說明:斯巴達將全國的土地分成小份地,期巴達人每家各得一份,但不準買賣、轉讓。同時由“......種地”引申出斯巴達人經濟活動是農業。)

雅典: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勢,航海業、工商業、手工業頗為發達。

這樣,使學生對它們間的不同有一個清晰的整體認識。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和難點:

重點:斯巴達和雅典,希臘奴隸經濟的繁榮,雅典的全盛時期。

難點:對伯利克里和亞歷山大的正確評價。

教法設計:教授法、啟發誘導法、自學輔導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投影)

古代亞非文明發源於什麼地區?

(二)引入新課

繼亞非古代文明的興起,歐洲也出現了古代文明。希臘文明是歐洲早期文明,它是以海洋為中心的,那麼古代希臘的情況如何呢?

講授新課

播放《古文明發祥之一》影片

(提問誘導)古代希臘的地理範圍是怎樣的?它以什麼海洋為中心?

明確希臘的地理範圍,愛琴海島希臘半島的位置,並培養讀圖能力。

一、愛琴文明(板書)

提出問題

愛琴文明的起止時期、發祥地及後來的中心分別是什麼?

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

二、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板書)

1、兩個城邦(板書)

(啟發誘導)斯巴達和雅典都是什麼階級專政的城邦?

2、它們在政治、經濟上有何不同?

(過渡)公元前6世紀,古代波斯挑起希波戰爭,其結果是波斯軍隊被趕出了希臘,這也使希臘空前繁榮起來,雅典進入了空前繁盛時期。

3、城邦的興衰(板書)

(投影)下列問題

(1)希臘經濟的繁榮主要指的是什麼?

(2)奴隸的來源是什麼?

(3)斯巴達的奴隸制經濟繁榮體現在什麼上?

(4)雅典奴隸制經濟的繁榮體現在哪些方面?

(5)雅典處於全盛時期是在誰當政期間?(板書)

(6)我們怎樣看待伯利克里這個人物?(板書)

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7)希臘是如何衰落的?

(過渡)希臘衰落時,它北部的馬其頓國強大起來。後來成為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三、亞歷山大帝國(板書)

1、馬其頓國什麼時候控制了希臘?

cAI演示《亞歷山大東侵路線圖》,回答問題。

(提高學習興趣,對亞歷山大帝國及東侵有整體的正確認識。)

2、亞歷山大帝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它的版圖包括幾大洲?首都在哪?亞歷山大東侵結果如何?

3、亞歷山大帝國的命運如何?

4、亞歷山大東侵的影響如何?

在教師啟發下回答,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能力。

5、亞歷山大是怎樣一個國王?怎樣看待亞歷山大東侵?

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臘,知道了當時兩個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達和雅典,雅典處於全盛時期以及希臘衰落後,亞歷山大帝國的強盛。

板書設計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臘

二、古代希臘城邦的興衰

1、兩個城邦

2、城邦的興衰

(1)希臘奴隸制繁榮

(2)雅典的全盛時期(伯利克里當政時)

(3)希臘城邦的衰落

三、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1、馬其頓控制希臘

2、亞歷山大帝國和亞歷山大

(1)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

(2)亞歷山大東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