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我國養龜業現狀和前景分析

有關於我國養龜業現狀和前景分析

我國養龜業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項新興產業.還處於“一家一口池,一家一個價”的個體、小型、競爭無序狀態。各地養殖戶利用各自資源品種、傳統技術、資訊渠道、銷售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家一戶為主體的產、供、銷經營體系和銷售網路,佔領了甲魚市場萎縮後形成的有限市場空間,顯露出龜類產業雛形。面對“WTO”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國養龜業的現狀不容樂觀。

一、存在問題

1、個體生產形式和各自為戰的無序競爭,以及地方品種資源、養殖戶綜合素質、技術水平和認識的侷限,養殖質量良莠不齊烏龜個體生長緩慢。有的養殖戶存在著較大盲目性,對自然繁殖能力較強的優良龜種如七彩龜等,不知珍惜資源,甚至作為饋贈品,贈送給購買其他龜種戶。在定價上,生長快的龜種就定低價,生長慢的就定高價。結果,生長快的良種龜種卻作為劣等龜種銷售.生長慢的低階龜種又成了高價龜,使得烏龜價格脫離龜種的真實品位,誤導了消費者和養殖戶。

2、在銷售中,存在一龜多名現象,在高利潤誘使下,有的養殖場家以金頭龜冒充金錢龜,以捕捉的野生龜冒充馴養龜,有的甚至把吞下魚鉤的'受傷野生龜作為馴養龜出售,還有個別場家以病龜冒充健康龜,以塗顏色、修尾巴、整裙邊的造假手法,以劣質龜冒充良種龜出售,使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

3、烏龜生長慢,見效慢,不如“買來賣去”見利快,在這種心理指導下,養殖戶倒種、炒種的多,建養殖池多為暫養待售。“養殖戶”實際上是“二道販子”。養殖者無心鑽研技術,烏龜養殖技術一直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平上,限制了烏龜養殖的健康發展。

二、發展趨勢

1、樹立品牌意識。目前國內各地養殖的常見烏龜品種有20多種,其中屬於我國和東亞、東南亞共有的特產品種佔60%,我國特產20%,引進品種約20%,WTO的來臨,國外的龜種將大量湧進國門,迫使我國龜類養殖經營機制儘快轉換,與國際市場接軌。樹立品牌意識,像保護髮展國寶“大熊貓”那樣,重點養殖、最佳化開發那些能與世界龜類產品相抗衡的珍貴特產優良龜種。在這方面,國內一些有遠見的養殖場家已有所警覺,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科協養龜場已著手對良種烏龜進行深層次多領域開發,實驗成功了金頭龜旱養技術,鱷龜、鷹嘴龜樹養技術。將黃喉水龜、平胸龜培育成形態珍異的綠毛龜,出口國外效益增加l0倍左右。今年5月,國家專利局又受理了該場綠毛龜簾養專利,為保護品牌.該場已為自己數萬只良種國產烏龜註冊為“龍頭閣”牌商標,並上了“因特網”,完成了人世前的準備工作。

2、樹立質量意識,拓寬經營渠道,推動我國養龜業走出開發不夠、競爭無序、質量低劣的境地。在龜種改良、高效飼養、疾病防治、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制訂與國際接軌的標準與規範。對龜類品種和產品進行品牌質量監督,統一品種、品名。在此基礎上,從各地實際情況出發,將市場競爭力強的場家培育為龍頭企業,生產出我國玲瓏鮮活、品種珍異、肉質天然、營養高、味道美的龜類品種,開發出多種質量高、銷路廣的龜類深加工產品,提高龜產品附加值。加大我國龜產品在國內外龜市場中的佔有份額推動我國養龜業穩定、持續、健康發展。江蘇、江西、四川、浙江、山東一些養龜場家看清這一趨勢,首開國內養龜業先河,有的先後用鱷龜、鷹嘴龜訓練打鬥技能,培育出了專門用於娛樂打的“鬥龜”、“雜技龜”。有的開發新產品,用龜蛋醃製保健蛋,出售孵化至40天左右的珠於保健龜蛋,所含氨基酸、球蛋白比一般龜蛋和龜肉高1倍以上,深受消費者喜愛。一些養龜場家如江蘇的汪衛民、山東的劉本升、江蘇的華伯鳴等還開展了觀賞龜出租業務和借腹產蛋業務,拓寬了龜產品消費市場。

3、把開發與服務結合起來,受技術和市場的限制。目前養殖戶和觀賞龜消費者都還離不開場家的售後服務。浙江的蔣張林把科技經營開發作為售後服務的載體,對銷售出去的綠毛龜,養殖戶養殖觀賞幾年後,發生斷毛掉毛的,進行回收,用於二次培毛。或利用黃喉水龜和鷹嘴龜、四眼斑水龜,經幾年養殖,正進入產卵孵化年齡時,回收進行產卵孵化.彌補了綠毛龜基龜龜源的不足,打消了消費者的憂慮。既方便了消費者,又獲得利潤,消費者、場家皆大歡喜,走出了售後服務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