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古詩憫農》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古詩憫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古詩憫農》1
【活動目標】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影片)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裡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裡?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著,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裡,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裡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唸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唸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裡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園小班教案《古詩憫農》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透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節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裡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裡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