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教學實錄:
師:你曾經讀過哪些寓言故事?
生:《亡羊補牢》、《狐狸和烏鴉》、《狐假虎威》……
師:從以上故事中,你體會到寓言有什麼共同點?
生:講了一個故事
生:故事短小。
生:透過一個短小的故事反映一個道理。
(掌聲四起,看來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
在匯入新課時,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我乘熱打鐵,開始學習新課。我先板書課題:陶罐和鐵罐,然後讓學生針對課題質疑,於是,便有了以下問題:
生: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生:陶罐和鐵罐之間為什麼要發生爭吵?
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
以上問題,伴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一得到解決。對於問題的回答,教師並不追求標準答案,而是讓學生各抒己見,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如對“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生:狂妄自大的人,會像鐵罐一樣沒有好下場!
生: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
生:只有謙虛的人才會有好的結果,驕傲的人反而會毀了自己。
生;我們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少拿自己的優點去比別人的缺點。
生:我們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不要自以為是。
……
(這一個個答案,看似各不相同,其實包含了學生對寓言故事的獨到見解,及可貴的思考品質。)
課上到這兒似乎該結束了,但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時間。靈機一動,我便假設了這樣一種情景:光潔、美觀的陶罐被請進了博物館,人們觀看後讚歎不已。而在陶罐的身邊,又有一隻鏽跡斑斑的鐵罐,卻無人問津……
我讓學生根據以上情景編輯故事。學生緊張地進入故事構思中,繼而小組討論,三分鐘後,我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有這樣兩個學生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由於受到許多人的讚歎,陶罐驕傲起來,漸漸看不起身邊鏽跡斑斑的鐵罐,便高傲地對鐵罐說:“破鐵罐,你還記得你哥哥的下場嗎?它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你破破爛爛的,也沒有幾天好日子了,還不快點滾遠點兒,別影響我的形象!”“話可不能這樣說,誰都有自己的短處,再說……”鐵罐的話還沒有說完,陶罐就粗魯地喊:“別狡辯了,你的日子不會長久的!”
一天的參觀結束了,工作人員認為將陶罐放在這個地方,實在不配陶罐的身價,決定將它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但一失手,陶罐掉在地上,破碎了。
鐵罐看後,傷感地說:“為什麼一個物體受到太多的讚揚,就會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面目,並導致可悲的下場呢?”
小小年紀的學生,能編出這樣的故事結尾,真是出人意料。可喜可贊!
生:陶罐雖然受到人們的讚美,但它並沒有驕傲,仍然很謙虛。 當他看到身邊鏽跡斑斑的鐵罐,禮貌地問:“你好,鐵罐兄弟。”
而鐵罐受夠了寂寞,心中滿是委屈,憤憤地說:“陶罐,你沒什麼了不起,今天被一些沒眼光的傻瓜看中,別幻想著自己有多高身價了,是灰母雞永遠也成不了金鳳凰!”
陶罐仍和氣地說:“可別動氣,鐵罐兄弟,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這並不是我造成的啊,還是和和氣氣地交個朋友吧。”
鐵罐再也不好意思拒絕了,他們倆最終成了好朋友。
二、教學點評:
聽了許多學生的故事,他們都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創作,體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假若,學生沒有高漲的積極性,沒有強烈的興趣,是不會(也不能)進行這些創作的。從這一節課,對於“怎樣的一節課才算成功的課?”“怎樣才能上好語文課?”,我的眼前朦朧地出現了一些答案。
1、教師不可小看學生,他們往往蘊藏著創造性的念頭,關鍵是看教師如何激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在交流中、在爭辯中、在傾聽中、在思維的碰撞中,閃現創新的火花,並循循善誘,成為豐富燦爛的一章。
2、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將人文性滲透在語文教學當中,這需要教師的情感投入。只要教師飽含激情地面對每一節課,面對每一個孩子,才能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景,誘發他們去體會、去感受、去交流、去思考、去創新……而學生一旦無法進入課文情景,所有美好的願望、理論,只會泛泛地飄在空中,無法落到實處。借用一句話說:“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是兩種境界。
3、要看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性原則,在重視提問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的廣度。一節課設計的問題太多,會造成“滿堂問”,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會流於表面化,概念化。問題的提出,要恰到好處,要給學生一種懸念,能調動起絕大多數學生的神經細胞,熱情地投入到思考過程。評價學生的回答結果,不能唯標準答案是問,而束縛了學生手腳。教師應以多員化的標準,開放的姿態,去面對學生的“一問多答”,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讚賞,少一份指責。相信,學生的思維會逐漸活躍起來。
要看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性原則,不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一篇完整的課文,人為地支解成若干互不相連的知識點。因為語文課不是解剖課,它不需要教師約俎代庖,用手術刀去分割、肢解,把原本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弄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從而索然無味。在語文教學中,不是為了教知識點而去教,即使有時詳細地分析,細緻地講解,也是出於對一篇課文整體的把握。放是為了收,而非一放則聽之任之,那麼,則永遠無法進入語文學習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