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山村》教學實錄

《小山村》教學實錄

學情簡析:班裡學生絕大多數都生於城市,長於城市,對農村生活不熟悉,但孩子那種天真活潑的天性又使得他們渴望親近迴歸自然的田園生活。個別學生兒時在農村生活過,有一定的切身體驗,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們應該對本課懷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會有條理觀察事物介紹事物。

情感價值觀:

1、感受小山村的美麗,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

2、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過程方法(設計思路):

1、以圖入手,欣賞感悟。

2、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3、圖文結合,品讀悟情。

4、拓展實踐,迴歸生活。

教學流程:

一、聯絡生活,談話匯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家鄉在每個人眼裡都是無比美麗的。誰願意為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請城市的孩子和曾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分別介紹)

師:許多同學都沒去過農村,今天老師滿足大家的要求,咱們到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去做客,想不想去?(揭示課題:小山村)

二、學習新課

(一)欣賞圖畫,談感受

師:你覺的這幅圖怎樣?你喜歡圖中的什麼?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喜歡圖中的綠樹,他們一排排非常整齊。·我喜歡圖中的小河,小河裡有可愛的小魚和美麗的石子。

師:想知道小作者喜歡什麼嗎?快讀讀課文吧!

(二)由圖及文,初讀感知

1、師範讀課文,生邊聽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文共幾個自然段?(生用手勢表示)

(三)再讀課文,入境悟情

1、結合插圖自讀課文,找出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小山村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讀出相關的句子或詞語。

(1)山坡。結合插圖認識“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a、果樹林裡還可能開著什麼花?(蘋果花,杏花等)

b、錄影放映:果林裡百花盛開,蜜蜂嗡嗡,蝴蝶飛舞的景象。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彷彿聞到了什麼?

[點評:藉助現代教育手段形象再現果園的場面,從聲音、顏色、氣味激發學生想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受到美的薰陶。]

(2)山腳。

a、你從圖中哪裡看出這座房子是學校?(國旗)

b、來到學校我們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c、覺得這所學校怎麼樣?你想到了什麼?(農村發生了變化;建起樓房式的學校;希望小學)

(3)小河。

a、覺得小河怎麼樣?理解“清澈見底”的意思。

b、積累詞語並練習說話,游來游去來去。

(4)公路。

a、理解“抬眼望去”的含義。誰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作者是站在什麼地方看到的?(山腳下)從山坡到山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小山村的?(由上到下)從學校門前到遠處的公路又是按什麼順序?(由近到遠)

b、“遠方”會是什麼地方?這條伸向遠方的公路會給小山村帶來什麼又帶走什麼?(能通向城市,與外界溝通的`路)

c、積累詞語:彎彎曲曲

3、聽完小作者介紹,你覺得這是個什麼樣的小山村?(美麗、富饒、可愛……)

你喜歡它嗎?想對它說些什麼?

生:·小山村,我愛你!·小山村,你真美!·小山村,我想去你那裡生活!

4、齊讀最後一段。練習說話“我愛,我愛。”

[學以致用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在學後及時遷移說話,既有利於課文理解又豐富語言鍛鍊表達能力。]

(四)拓展應用

假如有一批外國遊客來小山村旅遊觀光,你是導遊會怎樣介紹小山村呢?

[語文是一門應用學科,在生活中用到的知識才是經久不忘的,這個環節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又使學生感到語文很有用。]

三、識字教學

1、師舉字卡,生齊讀。不認識的字舉手示意。據學生識認情況,將多數學生不認識的字單獨拿出來。

2、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這些不認識的字。

3、交流彙報。

4、課件檢查。闖關成功的可以進入小山村成為“榮譽村民”。

(1)抽讀生字及詞語。

(2)填空的桃花的梨花彎曲的清澈的漂亮的

四、總結

同學們只要我們學好本領,小山村一定會歡迎更多的人到它那裡安家,小山村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教學後記:

《小山村》這篇課文在情感教學目標中滲透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在教學設計中這點並不容易體現。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卻意外地輕鬆地完成了這個目標。事情是這樣的:

在新課的第三個環節學生自讀課文,畫喜歡的句子時,我在巡視中發現一個小男孩沒有專心去讀書,我問他為什麼,他的同桌告訴我:“老師,××說這幅圖一點也不美,他不喜歡這個小山村。”我問那個男孩不喜歡的原因。他猶豫了一會兒,小聲囁嚅著:“因為這裡什麼都沒有。”我想到新課標中提倡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習過程中的方法而不要生硬地說教,於是就耐心地繼續問他:“這裡沒有什麼?你希望這裡有什麼?”“這裡沒有小汽車。我想讓這裡有市場,到處都像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

這時同學們的讀書聲已停止,我就把這個男孩的想法拿到了全班來討論。學生們的發言可熱烈了。××主動站起來說:“老師,我想告訴你一件事情,農村不可能總是那樣窮的,過去農村人的日子過得苦苦的,可是慢慢地他們的日子就好起來了。我姥姥家的房子以前是用磚土蓋的,現在還在磚頭外面刷了白漆呢!”×××又站起來說:“小山村現在看起來是很窮,慢慢地人們建樓房,修公路,蓋市場,日子就一點一點好起來了,但不可能一下子就全有了。”×××補充道:“小山村現在窮不怕,村裡的人們可以透過自己的雙手勤勞幹活,過上幸福富裕的日子!”還有的同學反駁那個男孩:“你說小山村什麼都沒有,可是小山村有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而咱們這裡只有樓房,沒有那麼多好看的花,空氣也不如農村新鮮,有什麼好呢?”還有人說:“如果沒有小山村裡的農民種菜,我們城裡的人就吃不上飯和新鮮蔬菜,我喜歡這個小山村!”

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話題竟激起了軒然大波,我做了及時總結,特別強調了“透過勤勞的雙手,小山村可以變得富裕起來!”我慶幸自己的細心發現,並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得這個很難解決的教育目標迎刃而解,教學中是需要我們捕捉育人的亮點,並加以放大,也需要教師有點教育機智和教學靈感的。

[本課教學思路清晰,處處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理念。教師首先從圖入手讓學生欣賞感悟,給了學生較大的自主學習空間,而不是由教師主講,生拉硬拽。教師又由圖過渡到文章,讓學生在充分的閱讀中理解文章,感知小山村的美麗。然後圖文結合,品讀悟情,加深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一篇僅有六句的小短文,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學習,擴大了資訊量,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在新的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改變了過去重學習結果而忽視學生學習過程的感悟,是十分可喜的。

本課教師採用了錄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形象地再現了小山村果園的場景,拉近了學生與農村的距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最後的“導遊”環節設計很巧妙,既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又起到了拓展應用的作用。這一環節體現了學以致用、在用中學的觀念,很值得借鑑。

本課的識字教學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解決了學困生學習的難題,十分可取,但這一環節在教學結構的安排上是否要,可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