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舞蹈動作的抒情性與形象性
舞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而無論是高雅的還是通俗的都應該朝著雅俗共賞的標準去努力,達到雅與俗的統一,抒情性與形象性的統一。從形式上看,要大雅若俗,高雅的藝術形式要力求有吸引力,讓觀眾愛看;從內容上看,要深入淺出,深刻的內容要表現得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從效果上看,要讓不同文化、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觀眾儘可能看得明白,達到各種不同層次的觀眾共同欣賞、共同娛樂的目的。
就像文學家要掌握各種各樣的鮮明、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音樂家要掌握豐富、優美、動聽的旋律一樣,在舞蹈創作過程中,我們要塑造各種各樣思想、性格迥異的人物,要表現豐富細膩、動人心魄的情感,要反映多姿多彩、繁複深厚的生活內容,就要掌握豐富的舞蹈藝術手段,而這是以掌握和儲存大量的舞蹈動作為前提條件的。
在多年的學習和實踐中,我認為,在舞蹈動作的編排與創作表演上,注重舞蹈動作的抒情性和形象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我們先說說舞蹈動作的形象性
大家都知道,舞蹈藝術就是透過舞蹈的動作來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塑造人物、表達情感。但這並不是說任何舞蹈動作都能完成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塑造人物、表達情感的任務。只有準確、生動、鮮明、富有個性的舞蹈語彙才能描繪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來吸引人、感染人、啟發人,才能進而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和培育高尚情操。無論是塑造人物形象還是擬人化形象,形象的成功總是藝術的根基。
舞蹈動作是經過提煉和昇華之後的形態,以藝術性替代了功能性,就是我們常說的“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我們在收集、選擇、提煉素材時,不能只注意動作的外在性,也就是說,不能把舞蹈的動作簡單地理解為生活中的具體的動態性,它是經過舞蹈工作者的蒐集、整理、提煉、加工、昇華。比如,經典舞蹈《天鵝之死》,幕啟之後,在那抒情、柔美的大提琴樂曲聲中,她的動態是:背面直立,雙臂如翅擺動,雙腳腳尖平穩橫移;她的動作是:臂的各節運動連續而緩慢,腳尖的移動是細碎而密集。這樣的動態與動作,傳神地創造出了天鵝的美麗形象。從如翅的雙臂動態和腳尖的'平穩移動中,既讓人能想象出一隻美麗的天鵝從遙遠的天邊飛來,又能身臨其境地欣賞到一位美麗少女阿娜多姿的美妙舞蹈。再如:女子三人舞《金山戰鼓》,構成梁紅玉英雄形象的舞蹈動作"掏手閃身",雖然是出自於京劇的“雲手”和“掏翎子”,但又有別於京劇的原始程式,使其煥然一新。所有動作的構成主要源於中國古典戲曲、舞蹈,但又不拘泥於此,而是從人物情感、人物性格、人物命運出發,突破了傳統的形式,創造出了抗金英雄梁紅玉英武、挺拔、俊俏、豪邁的動作語言。
第二,我們再說說舞蹈動作的抒情性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抒情。但我要說,舞蹈藝術的抒情性則是舞蹈藝術的靈魂。《詩經.大序》中說:“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以看出,“手舞足蹈”是情感的最高表現,說明情感是舞蹈動作的內因、基礎、出發點和落腳點。
舞蹈是善於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由於它的直觀性,使得這種情感表達更加豐富、細膩並給人以無盡的想象。比如:戴愛蓮創作的《荷花舞》,看似是一幅盪漾在微波的漣漪之中的荷花圖。實際上,卻是在表現中國各族人民對共和國無限熱愛的深切情感。而楊麗萍創作的《雀之靈》,選取了"孔雀"的幾個典型的外部動作(頭部、跳躍、開屏),藝術家透過對孔雀靈性的描寫,對孔雀美麗、吉祥、可愛的描寫,給予了傣家人民對和平、幸福、美滿、安寧生活的嚮往,給觀眾帶來的不僅僅是美的欣賞的享受,還有對心靈的震撼。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一個成功的舞蹈形象,觀眾既能夠聯想到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各樣的形象,同時又欣賞到美麗動人的舞蹈,這兩者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