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淺談團體輔導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運用

淺談團體輔導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運用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團體內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交往、相互作用,透過一系列心理互動過程,認識自我,嘗試改變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將團體活動引入中職學生德育具有十分顯著的效能,能夠增強中職學生對學習環境、就業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減少焦慮、畏難等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擴大學生的交際範圍,減少自閉、抑鬱等心理問題;增強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等。因此,如何藉助團體輔導活動的積極效能實施更有針對性的德育,就成為中職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合理組合團體成員,制訂行為準則

在中職學生德育的具體實踐中,為了讓團體輔導活動得以有效開展,必須首先對團隊成員進行合理分組,有效激發團體動力,增強團體向心力和凝聚力。對此,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個性特徵、心理素質、性格氣質等,本著“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劃分為4~6個小組,從而在每個小組內部和小組間都營造出良好的競爭氛圍,讓每個團體內部的成員在團體活動中都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例如,每組內部,有外向型成員,也有內向型成員;有具有領導力的成員,也有執行力強的成員,這樣更有助於在團體內部實現優勢互補。此外,為了有效約束團體內各個成員的行為,教師還要和學生一起制訂行為準則和制度,這樣能夠有效保障團體輔導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科學選擇活動主題,增強德育的針對性

一個好的主題,是實現團體輔導活動德育功能的重要基礎,所以中職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於科學選擇團體輔導活動的主題,增強團體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對於團體輔導活動主題的選擇要符合中職學生的學齡特徵和實際需要,貼近中職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進而確保中職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多從中職學生在學習、就業、人際交往等活動中面臨的德育問題來開發和選擇團體輔導活動,深入貫徹和落實人本教育理念,增強中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道德素養,促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性格品質的不斷改善。例如,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解決中職學生沉溺網路、集體意識淡薄等問題,可以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和開發不同的團體輔導活動,如“善待周圍的人”“相親相愛一家人”“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團結就是力量”等,可以使中職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主題下增強個人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有效的人際交往中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懂得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幫助他人以及尋求他人的幫助。

三、做好團體輔導的過程監控,提升活動效能

團體輔導活動的開展過程是否規範與合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德育活動的效能,所以活動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加強團體輔導活動開展過程的監控與管理,確保德育目標的順利實現。首先,教師要對自身角色進行準確定位,要積極創設友善、平等、民主的活動氛圍,做團體輔導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做到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在各個活動環節要多對學生進行關愛和引導。其次,隨著團體輔導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每個團體內部,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分歧和衝突,這時教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調解,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見解與行為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最後,教師要重視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態度、感受、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在“欣賞自己與他人”的團體輔導活動中,教師要細心觀察所有學生的自信心狀況,引導學生積極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優勢,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改善自身行為方式,並逐漸樹立起積極的情感,實現自尊心、自信心的不斷提高。

四、注重團體輔導活動的評價與反思

為了讓團體輔導活動更好地為中職學生的德育服務,不斷提高團體活動的組織水平和質量,教師還要重視對於團體輔導活動的評價與反思,尤其是要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導下,注重形成性評價的科學開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團體輔導活動中都可以獲得認可和情感上的昇華,增強學生在活動中的成功體驗和快樂體驗,在相互競爭與分享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集體評價,進而在整體上提高中職學生的道德素質。團體輔導活動是符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的,在德育中引入團體輔導活動,能夠有效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從而積極地去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為學生的順利就業和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