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數學公開課的課後反思

數學公開課的課後反思

我們學校為了能讓青年教師儘快成為教學能手,每學期都要安排上公開課,作為數學教師這也是一個學習的平臺。每次聽課之後我都會將別人的得失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一、反思教師是否是主導,學生是否是主體

葉瀾教授有一段關於新課程理念下課程資源生成的精闢論述:“教學在互動中生成,在溝通中推進。與傳統的教學機制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把學生不只是看作教學物件,同時還是教學的資源;把教師不只是看作知識資訊的傳遞者,同時還是課堂上不同資訊的接受者、傾聽者、處理者;不只是把教學看作是預設計劃的執行,同時更是師生、生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也就是說,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於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有時甚至是錯誤想法,這些都是寶貴材料。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資訊捕捉、加以重組整合,並藉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更應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更可以在此基礎上生成良好的教學資源,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教學的寶貴資料,以資研究和共享。

二、反思是否達到三維目標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即“三個維度”----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現代教學要求擺脫唯知主義的框框,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因為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適用性更廣,永續性更長。許多知識都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遺忘,更何況當今知識更新的速度極快,只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就可以透過許多渠道獲取知識。所以,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三、反思教學是否只注重形式

“合作、自主、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流於“形式”的討論。課堂看似積極、活躍,實則是亂成一團,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上課刻意追求所謂的“好課”標準:教學環節中的“龍頭”、“鳳尾”、“銅腰”個個精雕細琢,教學手段中的“電媒”、“聲媒”、“光媒”一個不能少;學生討論熱熱鬧鬧,回答問題對答如流。這種“好課”似乎無懈可擊,但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討論是否富有成效?“滿堂電”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的變化?學生的創造性何在?對這些“內傷”必須認真回顧、仔細梳理、深刻反思、無情剖析,並對症下藥,才能找出改進策略。

四、反思是否因材施教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秉賦優點,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類施教。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讓基礎好的學生“吃得飽”、跑得快,讓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動,讓學困生“吃得了”、不掉隊。因此,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設定,還是釋疑解惑,均應儘可能地“為了一切學生”。因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儘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反思教學過程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有助於我們促進個人和集體備課中的學情分析,有助於我們提優、扶中、補差的真正落實和改進,有助於我們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五、反思是否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在數學與生活之間架起橋樑。數學知識生活化是現代數學教學的改革方向。在教學過程中,就應適當選擇學生熟悉的、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學生會在探索這些現實的情況和問題中認識數學、瞭解數學的價值、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反思別人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以期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