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藝術教案

《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藝術教案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於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後應該放到哪裡,增強環保意識。

2. 創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誇張地、創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創設遊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瞭解。

故事內容:

有一隻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於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隻貓衝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麼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麼?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誇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後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規範動作並引導幼兒誇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遊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拍,並把拽泡泡糖然後又彈回來的動作誇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遊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並加上貓咪衝出來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後,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為什麼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裡呢?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於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遊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