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新課改中生物教師對教學的反思

新課改中生物教師對教學的反思範文

跳出應試教育的窠臼,走出傳統的僵化的教學模式,探求一條科學、迅速、操作性強的教學課程體系,真正達到培養具有現代及未來社會競爭能力“新人類”的目的朝著這個課改方向,這必然促使我們生物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面對高中生物新教材和最近頒佈的《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中學生物教師應積極構建新型的教育理念,積極調整以往的教學策略,深化生物教學改革,適應新課程標準。下面結合自己教學改革的實踐,在新一輪課改中進行了教學反思,我認為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著力解決好的四個轉變。

(一)改“整齊劃一”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性”的轉變

課程由整齊劃一向關注學生的個性特性的轉變,是新一輪課改的一個重要課程理念。在舊的課程體制中,從課題設定,實施評價都是整齊劃一的,因而有人形象地把這種教育比喻為:將不同個性、不同特長的學生放在一個標準的課程模子裡去鍛造,放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去加工。其結果就是將不同個性和特長的學生稜角磨平,變成一個個毫無生氣的標準件。顯然,這樣的教育是與現代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力至少由7種基本成分構成,每一個人這7種基本成分的比重和組合不是一樣的,因此,表現出不同的智力特色,呈現出不同的個人特長。學科教學應當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為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創造條件。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因才施教。因不同學習水平和智力因素的學生設定習題和考試題。課堂提問儘量是開放性問題,答案並非唯一。這樣給學生一定的可自由發揮的空間,可以充發調動每個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使學生的發展更有個性;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如學習“光合作用”一節新課內容後,我設計了這一樣一個開放性問題——假若你家裡有一個蔬菜塑膠大棚,運用你所學知識,請你提出增加蔬菜產量的具體措施來。二是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學實踐活動,如調查、參觀、知識講座、研究性學習,利用網路資源開展查詢、收集與整理的文獻研究等,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時空,這樣可以讓所有學生的特長能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得以施展,所有學生的個性能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和盡情的發揮。同時,在參與這些活動,也能使同學們理解到生物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使他們受到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熱愛祖國美好情感的薰陶,使他們真切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二)改“以教師講授為主”向“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轉變

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探索、質疑問難、研討交流的自主學習,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自主學習是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為,是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於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具體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積極思考的行為。與自主學習截然不同的是他主學習,在他主學習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休眠”狀態,未被啟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處於被動地位。在探索“自主學習”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合作交流形成共識→總結建構延伸拓展”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