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馬克思哲學體驗轉向思索論文

馬克思哲學體驗轉向思索論文

馬克思哲學作為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他對傳統哲學的批判是從哲學的基礎層面———本體論意義———上展開的。馬克思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實踐觀,把實踐作為主客體之間、認識與認識物件之間辯證統一的基礎,從而把哲學本體論從以往唯心主義、不可知論、懷疑主義以及舊唯物主義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以其獨特的視角構建不同於以往哲學本體論的正規化———以實踐為導向的本體論。

一、本體論的概念追溯

首先要追本溯源,談談到底何謂“本體論”,而這個問題又不得不從本體論與形而上學的關係談起。因為在傳統哲學中本體論只是形而上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早期古希臘哲學家都是探討世界的本源,並且把世界本源歸結為一些不同的具體物質,如水、火、氣等。亞里士多德在總結哲學的組成部分時,把物理學稱為“第二哲學”,而放在物理學之後的學科即“物理學之後”則稱為“第一哲學”,也就是探討事物終極原因的學科。之後,笛卡爾《第一沉思錄》裡的“第一哲學”就是探討事物終極原因的形而上學,他認為哲學是一門包容永珍的學科,而形而上學就是哲學的基礎部分。再後來,沃爾夫把科學分為理論和應用兩種,而形而上學就是理論部分,它包括本體論、宇宙論、神學和心理學。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黑格爾的《小邏輯》所批判的就是這種理論意義上的形而上學概念。受黑格爾思想以及近代以來哲學注重認識論、方法論傾向的影響,恩格斯並沒有從傳統形而上學的內容上去深入研究,而只是著重抨擊形而上學在思維方法上的機械性。如他在《反杜林論》中說形而上學者眼中的研究物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受恩格斯的影響,傳統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逐漸把形而上學理解為一種與辯證法相對立的思維方法而加以拋棄。“世界如何”這一問題被“世界如何認識”取代,哲學家們只是片面的研究認識世界的方法、規律,而關於世界本質和狀態的探討則無人問津。因此,我們必須把傳統哲學中,作為哲學理論基礎的形而上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作為思維方法的形而上學概念區分開來,把形而上學在哲學中的基礎地位顯現出來,從而作為其基礎的分支學科———本體論———的研究價值也才能被髮掘。

二、馬克思哲學的本體論追求

本體論問題是任何哲學都無法迴避的最基本的哲學問題。正如前人對本體論問題做出各種論證一樣,處於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馬克思也正視了歷史和現實中關於本體論的激烈爭端。在馬克思的著作中至少有兩處使用了“本體論”一詞。第一處是在馬克思的博士畢業論文中,他在駁斥康德對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時說“上帝存在的證明或者不外是對於本體的人的自我意識的存在的證明,自我意識的存在的邏輯說明。例如,本體論的證明。”〔1〕因為在馬克思看來上帝不外乎是自我意識的產物,自我意識才是真正的本體論存在。第二處則是在《184x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說過“對存在(自然界)的真正本體論的肯定”“人的情慾的本體論的存在”。〔2〕

因此我們不能把馬克思哲學的變革看作是他拋棄對本體論的探討,正如當代美國哲學家奎恩的“本體論承諾”思想所言:任何哲學體系都有自己的本體論承諾,即使是不贊成甚至否定本體論的哲學也無法逃避世界實在性的探討。本體論是哲學固有的獨特的存在方式,否則哲學就不能從體系上完成自己的統一。哲學都有本體論前提,決定整個哲學的性質和方向。

三、在對傳統本體論的揚棄中推進哲學變革

馬克思哲學作為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他對傳統哲學的批判是從哲學的基礎層面———本體論意義———上展開的。傳統哲學把本體論詮釋看作是哲學的首要任務,因而傳統哲學永遠都不可能去關注現實的人和現實世界。馬克思則認為應該透過改變世界來深化對世界的認識。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的力量來摧毀,也就是要尋找理論通向現實的道路。於是馬克思實現了本體論的實踐轉向,使本體論第一次密切關注現實世界。他形成了一套有嶄新落腳點的本體論,即實踐轉向的本體論。但是本體論並不等於本源論,本體論不僅要研究世界本源問題,更要研究世界存在狀態。在哲學研究中一旦超越本源論的層面,本體論的研究就會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局面。因此本體論的問題不僅僅是對世界本性的認識,它還涉及認識領域和社會領域中的多種問題。認識論是關於物件的知識,因此認識論必須以本體論為前提;要獲得認識必須有物件化的活動,也即實踐;而實踐活動必須作用於認識物件。因此,實踐作為一座橋樑連結了認識和認識物件,這也正是馬克思能夠超越前人,取得實質性飛躍的根基所在。馬克思哲學與傳統本體論的重大區別就在於,它拋棄了傳統本體論所代表的哲學思維方式,並努力透過確立一種新的根據來賦予本體論以新的內涵。在《184x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談到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時,馬克思超越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如康德的純粹活動、黑格爾的`自我活動,也超越了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的感性———物件性原理,而是把實踐看作是“物件性活動”,認為物件對人來說應成為社會的物件,人本身對自己來說成為社會的存在物,社會在這個物件中對人來說成為本質。這是整個近代範圍內的哲學乃至全部形而上學都無法真正理解的東西。《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作為馬克思新世界觀的“獨立宣言”,其核心的主導原則乃是“實踐批判活動”。這正是對“物件性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及最終確立。

四、實踐學說的本體論意義

馬克思的實踐學說具有本體論的意義,而且這種本體論意義是首要的。在馬克思那裡,實踐學說的本體論意義其實正是其全部哲學革命的基礎,是其揚棄全部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根本。馬克思以前的哲學家都是在唯心主義本性的基礎上使用實踐,如主觀唯心主義者把實踐看作是人的主觀精神活動,客觀唯心主義者把實踐理解為某種神秘的客觀精神的活動,而舊唯物主義者把實踐規定為抽象的人的一般生活活動。此外,也因為他們並沒有理解實踐本身所包含的二重性。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第一條就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物件、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性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

馬克思從實踐導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本體論問題,認為應該以人的存在和社會的存在去統一自然地存在,體現了馬克思哲學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的視角。實踐的本體論意義首先體現在它使世界二重化了。世界是一個總體性的概念,但是在人類產生之後,世界是自然和社會的統一。人類作為主體在不斷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將世界分化為自在世界和人的世界,而人化自然是人的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人類並不是完全摒棄自在自然而去重新創造一個人化自然,而是在自在自然的基礎上實現自己的本質力量,建造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不同於自在自然。自在自然是獨立於人的活動之外、尚未納入人的活動範圍內的世界,也就是還沒有現實地成為人的認識和改造的客體的世界。其存在和運動變化完全是自在的,一切都處在自在的相互作用中。人化自然則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結果。人化自然是人的活動指向的物件世界,是作為人的認識和改造的客體的世界,烙上人的意志的屬人世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當然,自在自然與人化自然的界限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人化自然不可能完全脫離自在自然而存在。

隨著人類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自在自然這個自在之物將日益轉化為體現人的目的並能滿足人的需要的為我之物,這一過程就是自然人化的過程,是自然界在人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獲得屬人的性質,展現著人的本質力量的過程。在人的世界中存在兩個基本關係,即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與社會的關係,而在邏輯意義上首先發生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即自然的人化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又發生了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人類社會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為了能夠滿足生存需要所進行的物質生產活動。但是,任何人都不是一個人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在改造和創造著社會關係。只有透過人的聯合,才能有效地改造自然,並在改造自然地過程中改造自己。也就是說,自然的人化是透過人與人的交往也即在社會中實現的。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礎。自然史、社會史歸根到底是人的本質力量物件化的歷史,是人透過實踐不斷實現人的價值和自由的歷史。正是透過實踐,人生產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存在。同時也生產和再生產自己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本質,從而創造一個屬人的現實世界。實踐本體論的意義不僅體現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類世界的形成上,而且還體現在人類世界的不斷髮展中。

馬克思指出,費爾巴哈“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3〕那麼為什麼費爾巴哈沒有看到這一點呢?是因為他不懂得實踐,不把感性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他把人只看做感性物件,而不是感性活動,所以他從來都沒有看到現實存在著的、活動的人。接著馬克思有指出:“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地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它哪怕只中斷一年,費爾巴哈就會看到,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會很快就沒有了。”

可見,實踐作為人類所特有的活動,一方面它是人類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活動;另一方面又是人這種物質實體與客觀物質世界所進行的活動,是一個客觀過程,而這一過程又包含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係,否則實踐活動就不能進行。實踐是自然、人、社會統一的基礎。馬克思本體論強調從實踐的高度來理解人、自然、社會和歷史的關係,把人理解為實踐的存在,人透過實踐活動來影響和改變現實感性世界,促使它向著人的世界運動。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馬克思承認外部自然界對於人的優先性和基礎地位,同時又強調人的能動性以及人的實踐創造活動對感性世界的影響。在人與自身的關係方面,馬克思重視人在實踐中和透過實踐而達成的自我認識與自我改造,使得人得以在堅持客觀規律的前提下自在地進行改造,現實地依賴和掌握外部世界,促成自在世界向人的世界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