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農村初中資訊科技課與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的論文

農村初中資訊科技課與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的論文

論文摘要:新型農村蓬勃發展,新型農民已經逐步意識到現代化資訊科技的重要性。為了培養新興技術農民,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應在資訊科技教育領域改進新的課程體系,因地制宜地設計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學,資訊科技,能力,適應社會

修改後的新課標明確指出: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定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從小學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課並作為必修課程,尤其是中學階段,在課程的實施中加強資訊科技教育,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和能力,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一定的技術能力,以利於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農村中學尤其是偏遠農村中學的學生在中學畢業後能升入高中或其它上級學校繼續學習的只有少部分,大多數的學生還是回家務農或進入社會,那麼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們常用“資訊時代”“網路時代”描繪當今的時代,網路給當今時代帶來了無限的經濟潛力。對於農村和農民來說,網路給他們不僅帶來了經濟利益,也帶來無限的樂趣。他們可以透過網路瞭解整個世界,瞭解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狀況,網路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打開了關閉幾千年的看世界的“門”。眾所周知的“蘋果”網上銷售,讓農民們初次體驗到了網路帶來的實惠,堆積如山的即將腐爛的蘋果竟然透過網路變成了錢,農民們喜笑顏開。現在的網上,有著多種多樣的關於農業的資訊,如銷售和收購農作物,種植和栽培技術等等。網路會給農民們帶來無限的商機和先進的農業技術,使他們儘快的發家致富,並使生活豐富多彩。農民們如果只在家安裝一臺個人電腦,不能上網,那麼這臺電腦的使用效率就會大打折扣,單單只是儲存資訊,而不能及時更新和了解最新的資訊,也就不會有我們上面所提及的這些網上優勢。但是農民們的學歷大都不是很高,更多的是初中畢業生,所以對於初中階段的資訊科技課的技術含量要求就不會特別高。透過對城區周邊的農村中學和偏遠農村中學的調查,我們認為農村中學的資訊科技課一定要致力於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具有新知識結構、新能力、高素質的新農民。

我們要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生存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學以能用”的技能,走出校門後能用所學的知識適應社會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農村的資訊科技課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資訊科技教學要因地制宜

農村中學因地域不同,經濟發展狀況不同,教學裝置也就不盡相同,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也就會有所差異,對於經濟發展迅速地區的農村中學來說,他們的教學裝置先進,學生的生活閱歷豐富,“見多識廣”,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比較先進,基本上能夠適應當前資訊科技及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對於那些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的農村中學來說,經濟不發達,教學裝置也相對簡陋,學生對資訊科技的瞭解也相對甚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挑選那些能夠實踐而又很基礎實用的課程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為以後的進一步自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資訊科技教學要因人而宜

農村中學的資訊科技教學要因人而宜,對於那些有希望有能力升入上級學校的學生來說,以後還會有很多的學習機會。作為教師來說,我們則應更傾向於那些更早離開學校的學生,關注他們,重視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資訊素養”的培養,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作為完成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任務,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使資訊素質和創造素質的教育落到實處。

三、資訊科技教學要精選教學內容

農村中學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必須以當地的具體情況和具體學生因地制宜、

因人而異地精選教學內容。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知道如何選配一臺效能價格比很好的計算機,能夠簡單的維修計算機的硬體;學習windows xp的使用,會讓學生對計算機有更深的瞭解;學習辦公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讓學生們能自由地編輯文字資訊;學習計算機病毒與防治,實現網上自衛;重點介紹Internet的基礎知識及應用,學會利用網路中和各種計算機上的豐富資源,達到資源共享;學習一些常用工具軟體及其應用,如:壓縮、解壓縮的方法,下載軟體的使用,媒體播放軟體的使用和系統克隆工具的使用。

學會使用這些常用工具軟體,會讓我們手中的計算機得心應手,為我所用。

四、資訊科技教學要以實踐為主

資訊科技課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課教學為前提,實踐教學為

根本。而作為中學生來說,理解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術語會很難,但實際的動手操作會讓他們非常感興趣。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方式正處在發展階段,大量的實踐課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我們教師應從講授、敘述向輔導、指導轉變。教師鼓勵學生思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即使他們沒有再進一步受到更多更高的教育,也能自主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要求。

五、資訊科技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

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目標是:透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

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軟體的發展推陳出新,使得我們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使學生掌握每一種軟體的使用,也更不能會使用沒有研發的軟體。那麼,作為資訊科技基礎教育工作者,要讓受教育者適應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有針對性的實踐課為主,注重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的能力,使其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走向社會。

綜上所述,我認為農村中學資訊科技課的教學必須與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才會培養出有更高素質的新型農民,中國農民會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