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新藝術論文

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新藝術論文

實驗教學中的“度”就是一種教學尺度,講究的是適中,追求的是根據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需求來把握教學,調控教學。

一、教學中“度”的藝術

(1)基礎知識鋪墊應具有“高效度”。每次實驗之前,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複習好與實驗有關的基礎知識作為鋪墊,為實驗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的條件。在這裡所複習的知識內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課始幾分鐘內平中見奇、快速切入與本實驗有關的知識,直接觸及實驗的實際需要。如高中《生物》中“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可在課始複習提問一下有關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染色體變化情況,讓學生對所要研究的物件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以便課堂實驗教學順利進行。

(2)實驗教學的匯入要有“磁力度”。實驗伊始,教師可巧設導語,“磁石”般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內心的求知浪花,營造積極探索學習的大氛圍。如初中《生物》第一冊(下)中的“觀察蚯蚓”的實驗,在實驗課開始即可聯絡生活實際設問:①雨後蚯蚓為什麼要鑽出地面?②蚯蚓是怎樣運動的?③你能辨認出蚯蚓的前端和後端嗎?短短的幾句話可引發起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他們做起實驗就格外認真,觀察起來特別細緻。

(3)實驗教學過程要加強學生的“參與度”。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應貫穿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這就需要在教的過程中應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動手、動口和動腦,主動地參與到實驗的探究活動中來。如初中《生物》第一冊(上)中“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在課堂教學安排上,從天竺葵的黑暗處理到葉片的遮光處理,從葉片的脫色到滴加碘酒的觀察都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完成,以此來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完成後,教師可就一些現象及操作程式提出疑問讓學生進行分析回答,以此來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

(4)實驗教學的分析及設問應“多角度”。實驗現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從多角度出發進行導“思”導“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質”的體現,又要有“量”的要求。並且“疑”的設定應全方位地切入實驗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組織學生在短時間內去說理、討論和操作,以獲得較多的技能。如初中《生物》第二冊“脊蛙的反射”實驗,在完成觀察脊蛙的搔扒反射實驗後,讓學生再進一步探索:撕下蛙的腹部面板、切斷蛙的坐骨神經、破壞脊髓、剪斷腓腸肌。在以上幾種情況下對比觀察脊蛙能否出現搔扒反射,從而讓學生知道反射必須建立在反射弧完整的基礎上,只要反射弧的任何一環節出現故障,反射都無法完成。

(5)實驗教學的課後小結應“高濃度”。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同樣,實驗教學的成敗關鍵是設計出高質量的課後小結。因為小結,是對整節課堂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提綱挈領地展現本節實驗的過程及結構,其作用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初中《生物》(上)中“顯微鏡的使用”實驗,可濃縮成一首打油詩來作為本節課的小結:左手託座,右手握臂;放在偏左,目物安備。轉動轉換,對光低倍;看準光孔,光圈正對。左眼看目,右眼要睜,轉動反光,直到白亮。玻片安放,要在臺上;壓好玻片,標本對上。轉動粗螺,鏡筒下降;接近標本,千萬別望。左眼看目,同時反向,轉動粗螺,鏡筒緩上。一直等到,看清物像,略調細螺,物像更棒。

二、“導”的把握

“導”是控制整個實驗教學的“遙控器”。古語云:“施教之法,貴在啟導。”實驗課堂教學活動的每一環節都應在教師施“導”的操作下進行,其最終目的是服務於“學”。“導”的藝術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學生出現“厭學”時,應著手於“誘導”。有的實驗內容枯燥乏味,過程複雜多變,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難度,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望而生畏的厭學心理。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適時誘導。如高中《生物》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及分離”的實驗,由於研磨、過濾、剪紙條、劃線等操作步驟的煩瑣,一些藥品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再加上最後的實驗結果不易成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因此,教師應隨時從實驗方法、實驗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導。告訴學生研磨動作要快;研磨後為了能得到一定量的濾液,可再向研缽中加少許的丙酮過濾;每次用吸管劃線時吸取的濾液要少;劃濾液細線要保證又齊又細等。明確引導使學生掌握操作要點,就會得到滿意的實驗結果。實驗的成功,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愉悅感,也就會變“厭學”為“樂學”,進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2)當學生感到“難學”時,應及時“疏導”。學生在做實驗時,會遇到思維受阻或偏差,此時教師應就疑解答,指點迷津,化難為易,使學生產生頓悟、頓解,以獲取成功的喜悅。如遇到“顯微鏡使用”中的物像尋找,“玻片製作”中氣泡的產生,“觀察唾液澱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溫度的控制等難點時,教師應著力做好“疏導”工作,抓住要點變“難學”為“易學”,促進整個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3)當學生“死學”時,應給予“引導”。有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特別是對於難度較大的實驗,往往機械地“照方抓藥”,忙得不亦樂乎。但由於對現象的觀察不詳細,對結果分析不透徹,仍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對此,教師應避虛就實,依據實驗特點和學生實際,恰當地把實驗程序劃分為層層遞進的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新知,總結規律,從而獲得真知,變“死學”為“活學”。如“觀察小腸絨毛”實驗,為了加強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可設計如下的問題:①腸不僅長,它的內壁是否光滑?(有皺襞和絨毛)②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好處?(擴大消化吸收面積)③食物必須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完成消化,小腸內有哪些消化液?(腸液、胰液、膽汁)④進入小腸的食物如何與這些消化液混勻?(小腸的蠕動)⑤小腸絨毛的結構特點,哪些方面有利於吸收?(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薄)

(4)當學生認為“學會”後,應適時“指導”。實驗中,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實驗技巧,或學會有關操作技能後,應教育學生不滿足現有的知識和能力,鼓勵他們大膽地去設想,搞小發明,小創造。在培養學生多方面素質活動中,教師可在思維方法和心智技能上給予指導,讓學生真正從“學會”的樂園中走到“會學”的王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