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1300字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讀書是其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其專業修養與道德素質的關鍵,但是由於平日工作繁忙,我的很多同行都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平時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也很難再有精力去閱讀。但是我卻認為,教師想要踐行新的教學理論,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讀書,應該是教師們永恆的追求。
最近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1-20條,從中我獲得了很多感受,尤其是其中的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是一個歷史教師用一生備好課,他用質樸的語言,生動的闡述除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名教師對知識的渴求,應該發自內心的,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學需求。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解惑者,教師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是“這桶水”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能夠傳授給學生什麼呢?或者說能夠給予學生怎樣的幫助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併為其中所提出的見解所打動,這使我充分的認識到,唯有讀書,才能夠使教師視野更加開拓,豐富自己的頭腦,如此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幫助,使學生能夠獲得心靈深處的震撼。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更多新的教學理念被提出,教師成長的途徑有很多,而讀書,則是可以使我們對自己實踐進行反思的最好途徑,在我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之後,能夠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文字中所透露的教育智慧與睿智,身處於這些文字之中,我彷彿與蘇霍姆林斯基正在進行心靈的對話,作為教育領域的大師,閱讀他的文字,是我能夠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瞭解自己教育中的諸多問題。
反過來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一旦閱讀量不夠,書讀得少了,那麼他的教學就會缺乏靈氣,他的用語就會顯得生硬而蒼白。比如,一個問題常常繞來繞去,最後也沒有講清楚,說明白;用一個詞語會思考很久,也找不到合適的;明明想好了,但就是表達不出來。讀書不夠,一旦提筆,就會覺得筆有千金重,更加不要說文思如泉湧了。書讀得少,人的思維也會受到侷限,常常話不達意,這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不得否認,教師這個職業的壓力很大,除了課堂教學,還要進行很多教研工作,要寫很多論文材料,很多教師常常因此發臭,即沒有時間寫,也會覺得無話可寫。而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教研工作與寫作方面,一旦閱讀量夠了,寫一篇學術論文,就可以信手拈來。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我也開始制定閱讀計劃,約束自己要定期閱讀好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閱讀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寫字檯上、床頭櫃上,隨處可以看見我的書籍,書籍是我精深得到慰藉,使我的身心得到陶冶,使我的疲倦和壓力得到釋放。閱讀,應該作為教師一生的愛好和習慣,我們作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多讀書,讀好書。”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潺潺小溪, 每日不斷, 注入思想大河……使自己永遠保持活力”,也就是說,教師閱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長期堅持、日積月累,這樣才能夠不斷獲取新的養分,不斷積累和豐富知識體系,思維才能夠與時俱進,使自己的教育事業能夠永葆活力。
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後,除了以上感悟,我還認識到,蘇霍姆林斯基倡導教師閱讀要基於專業發展取向。依託任職學科專業書進行閱讀,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自己的專業書籍,是教師首先要閱讀的東西,並且要反覆研究和鑽研。比如:如果是語文教師,則應該先閱讀有關語言學、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如果是數學教師,則應該先也閱讀有關算數、代數以及運籌學等方面的書籍。閱讀書籍,不僅要讀懂,還要讀透。所謂“懂”,就是要明白書籍論述的是什麼,體現了什麼樣的規律和本質,而所謂“透”,則是能夠運用這些規律解決問題,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同時,蘇霍姆林斯基專門強調,教師要讀關於本學科的最新進展和重要社會問題的報紙與雜誌,藉以開拓專業視野。“熱愛那門科學,並瞭解它的最新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我們力求使人類的,特別是我國的社會政治、思想、科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大事無不引起教師的思考與關心。”這些論述對我們現在所處的知識爆炸的時代亦非常適切。作為專業教師,必須隨時隨地關注本學科的發展程序和社會生活的相關資訊,做到與時俱進、日求新得,不然,其知識儲備將日趨頹廢,甚至難以滿足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總之,在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讀書對於一名教師的重要性,使我真正認識到多年來存在於自身教學問題的成因,那就是缺乏閱讀,知識量少、知識面窄,思維滯後、不靈活,作為一名現代教育工作者,我為之而深深慚愧。也是因為如此,我才寫了這篇小文,希望能夠藉助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呼籲同屬於教育崗位的工作者們,正確認識閱讀,明確讀書的重要性,將其樹立為終身的愛好和理想,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擁有開闊的思維以及勇於創新的意識,進而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