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麥穗》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一. 教學目的:
1. 把握文章人物的個性、語言。
2. 瞭解故事線索,學習作者安排故事情節的手法。
3. 學習作者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純樸人性之美。
二. 教學重難點: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體會文中所傳達的情感。
三. 課時安排:2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純真的時光。同學們,你們對自己的童年有什麼樣的回憶呢?是不是有很多開心的事情發生呢?
生:(齊聲)是。
(臺下很多同學都在回憶,有的說小時候喜歡爬樹,有的說最喜歡去遊樂園玩,有的說小時侯沒有作業很開心…… )
師:同學們的童年真的過得豐富多彩。但你們肯定沒有到過田地裡揀麥穗的經歷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現代女作家——張潔寫的《揀麥穗》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瞭解張潔嗎?
生:她是著名的女作家。
師:對。她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說散文集有《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而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得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板書張潔作品)
師:張潔作品的創作主題都是圍繞著“人”與“愛”展開的。那現在我們就來欣賞她這篇描寫童年的散文,一同來感受她細膩、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吧。
師:現在先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整體線索。 (同學閱讀課文)
師:好,剛才同學們閱讀過課文了,現在我們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複述故事。
(老師點名請一位同學)
一生:故事是說有一個小女孩想嫁給一個買灶糖的老漢,後來老漢死了,小女孩很傷心。
師:概括得很好,很精簡。但是文中就只有小女孩和老漢嗎?
生:不是,還有姑娘們和二姨。
師:那有沒同學要再補充故事的?
(一女生舉手)
師:好,那請這位同學再複述故事吧。
一女生:故事是開頭寫了一群姑娘們在揀麥穗,再講小女孩也揀麥穗。因為她想嫁給賣灶糖的老漢。後來老漢死了,小姑娘很傷心,在柿子樹下哭。
師:好。補充得很好。那麼大家再想一下,姑娘們和故事的情節有什麼關係呢?
生:(思考)
師: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文中一開始就寫到了姑娘們幹什麼了?
生:揀麥穗。
師:揀麥穗幹什麼呀?
生:把麥穗賣了就可以備嫁妝。
師:哦,原來揀麥穗就是為了備嫁妝。那麼小女孩揀麥穗也是為了備嫁妝了?
師:那這樣一來我們就清楚了,文章開始就寫到姑娘們揀麥穗就是為了引出小姑娘的故事。那接下來我們都來當一回導演將這個故事拍成電影好嗎?
生:好(很興奮,注意力都集中起來)。
師:拍電影我們首先要安排好故事的場景、人物、和人物的動作表情。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分為四個場景。那現在我們分四個小組,每個組負責一個場景。
第一組同學
生1:首先第一個場景是姑娘們在揀麥穗。
生2:地點是一望無際的金色田地。
生3:姑娘們彎著腰在田地裡揀麥穗。
師:哦,那姑娘們揀麥穗是什麼表情呢?
生:開心的、興奮的、傷心的(學生的回答不同)
師:這樣說來她們的表情都是比較複雜的。其實她們揀麥穗的時候是一邊揀一邊想事情的。課文中一連用了好幾個“想”。那她“想”什麼呢?
生:想嫁人。(笑聲)
師:沒錯,她們是想揀麥穗賣錢備嫁妝。那麼她們對結婚應該是充滿了幻想。結婚時應該是很開心的吧?
生1:不是。
生2:因為她們嫁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人。
生3:她們出嫁時很傷心。
師:那她們怎樣做?是起來反抗嗎?
生:不是。她們“依依順順地嫁了出去”。
師: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呢? (學生臺下討論)
生1:她們很慘。
生2:她們為什麼不反抗?
師:很好,有同學問她們為什麼不反抗。有沒有同學可以回答的?
生1:是封建思想束縛。
生2:性格懦弱。
生3:她喜歡的人不喜歡她。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有創意。其實她們所處的農村思想應該比較保守,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她們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從她們的“依依順順”又可以看出她們的性格還是比較柔順。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可以看出這個場面比較悲傷。我們在處理劇情的時候,可以用蒙太奇的手法將它表現出來。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蒙太奇嗎?
生:一種電影的表現手法。
師: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主題時,我們可以將一連串相關或不相關的鏡頭放在一起,以產生暗喻的作用,這就是蒙太奇。我們通過蒙太奇就可以表現出姑娘們揀麥穗時的`心態了。
師:接下來我們要來安排第二個場景。請第二組同學來給大家演示他們拍的電影。
(學生很興奮)
第二組同學
生1:第二個場景是小女孩和二姨的對話。
生2:剛開始先給這個小女孩先來個特寫鏡頭。
(學生議論“特寫鏡頭”)
生2:(繼續)這個小女孩很天真、很可愛。 她一邊揀麥穗,一邊追趕著螞蚱和蝴蝶。
師:很好。這同學懂得利用拍電影常用的特寫鏡頭來表現小女孩的形象。那接下來呢?
生3:可以看到是一群農村婦女在田地裡勞作。 她們看到小女孩也揀麥穗就跟她開玩笑。
生4:二姨“賊眉賊眼”問小女孩為什麼揀麥穗,她說要備嫁妝。然後二姨又問她要嫁給誰。
師:為什麼二姨的表情是“賊眉賊眼”的?這可以看出這包含作者什麼感情?
生1:厭惡。
生2:二姨喜歡開玩笑,所以小女孩不喜歡她。
師:那小女孩怎麼回答二姨的話呢?
生:賣灶糖的老漢。因為他有糖吃。(笑聲)
師:那接下來由第三組同學跟我們描述第三個場景了。
生1:第三個場景出現了賣灶糖的老漢。
師:課文中是怎樣描繪他的?
生1:“臉上的皺紋一道挨著一道,順著眉毛彎向兩個太陽穴,又順著腮幫彎向嘴角。那些皺紋,給他的臉上增添了許多慈祥的笑意。當他挑著擔子趕路的時候,他那盡顯舊時遺風的齊頸白髮,便在剃得如半個葫蘆樣的腦袋後面隨著顫悠悠的扁擔一同忽閃著。”
師:課文這樣描繪有什麼特點呢?
生1:很形象、生動。
生2:很傳神,把人物寫活了。
生3:栩栩如生。她描寫老漢的皺紋,不是單純的描寫它多,而是很形象的描繪出它在臉上的分佈。寫他的白髮,是寫到它的“齊頸”,“在剃得如半個葫蘆樣的腦袋後面”,“忽閃著”。
師:大家的回答都很貼切,而且越來越深入。作者的文筆是很細緻、形象、生動。正是透過這麼細膩的描繪,我們對老漢的外表就很熟悉了。拍電影時,我們就可以將一個這樣的老漢搬上螢幕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小女孩和老漢的對話了。他們講了寫什麼呢?
生2:做媳婦的事。
師:你們覺得老漢真想小姑娘當他媳婦嗎?
生:不是。
師:那為什麼老漢還是很疼小女孩。每次見她都帶小禮物給她呢?
生:因為老漢沒有親人。
師:對,老漢是一個孤苦伶仃的人,那他對小女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
生1:像對小孫女的愛。
生2:他對小女孩的愛很純樸、真摯,不求回報。
師:那小女孩對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
生:依戀他。像對親爺爺一樣敬愛他。
師:小女孩對老漢很依戀。那從那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生:她很關心他,每次他回去小女孩都回送他。並一直望著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小女孩還很擔心有一天,他會早自己而離開這個世界。
師:那結局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設計最後一個場景。第四組的同學準備好了嗎?
第四組同學
生1:首先畫面出現了冬日雪地裡的小女孩和一棵柿子樹。
師:為什麼呢?透過課文我們知道老漢最終是離開了。最後情節不是應該出現一個辦喪事的鏡頭嗎?
生:(思考)
師:大家想想,如果單純是一個大家去奔喪、哭喪的鏡頭的話,這個故事是否太過悲傷了?而在場面的最後是出現了冬日雪地裡的女孩子和一棵只結了一個火柿子的樹,那場面是否沒那麼悲傷了?
生:是。女孩哭著望著那個火柿子,但眼神充滿著希望。
師:我們應該怎樣來拍攝這個鏡頭呢? (學生討論很激烈)
生1:我們可以給女孩的臉一個大特寫。
生2:我們可以拍女孩子注視著樹上那個“沒讓風颳下來、讓雨打下來、讓雪壓下來”的火紅柿子。
生3:我們還可以逐漸的拉近鏡頭,專門拍攝女孩的眼睛。
師:為什麼要拍她的眼睛呢?
生:她的眼睛很明亮,而且我們可以透過女孩的瞳孔,看到了那個火紅的柿子。 這樣結局就不會太悲慘。而且還可以帶給我們希望。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精彩,很有創意。看來我們的同學以後都可以當導演拍電影了。大家看,這樣的的結尾就和文章想表達的感情吻合。而且這樣拍還可以給觀眾一種餘韻未了的感覺,我們的情感也一直持續著,跟小女孩一起回味這種世間最美好的情感
師:今天的這節課就上到這裡。透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都當了一回導演,大家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那麼我希望同學們回去再仔細閱讀課文,完成課後第二道題。下一節課我們會繼續學習課文,細細品位作者細膩傳神的語言。
師:下課!
生:謝謝老師!
教學後記:這一節課,以拍電影的形式來分析課文,學生的興趣比較濃,能較積極融入課文中來,快速的把握課文的整體脈絡,同時還能抓住文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徵,體會文中所傳達的情感。師生的配合都很有默契,老師的主導地位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以體現。
在具體的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能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培養,另一方面,也注重了教學的過程與方法,著力創造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課堂環境,更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透過學生合作拍電影的形式,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探究學習,既能讓學生更深入把握課文,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發揮了學生個人的創造力。而這一節課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透過對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的剖析,使到學生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純樸的人性美和世間誠摯的真情,使他們受到了情感薰陶,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是一次新的嘗試,能體現新課標“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當然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不是很成熟,有待研究、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