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廬山的雲霧》教學實錄片段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雲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地品味一下廬山雲霧的美嗎?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廬山。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廬山風景圖。
師:這就是景色秀麗的廬山。請大家開啟課本,自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廬山都有哪些景色呢?作者最喜歡其中的什麼?
生: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作者最喜歡的是廬山的雲霧。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更”這個詞語讀出來的。
師:怎樣讀才能把作者特別喜歡廬山的雲霧這種感覺讀出來的呢?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己練讀)
師:誰願意讀一讀?(一生讀)
師:他讀得好不好?(好)
師:誰願意再練一練?(再請一位學生讀)
師:一聽就覺得廬山的雲霧很神秘,他強調的是後面的那變幻無常的雲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的語氣讀得很重,提醒大家注意這一點。
一齊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齊讀)
師:如果我請你們到廬山瀏覽,你願意嗎?(願意)
啟發想象: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上瀏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雲霧,迎面拂過的是雲霧,身邊流動的是雲霧,腳下踩著的還是雲霧。此時此刻你彷彿升上了雲端,架起了雲霧,在天空中行走,你彷彿到了哪兒?(進入了仙境,你彷彿變成誰了?(仙人)
引讀:難怪作者說,在山上瀏覽,__。漫步山道,___。
師:加上你的想象讀這兩句話,就會讀得更美。(學生齊讀二、三句)
過渡: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地去欣賞一下廬山的雲霧。(出示課文二、三自然段內容)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廬山雲霧有哪些特點呢?
交流:
生: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師板書:千姿百態
生: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師板書:瞬息萬變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什麼叫“千姿百態”?(姿態很多)廬山的雲霧有哪些姿態呢?
生讀:“山頭、山腰、山谷、山峰。”
師:這兩句話就是解釋“千姿百態”。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這段話就是總分結構段落。
師:請大家再讀二三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腦子裡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板畫山峰。
師:你們的腦海出現沒出現畫面?
師問:你的腦海裡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生答。
師:請四個同學上臺在山峰上畫出你想象出的形象,其他同學仔細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生上臺畫)
師:懂了,從你們的畫中,我看出你們讀懂了。讓我們再用朗讀來感受一下千姿百態的雲霧。(齊讀第二節)
師:其實作者只是選取了四種典型雲霧姿態向大家作介紹,它還有許多姿態呢?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
看完了這些姿態的雲霧,你最說些什麼呢?
我相信,現在讓你再來說這一小節時,一定會讀得更精彩。齊讀,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好像來到了廬山,見到了廬山千姿百態的雲霧。
想不想廬山千姿百態的`雲霧永遠留在腦海裡?(背)
過渡:廬山的雲霧真是千姿百態啊。廬山的雲霧還有個更為引人的特點呢?你們都知道啦!瞬息萬變什麼意思?文中哪裡可以看出雲霧變化快而多呢?
你能透過你的誦讀讓老師感覺到雲霧變化的快嗎?(準備一下比賽讀)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這段未尾的一個省略號了,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麼?你能幫作者告訴大家嗎?
(剛剛還是___轉眼間____明明是____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______)
瞬息萬變的廬山雲霧,怎麼不讓你、我讚歎。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這份感情吧!(師生齊讀)
身處在雲遮霧罩的廬山,看著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雲霧,誰還會捨得離開呢?今天就讓我們多停留一會,多感受一下廬山的美好呢?(播放廬山風景圖片)
課文最後一段有個詞語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讀一讀找出來!(出示流連忘返)其實流連忘返的不只是作者,還有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對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