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與運用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語。
2、積累有關詞語,豐富自己的詞彙。
3、閱讀短文,激發愛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培養口頭表達能力,能講述自己幸福的往事。
5、能寫一段完整、通順的話,寫清楚自己名字的來歷。
教學重點
積累成語、豐富詞彙;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我的好媽媽》歌帶,伴有嬰兒啼哭、孩子歡笑、媽媽輕輕哼歌的聲音的歌帶。
學生:收集同家人快樂相處的照片;向家人瞭解自己名字的來歷。
課時安排
3~4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今天,首先走進我們積累與運用大家庭的是幾位老朋友。(出示三組近義詞:開心高興、難過難受、美麗漂亮)還認識它們嗎?請幾位小朋友認讀。
2、聰明的小朋友,你發現這幾對朋友的特點了嗎?
讀一讀這三個句子(出示書上的三個句子),看看你能發現點兒什麼?
3、總結方法:理解詞語除了查工具書的以外,還可以用找近義詞的方法。
4、鞏固練習。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下列帶點的字、詞。
①雨是最尋常的。()
②老人開了家商店打發時光。()
③他們把花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
二、語海拾貝
1、讀一讀,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詞。
2、你還知道哪些形容事物多的詞語?
3、鞏固練習,選擇書上的詞語填在括號裡。
(1)爺爺過生日那天,家裡(),許多親朋好友都來祝賀。
(2)《千手觀音》這個節目備受人們歡迎,每一場演出都()。
(3)我的爸爸是個外交官,到過許多國家和地區,(),閱歷豐富。
三、開心一刻
1、老師講笑話《圖省事》,想想為什麼會鬧笑話?
2、你想對小明說點什麼?
3、老師小結:說話要注意把話說清楚,還要注意語氣的停頓。寫作文也要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標點錯了,意思表達就會完全不一樣。
四、口語交際:感受親人的愛
(一)聽錄音說感想
教師放伴有嬰兒啼哭、孩子歡笑、媽媽輕輕哼歌等聲音的音樂。問:聽了剛才的音樂,你想起了什麼?
(二)談幸福
1、老師:是呀,從呱呱落地到現在,我們的每一次跌摔,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長都得到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許多親人的愛。你腦中那些幸福的故事、感人的情景一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都數不過來了吧?快給你的小夥伴講講。
(1)先給同桌講自己的`幸福故事。
(2)小組交流,在別人講完後可把自己想到的場面或問題再說一說。
(3)全班交流,共同分享,老師相機引導點撥。
2、在分享了幸福的故事後,讓我們用一首歌曲來表達對親人的感激吧!(歌曲《我的好媽媽》,全班跟唱)
3、付出關愛。
你打算怎樣向親人表示你的關愛呢?
4、作業鞏固。
(1)寫一段感謝親人的話。
(2)用實際行動向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的關心。
五、習作百花園
1、談話引入:你們都知道老師的名字,想不想知道老師這個名字的來歷呢?(老師介紹自己的名字來歷)
2、提示方法:老師在介紹時先說了什麼,再說了什麼?還可以怎樣說?
3、把你的名字的來歷,按一定順序向小組同學說一說。
4、把你說的話寫下來,注意寫清楚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用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六、自主閱讀園地
1、抽學生朗讀課文。從同學的朗讀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學生自讀,說感受。
3、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