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秋天的懷念》精彩教學實錄

《秋天的懷念》精彩教學實錄

《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及點評

(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冊第三單元)

一、讀出韻昧

師:我們清華大學附小有這樣一位校友,他叫史鐵生。這位在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今年已經54歲了,2l歲的時候,突然的重病讓他雙腿癱瘓,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去世了。後來,在他許許多多的文字裡,都寫到了母親。請大家一起默讀下面這段話。

課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裡,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裡穿過。——《合歡樹》

生:我讀完這段話,覺得母親一生實在是太累了,連上帝都不忍心,就召她去了天堂。

師:這是一段話,還有一篇文章專門寫到他的母親,題目叫——(生齊讀題目《秋天的懷念》)作為高年級同學,我相信同學們的自學能力。下面有一道自測題,請同學們看看你達到了哪一個臺階。(課件出示朗讀要求)

有感情 流利 正確

生:我達到了“有感情”。

師:好哇!咱們來聽聽,他怎麼個“有感情”。等一會兒大家對他進行一番評價。

(生朗讀: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收音機裡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生:我覺得你讀得非常流利,而且很有感情。特別是“暴怒無常”等詞語讀出了味道。

生:我覺得“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應讀得再慢一點。

師:那你來讀讀。本文權屬小學課堂網(生讀)誰來評價一下?

生:第一個同學雖然讀得快,但有幾個關鍵詞像“暴怒無常”等讀得非常好。第二個同學讀得慢一些,但也讀出了感情。

師:你給我很大的啟發,課本上要求我們讀書要“有感情”,究竟怎樣才算“有感情”,其實有些模糊。你看剛才幾個同學,因為各自的感受不一樣,有讀得快一些的,有慢一些的;有聲音低一點的,有高一點的,但都做到了“有感情”。可見,朗讀重要的不是技巧,是要讀出感受,讀出韻味。(出示:讀出韻味)

師:怎麼叫讀出韻味?我們就藉助課題來體會一下。(師出示卡片,學生齊讀“懷念的秋天”。)讀“懷念的秋天”,你眼前會有怎樣的情景、畫面?

生:我覺得我彷彿看到了山上落葉、楓葉呀這樣一些景象。

師:我們調一下次序(將“秋天”和“懷念”對調,生讀“秋天的懷念”)又有什麼不同?

生:我覺得“懷念的秋天”是一種景色,而“秋天的懷念”是一種感情。

師:說得真好。也就是說將秋天的人呀、事呀、景呀沉澱成一種情感,那就是——(生齊答“懷念”)

師:小小的課題一換一品就讀出了它的韻味,帶著這樣的體會,我們讀讀整篇文章。(生讀)

點評:什麼叫個性化閱讀?什麼叫閱讀中的獨特體驗?人們的一般認識是學生閱讀後,發表了自己不p-]於別人的個性化見解,僅此而已。在這裡竇老師對此作了獨特的演繹:個性化閱讀,首先學生個體必須透過對文字語言的感知在頭腦中浮現情景。看到“秋天的懷念”,你的眼前會出現怎樣的景象呢?由於各人的經驗積累和情感積澱不同,眼前出現的景象自然也就迥然有異;由於各人眼前的景象不p-],因而對文字的感受、理解也就不同;感受、理解不p-],讀出來的滋味也就不同。於是有的高亢響亮,有的低沉輕柔。同樣內容的朗讀,卻各人讀出各人的韻味。於是我們得到啟示,在朗讀指導時,不顧學生自己的感受,一味仿效某一種讀法“讀出感情”,不是離個性化閱讀相去甚遠嗎?

師:作為一個青年人,原來活蹦亂跳的,現在突然癱瘓,發這麼大的脾氣,你理解他嗎?(生答“理解”)誰來給大家讀讀課文的這一段?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他的脾氣是怎麼個暴怒無常。(生讀第一段)

師:暴怒無常的史鐵生見什麼煩什麼,聽什麼煩什麼。

出示:我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師:不想活的他,看著這唰唰啦啦飄落的樹葉,會怎麼想呢?請聯絡上下文說說看。

生:我想我不如隨著那落葉一起飄落,隨風消失在天邊。

生:北風啊,你帶走我的生命,讓我這朵花凋謝吧!

生:我想,我就像那樹上的枯葉,再沒有生機與活力了,就飄在地上,零落成泥碾成土吧。

師:說得多好啊!還化用了古詩詞中的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看來你讀書不少。史鐵生的心情我們理解,可是我們不能眼看著他放棄生命,假如你是他的親人或朋友,來勸勸他吧! ’

生:想想你那有病的母親,本文權屬小學課堂網要是你死了,她可怎麼辦呀?

生:哥哥,你的`腿廢了,你還有手啊,你可以妙筆生花啊。

生:鐵生呀鐵生,人活著總比死了有意義吧!

師:大家的道理講得很好。可是像他這樣捶打著雙腿看啥煩啥、聽啥煩啥,這樣的大道理他能聽進去嗎?(學生有的搖頭,有的開始議論)最瞭解兒子的是母親,他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認真讀課文。

二、走進母親的心靈世界

生:母親讓兒子去看花——“聽說北海的菊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吧。”

師:你怎麼理解母親讓兒子去看花呢?

生:她想讓兒子到外面走走,別老是悶在家裡想不開。

師:母親是多麼用心良苦呀!母親還有別的舉動嗎?

生:對於“跑”“踩”一類字眼,母親比自己還要敏感……

生:因為母親一說“跑”和“踩”,就會想到兒子的腳癱瘓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親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說母親在兒子面前說話特別敏感。

師:你真細心。母親這“悄悄地”細節被你發現了。課文還有幾.處“悄悄地”的動作。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任意選擇一句談談你的理解。

生:我談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體會不到母親的苦心,用上“悄悄地”更突出了母親非常耐心。

生:我說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動靜。說明母親非常關心兒子。

師:把“關心”再具體些,就是對兒子特別的——

生:細緻,也就是細心。

師:是啊,她的心比針尖還細啊。如果說上面兩句體現了母親的細心和耐心,那下一個說到“跑”和“踩”的時候,本文權屬小學課堂網,又“悄悄地”躲出去了,這“悄悄地”又體現的是什麼呢?

生:這個“悄悄地”體現了對兒子的歉意,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粗心,說話不注意呢?

生:母親對自己的話很敏感,就是怕兒子傷心,她在兒子面前特別小心。

師:用個成語,那就是—— 生:就是小心翼翼!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啊,把她“小心翼翼”的心情表現出來,讀一讀。(生讀)大家看,母親是多麼的細心、耐心、小心啊!繼續讀書,看你還發現了什麼。

生: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從母親動作中看出她勸兒子要好好活。

師:母親撲過來,這個“撲”字說明了什麼?聯絡上下文談談你的見解。

生:說明了母親著急、擔心,怕兒子不想活。

師:說得很好。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生讀)

生:母親抓住的也是我的生命,不讓我離她而去。

師:母親的“抓住”多麼有力量啊!再讀書。體會母親“忍住哭聲”,忍住的究竟是什麼呢?

生:母親忍住的是痛苦,心疼兒子,又沒有辦法。

生:母親忍住了兒子對她的抱怨,她默默地忍受。母親忍住的是她自己的病痛。

師:這個同學有兩個發現。第二個發現是母親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母親是什麼病?(生讀描寫母親的病的句子)肝癌這個病非常可怕,她的肝會越來越硬,體重越來越輕,肚子鼓得越來越大,還會經常吐血,疼痛難忍。而且這樣的病不到三個月就會死去。作為這樣的一個母親,她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是,她有沒有像她的兒子那樣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突然將眼前的玻璃砸碎?(生齊答——沒有)她有沒有聽著聽著收音機裡甜美的歌聲,突然將面前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生齊答——沒有)送她一個字——(生答:忍)再說一遍(生大聲說:忍)為了誰?(兒子)

點評:語文課的三維目標如何整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何統一?當前語文教學的這些難題,在這裡卻解決得如此完美,如此自然。竇老師把含有“悄悄地”這個詞語的三個句子組合在一起,讓學生讀了以後,再與去掉這個詞語的句子進行比較,體驗在這三個“悄悄地”詞語中所蘊含的母親對兒子的關心、細心和耐心。然後又讓學生扣住“撲”“抓住”“忍住”這些詞語,特別是那個“忍”字,體驗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老師沒有明示學生要透過語言文字去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可是學生的情感正是沿著這些詞語鋪設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一位母親博大的情感世界;老師也沒有刻意讓學生推敲品味詞語,學生卻潛移默化而又深刻地感受到詞語表達情感的準確性和 豐富性。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呀,無法承受的病痛忍了,兒子癱瘓對她的打擊忍了,兒子的抱怨忍了!母親為什麼能忍?

生:因為她太愛自己的兒子了!

師:說得多好!這是偉大的母愛帶來的力量啊!把你感受到的這份複雜的感情讀出來。(生讀)

師:母親把“好好兒活”這句話重複了兩次,母親究竟要告訴兒子什麼?

生:她希望兒子在沒有她的情況下,要好好活下去。

生:希望兒子能夠堅持住,度過這個難關。

生:同時也希望兒子不要因為自己的死而痛苦。

師:你們剛才說的那麼多都是母親想告訴兒子的,母親把這麼多囑託都濃縮在“好好兒活”這句話裡了,這一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話,這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話,卻包含了母親多少願望和感情呀!

三、讀出“好好兒活”的韻味

師:七年過去了,兒子和女兒終於懂得了母親臨終那沒有說完的話,那就是——(生齊答:“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未成年的女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所以,文章中的最後一句這樣寫道——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我倆懂得了該怎麼活才是好好兒活呢?請同學們再讀描寫菊花的話!

(生讀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生:我從黃色花的淡雅中看出,他和妹妹應該平平凡凡地活下去。

師:平平凡凡這個詞用得好,哪兒告訴你的? 生:我是從淡雅這個詞語中體會到的。

師:快給他掌聲(學生熱烈鼓掌)。平平淡淡的生命同樣是珍貴的,生活不一定要轟轟烈烈。

生:我覺得史鐵生和他妹妹也能夠像白色的花那樣活得高尚純潔。

師:高尚純潔,那是一份高貴。讀吧!帶著你的理解。

生:我從菊花在秋風中“潑潑灑灑,正開得爛漫”,感到人活得要瀟灑自在,不要被困難打倒。

師:你理解得真到位,帶著你的理解讀吧!(生讀句子)

生:我覺得可以像各種花一樣活出真自我,活出自己的味道。(掌聲)

師:那就是說人有各種活法,具體來說,可以活得——生答:淡雅;可以活得——生答:高潔;還可以活得——生答:瀟灑自在;更要活出自己的——生答:真自我。(掌聲)

師:活出自我,活出尊嚴,活出個性,更要活得瀟灑,笑對苦難,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帶著這種感覺讀。(生讀句子)

師:現在的他,坐在窗前,看著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又會怎樣想呢?

生:現在,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他會想:我不要做那片飄落的樹葉,我要在春天重新生長,長在高高的大樹的最頂上。(掌聲)

師:剛開始時,有個同學化用古詩詞來表達史鐵生的心情,現在,我們再請他來說說看。

生:我想,秋天過去是冬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熱烈掌聲)

師:精彩!這次用的是外國詩人的詩句。本文權屬小學課堂網,你真了不起,看來多讀書才能學識淵博。大家要向他學習。前兩天,我特意去採訪了史鐵生。我問他:自從他寫下《秋天的懷念》,到現在已經過了26年。26年來,他對好好兒活又有怎樣的理解呢?他告訴我:竇老師,你讓同學們看看我在《病隙隨筆》中的一段話吧!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這段話,今天的史鐵生對於“好好兒活”又是怎樣理解的。

出示: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的時候,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將人 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師:今天的史鐵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勤奮寫作,寫出了許多精彩的文章,活出了精彩的人生。我在這裡鄭重地向大家推薦他寫的幾本書。(點選課件出示書名《我與地壇》《病隙隨筆》《務虛筆記》)史鐵生用他的筆在書寫著“好好兒活”。越是這樣,他越是深深地懷念著他的母親!

(音樂起,文字出示,伴隨教師深情朗讀。)

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薄霧籠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烏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裡只默唸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漸漸浮起月光,心裡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裡,我絕望地哭喊,心裡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 但就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裡。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我只能帶著我那深深的愧疚,在我的文字裡寫她,我要讓我的文字告訴她我是怎樣的——(生答:好好兒活)。我只能在一個又一個秋天讓妹妹推著我到北海去看——(生答:菊花)。

師:讓我們回到文章課題——《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呢?

生:我覺得他懷念的應該是母親對他的關愛。

生:懷念的是他媽媽對他說的那句話——“好好兒活”!

師:這份深深的懷念就是那句“好好兒活”!現在,我要問大家,這一家人的事兒跟我們有關係嗎?

生:有關係的,因為史鐵生的經歷告訴我們,做一個健康人是多麼幸福呀,應該懂得珍惜。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兒活!(掌聲)

師:多會讀書呀!讀出了這麼深刻的道理。現在請大家像她這樣用一句話,說說“好好兒活”帶給你的思考。

生:遇到挫折不害怕,本文權屬小學課堂網,不畏懼,勇敢面對。

生:要樂觀地對待自己對待生活。

生:不要隨意踐踏自己的身體,要好好地活下去。

師:我說說我的思考——這個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殘疾我們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做一個健康人,我們必須——

生:好好兒活!

點評:什麼是多元解讀?教師怎樣在平等對話中發揮主導作用?竇老師給我們作了精彩的回答。一切景語皆情語。令聽課老師感到驚訝的是,學生小小的年紀竟能從秋天多姿多彩的菊花中感悟到不同的人生哲理,實在是了不起!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但在平等對話中,竇老師始終主動地機敏地發揮著鼓勵、引導作用,使學生的感悟得到步步提升。你看,當學生從菊花中體驗到不同的人生以後,老師總結說,“我倆”懂得 “好好活”,酸、甜、苦、辣,幸福與困難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人生。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得好,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聽竇老師的課,得到強烈的感受是,教師不僅為學生創設了廣闊的精神空間,同時以情激情,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關注和豐富兒童情感世界的過程,成為兒童智慧生成和人生態度、生活品位提升的過程。這樣的語文課方是體現語文教育真諦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