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貿易/消費/租賃

試論新形勢下中國貿易分工問題

試論新形勢下中國貿易分工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進出口貿易量大大增加,出口的增加極大地推動了中國GDP的增長。本文分析過去GVC下的代加工模式優劣分析,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試論新形勢下中國貿易分工問題。

中國對外貿易擴大給世界各國帶來了諸多益處。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輸往世界各地,使中國製造的標籤貼遍全世界,由此看來,中國已經是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然而,驚人的經濟增速背後,卻引發了一系列深刻問題,中國貿易量雖然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甚至超過日本成為美國和德國之後第三個世界貿易大國,但是,外貿增加帶來的僅僅只是GDP的增量,卻基本沒有帶來產業的升級換代。

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訊號,因為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這種靠外商直接投資,國內企業代工生產以擴大出口從而拉動中國GDP增長的模式,缺乏可持續性,其脆弱性和依賴性已經越來越顯現,由此可以看出,擁有自主品牌,從而佔據GVC高階對於一國的可持續發展而言是多麼重要。

過去GVC下的'代加工模式優劣分析。

中國改革開放進行了30年,進出口貿易量、經濟總量、國民收入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外向型經濟發展區域。沿海區域帶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引進外資進行加工貿易,或積極主動地接受發達國家企業的外包訂單,為其進行代加工生產。

沿海一帶企業透過以代工方式切入大購買商或跨國公司所主導的GVC分工體系,一方面可以為企業自身的發展不斷積累資金,積累資本,擴大規模,進行專業化生產加工,有利於規模效應的出現;另一方面,當代工企業的產品生產不能滿足跨國企業的要求,或者產品賣方市場形成時,母公司向代工公司的縱向施壓會使代工企業為獲得繼續生存的機會而不斷改進自己,甚至向國外進口先進裝置以提高自身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有母公司直接教授新技術或提供新裝置給代工企業以助其生產出達標的下游產品。此外,早期的代工生產還解決了國內資本短缺,投資不足的軟肋,使得中國有機會分享國際貿易這塊大蛋糕帶來的好處。就業方面而言,眾多的代工企業,不僅為沿海一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也為內陸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增加國民財富。

總之,過去的產業鏈分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中國東南沿海的加工貿易企業,就是依賴廉價的勞動力優勢,透過進口中間產品、加工組裝後出口,使中國成為世界最有競爭力的世界加工廠和全球製造代工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