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傳統社會心理與古代休閒建築的關係研究

傳統社會心理與古代休閒建築的關係研究

摘要:

從社會心理與建築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傳統社會心理與古代休閒建築的關係,即文士心理與古代私家園林中的休閒建築,以期為當代建築創作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傳統 社會心理 古代 休閒建築

當人類滿足了物質上的基本需求之後,就有了一定的閒暇時間進行各種活動。從詞源上看,“休閒”源於古希臘語中的skole,其本意為休憩和教育,現在人們一般理解為餘暇時的休息和娛樂。

與物質文化一樣,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步形成了一種休閒文化,指的是人類在閒暇的驅動下,為不斷滿足多方面的需要而處於文化創造、文化欣賞、文化建構的一種生存狀態或生命狀態。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閒是實現文化理想的基本要素,使靈魂尋到高尚的寄託。中國傳統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理: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等實際上也是休閒的一種反映。

1 中國古代休閒建築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人們的休閒方式就會有所區別,如中國人的文化性格相對內斂,其休閒行為大多采用自娛自樂、寄情山水、靜觀內省、修心養性等形式。

中國古代儘管沒有明確提出休閒空間的概念,但實際上存在很多休閒空間。包括園林、寺廟一帶的風景區以及一些村落中人們的聚集地或街頭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場所[1]。

在這些空間中,園林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休閒空間了。中國古代的園林大多是融居住與休閒於一體的,儘管它只是一些王公貴族或士大夫的專利,但是卻鮮明地反映出了一種休閒生活和文化,讓身處其中的人不僅得到身體的放鬆,更得到心靈的閒適。因此,休閒是一種物慾以外的狀態,它依賴於精神的富足。休閒是一種心靈的放飛,自由的心情可以給休閒生活一份個性的釋然。

中國園林最早的形式為“囿”,發端於商周時期,主要用於帝王畜養禽獸、遊獵等活動。臺是最早的園林建築。秦漢時期將囿繼承和發展,出現了以大規模宮苑建築為特色的皇家園林。魏晉南北朝時期,苑囿向自然山水園林轉化,寺觀園林和文人園林開始興起。唐宋時期園林進入了發展的興盛期,既有皇家的大型宮廷園林,又有文人墨客借景寓情的府宅園林,還有供市民遊玩的邑郊公共園林。明清園林又達到了我國造園史上一個高峰期,先後興建了許多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而江南私家園林也極其興盛,達到了文人園林的頂峰。

總體上看,中國園林主要有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種,皇家園林主要為帝王表現權威和休憩的場所,私家園林乃是住宅生活的延伸和調劑[2]。

私家園林基本上是“文士園”,園主多是隱退後以園居自樂。所謂“文士園”,就是指私家園林的造園目的在於滿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要求。中國的文士園屬江南一帶的私家園林尤為獨特,造園技藝尤為高超,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譽。

園林既然不僅是為了居住,更主要的`是為了精神上的需求,那麼,園林中如果只有居住功能的建築,那也就達不到休閒的目的了。園林一般分為生活區和遊賞區。生活區中的建築一般有廳、堂、館等,這類建築主要供生活起居之用。堂是家庭聚會與祭祖用;廳供會客與宴請、觀賞之用;館供居住食宿之用。遊賞區中的建築一般有亭、閣、臺、榭、廊、橋等,這類建築主要供遊覽、賞景、休息之用。園林中正是有了一些休閒建築的存在,才給園林賦予了休閒的意味,給文人士大夫以精神的寄託。而這些休閒建築又正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心理的鮮明寫照。

2 傳統文士心理

這裡的“文士”是指文人和士人。文人和士人其實是比較接近的概念,在古代,所謂“士”,即以知識、才智為社會服務、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文人。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之下,文士階層具有非常矛盾而且複雜的心態。一方面,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所謂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另一方面,當在政治上不得意,對官場和整個世俗人生產生懷疑、厭倦和傷感憂懼時,就走向了“窮則獨善其身”的一面。懷抱濟世理想的古代知識分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因而心懷不滿,或者對現實麻木不仁,進而或棄官或隱居或時官時隱。

知識分子從隱,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實踐場所(包括生活和心理)的轉變,即從社會的舞臺轉向了自然和自我——從表面上看,這是為了改變他們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實質上卻是為了他們人格精神的重建或自建。這時,他們需要藉助某種事物來慰藉自己的心靈,希望能讓自己的精神得到休養和解脫,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由於隱逸人格精神懷疑甚至否定正統和現世,這就需要尋求一種實現精神與肉體徹底解放、自由和超脫的性靈空間。

3 文士心理與古代休閒建築

“出世”原本為佛教用語,佛教徒以人世為俗世,故稱脫離人世束縛為出世。一旦有了出世的心理,就會要麼隱居山野,寄情于山水;要麼歸隱宅園,精心經營自己的園林,用人工創造出渴望的自然美,達到天人合一。園林也正好成了他們“出世”心理的載體,如沈括的夢溪園,表達了自己脫離宦海沉浮,終於實現了終老林泉的夢想。

王維在他的輞川別業的竹裡館的《竹裡館》詩中寫到:“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從中可以看出文人們出世而獨立,不屑於躋身於世俗的心態。儘管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對中國文人產生了影響,但當文人處於逆境時,道家思想往往佔有優勢。道家認為人在自然中就能忘卻一切榮辱、悲歡、利害和得失。

因此,江南私家園林的意境主題多數是表現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的願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寄託了他們不滿現狀、不合流俗的情思——出世心理。這種出世心理既然影響了文士園林的整體風格,對其中建築形態的影響也是極其明顯的,尤其是那些休閒建築更是有了這種出世心理的烙印。如園林中的水池和湖面常常泊一石舫,又稱不繫舟,象徵傳統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後對官場爭鬥的厭倦和對山林野趣生活的嚮往,所謂“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傳統文人,不自覺地承繼著某種共同的哲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在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他們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他們用人工在園林中創造模仿自然的藝術。他們的身心極其想得到舒緩和放鬆,他們再也不願受到僵硬的束縛,包括那些刻板的缺乏人情味的建築形態。

自然界的山巒、流水、樹木、花草、蟲魚等一切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它們的輪廓都不是僵硬的直線,而是無數根起伏的曲線。當人們置身於這些充滿活力的自然界中時,就彷彿融入了它的懷抱,給人以放鬆和休憩。在這種出世心理影響下,園林中的休閒建築也極力模仿自然界中的態勢,在休閒的同時獲得心靈的釋放。以期用園林中的山水花木給人以心靈的慰藉,用休閒建築那自由活潑的態勢能給人以心靈的解脫。在這種自然而富有生氣的建築上,文人們那消極的情緒可以得到些許的緩解,長期被繃緊的神經可以得到一絲的舒緩。因此,這種休閒建築有別於其他的建築形態,如廟堂建築和居住建築。它極力追求一種自然美和動態美,形成了一種輕盈、機巧、活潑的形態特徵。

4 結語

中國古代社會中存在的出世心理主要體現在古代中國文人士大夫的身上。他們渴望得到心靈放鬆、自我解脫;同時又希望能夠得到精神上的撫慰和滿足,而自恃清高的他們常常也是自命脫俗的,也就滋生了一種逆反心理…這些出世的心理也深深影響和造就了中國古代園林中休閒建築的形態特徵。

中國古代休閒建築那活潑飛動的態勢、那輕鬆自然的線條、那通透空靈的門窗隔扇,那清新雅緻、古樸脫俗的色調都是文人士大夫出世心理的反映。在其中,他們不僅得到的是身體上的休閒,更是精神上的“休閒”。推而廣之,從中國古代建築形態的幾千年連續性可以看出,社會心理也是具有一定連續性的,它既然可以延續幾千年,同樣也會延續到當今社會。在探索當今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形態之時,可以借鑑古代建築形態與社會心理之間相互的關聯性,去分析當代人的社會心理,其中肯定不乏傳統社會心理的成分,去其糟粕,存其精華,為當代建築創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建築藝術史》編寫組.中國建築藝術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62-63.

[2]藍先琳.中國古典園林大觀[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