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窮人》教學札記

課文《窮人》教學札記

真正的語文課堂,不受標籤式結論的束縛,不受引人入彀而又無關宏旨的問題的糾纏,不受預定程式的干擾,它應該是學生輕鬆自由、情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的樂園。而語文學習的過程,應如行雲流水,充滿著理解的愉悅、頓悟的驚喜和創造的歡樂,閃爍出迷人的個性光彩。

遺憾的是,時下不少語文課拘謹有餘,灑脫不足;牽牛式的微觀提問有餘,開放式的宏觀設計不足;自以為是式的課文剖析有餘,舉一反三式的能力訓練不足。坐在這樣的課堂裡,我們看得到教師的苦心孤詣,卻看不到學生的心領神會,看得到學生在瑣瑣碎碎的問題轟擊下,頻頻應招,卻看不到他們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熱情和智慧。在看似熱鬧實則沉悶的氣氛中,教師懷抱著教材與教參,不敢越雷池半步,學生在教師早已劃定的窄窄的小道上亦步亦趨。這樣的課堂,教師放不開手腳,學生也放不開手腳,可謂門窗緊閉、春風不度。長此以往,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減退,主體意識淡化,成為了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被動學習者,語文課的生機與活力,從何而來?

不少語文老師教了幾十年語文,到頭來越教越不知道如何教;不少學生學了七八年語文,越學越不知道怎麼學。語文,似乎是一門玄妙莫測的學問。倒是有些自學成才的文學青年,沒有受過多少正八經的語文訓練,他們卻從語文自學中嚐到了成功的喜悅。筆者這麼說,無意於否定語文課堂教學的成績,更不是否定語文教師的`辛勤勞動。筆者只是認為,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受到了太多理念的約束,從大面積看,語文教師的創造性發揮不夠,學生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給語文課鬆綁已經刻不容緩!

給語文課鬆綁,關鍵是思想鬆綁。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鑽研語文教材,設計語文教學方案,組織課堂教學,只有徹底衝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樊籬,語文課才會清風拂面,生機勃勃。因為,語文學習是一種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行為,感悟、理解、積累、運用,無不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如果學生的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創新意識未被喚醒,教師所做的一切都將收效甚微。同樣一篇課文,不同的人讀它,所感所悟都不會完全相同。因此,即使教師對課文闡幽發微,分析得搖頭晃腦,頭頭是道,學生未必能感同身受。把語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準確洞察他們的學習心理,研究他們的學習規律,開發他們的學習潛能,這是語文教學設計的理論前提。《窮人》這篇課文的教學,最大的成功就是一切從學生出發,把課堂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園地。整堂課教學環節的設計,體現出教師科學的學生觀和對課文的藝術再創造。

給語文課鬆綁,教師要跳出煩瑣哲學的怪圈,在實踐操作中學會刪繁就簡。很多認真的教師,出於一片好心,將課本、教參中提到的觀點和自已的閱讀所得全變成課堂提問,上課時生怕遺漏了哪個問題,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這些問題弄得去離破碎,而目全非。語文課充斥著全無用處的一問一答,學生哪還有活動的時空?《窮人》這堂課,找不到這類提問,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能開拓思維空間,有較強的思考價值和實用價值的。譬如,學生根據文章標題質疑,就自己受感動的地方談體會,自由選擇角色朗讀課文,揣摩桑娜的內心活動,續寫故事等都是開放性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既有較大的運動量,又有較大的吸引力,學生怎麼不暢所欲言?

給語文課鬆綁,教師還得講究教學藝術。學生動起來,並不是讓教師閒下來。沒有教師精心的教學設計,沒有巧妙的課堂調控,沒有對教學的短期目標的長遠目標的獨到領悟,沒有對語文學習的本質的認識,學生是不可能動起來的。譬如,教《窮人》一課的詞語時,教師不是機械地讓學生看和記,而是採用引讀的方法,這就是教學藝術的表現。在具體的導讀過程中,這樣富有藝術性的地方就更多了,留給讀者去慢慢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