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詩詞三首教學建議
1.“詞”這種體裁在教材第1課已經出現,教師應事先了解一下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是否會背誦一些詞,對“詞”有哪些瞭解。
對於古詩,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課前,如果有條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查閱作者翁卷、范成大、張志和三位詩人的生平、詩歌特色,詩的創作成就,以便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詩歌內容,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準備掛圖。
2.三首古詩詞都是描寫田園風光,內容淺顯,生字不多,應當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在頭腦中把文字轉化為畫面,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教師可重點點撥《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可對詞的知識再稍作介紹之後,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學第一步,可讓學生自讀古詩詞,對照詩詞後的註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哪些詞語的意思還不理解,然後小組學習,向同學和老師請教。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予以點撥後,再要求學生把詩詞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使學生對詩詞的意思有個初步的瞭解。
第二步,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展開想象。這個環節可以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比如有的小組可以在誦讀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畫筆描繪下來,畫好後,在小組中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什麼景物,他們的色彩、形狀、位置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這樣畫。本小組的同學做出評價,看是否把詩詞中的景象描繪了出來。無論學生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習,只要可以激發想象,能夠加深對詞句的理解,教師都應鼓勵,並給以必要的指導。
第三步,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有條件的可配上優美、舒緩的樂曲,渲染氣氛,達到在朗讀中加深體會,在朗讀中獲得審美感受,在朗讀中自然成誦。
3.注意詩的語言的豐富意蘊。如《鄉村四月》中的`“才”“又”二字,《四時田園雜興》中的“也”、“學”二字使用都簡潔傳神。《鄉村四月》和《漁歌子》兩首詩詞色彩明麗,其中寫顏色的詞語有很多,如“綠原”、“白川”、“青山”、“白鷺”、“桃花”、“青箬笠”、“綠蓑衣”,要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描寫顏色的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4.課後,可以動員學生從課外書中尋找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練習朗誦、背誦,為後面的“展示臺”做準備。
5.關於識字寫字,“蠶”、“桑”、“蓑”、“塞”的聲母是平舌音,“晝”、“箬”的聲母要讀準翹舌音。識記字形可以引導學生藉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幫助記憶。教師重在引導交流識記方法。要及時表揚識字巧、寫字好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