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池上》教學實錄

古詩《池上》教學實錄

古詩《池上》講述了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一隻小船,偷偷地去採人家的白蓮花。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盪開,船後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詩人抓住了小孩釣魚時所表現出的某些特點,用通俗易懂得詩句,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的形象,詩中有動有靜,情景交融,使人倍感親切。

一問:文中的“偷”應指偷家裡的還是別人家的?

生:小娃很天真的,不會去真偷人家的東西的。

生:不應該是偷別人家的,否則詩人就是在表揚偷竊行為了。這個“偷”應是假偷。

生:肯定是家裡種的的,因為他不但有小艇,而且他還會撐呢?說明他經常跟著父母出入這一片池塘。

生:絕對不是真的去“偷”人家的東西,因為他臉上看不出緊張和害怕嗎?

生:另外,農村有很多荷花和荷葉,小娃去摘不算“偷”。

二問:既然是自己家種的,家裡的孩子要的話應該是“拿”,為什麼詩人用“偷”這個字呢?

生:肯定是揹著父母乾的`,說不定他父母正在午睡。

生:他回來一定不會告訴父母這件事的。

生:這是他的秘密,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三問:小娃為什麼要去“偷採白蓮”呢?

生:也許他父母捨不得給家人吃,要留著賣錢呢!、可是他太想吃蓮子了,怕大人不同意才出此下策。

生:主要是去練習一下自己撐船的本領。可是父母擔心他單獨撐船有危險,已經禁止他撐船了。

生:也可能是想採摘一點送給自己的同學嚐嚐鮮的。可是蓮蓬還沒有成熟,明說父母不給採摘,只好“偷”了。

生:他很調皮,就想去玩一下,當然不能讓大人知道,還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四問:小娃“偷”的工作有疏忽嗎?

生:有疏忽,因為他沒有考慮到,浮萍竟然會暴露他的行蹤。

生:浮萍一道開,是有些疏忽,他畢竟是個小娃,顯示了他的自然、天真的個性,很有趣味。

生:雖然浮萍一道開,但是用不了多長時間,浮萍又會馬上合起來,而且會合得天衣無縫!所以小娃已經充分考慮到這個優勢,他還真聰明呢。

生:管他呢,只要能痛痛快快地玩一回,即使被發現,也無所謂了,不就打一頓嘛!

五問:你有過類似“偷”的事情和樂趣嗎?

…… ……

圍繞這五問,讓學生逐一探究,從而得知童年是有趣而難忘的。回想起童年“偷”的樂趣,童年的一天天,就是一幅幅的水墨畫。

《小兒垂釣》一詩充滿兒童情趣.孩子們學習的興頭很足,課堂上時時充滿歡聲笑語.

一讀:自學古詩。讓學生在小組內或、或看插圖(如“蓬頭”)、或揣摩詩句(如“草映身”)、或聯絡已知(如“借問”曾在《清明》一詩中接觸過),主動投入學習。

二讀:理解。讓學生紛紛登臺宣講自己的“自學所得”,師生互相補充、完善,完滿地實現了既定目標。

三看圖,糾錯。

師:老師發現這幅圖有幾處與詩句不符合的地方,請同學們仔細揣摩,看誰能最快發現。(一石激起前層浪,學生聽到書上竟然有錯,積極性空前高漲。)

生:“蓬頭稚子學垂綸”中的稚子頭髮應該是蓬亂的樣子,可是圖上的小孩的頭髮竟然是一絲不亂,非常整齊!大錯呀!

生:“側坐莓苔草映身”講小孩子是側著身子坐著,可是圖上的小孩竟然正坐著,矛盾呀!

生:還有一處,“路人借問遙招手”的“遙”說的是很遠的地方就招手示意莫大聲,擔心會把魚兒嚇跑的,可是圖上小孩與路人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在教學中,碰到了書本上有錯誤的題目或錯誤答案時,教師不要馬上下結論進行更正或否定,而是要靈活地進行處理“將錯就錯”就不失是一個好辦法,善於引導學生從錯誤中走向成熟。)

四、揣摩動作“招手”

師: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麼手勢?是讓行人不要叫喊了?是讓行人走開?還是讓行人走近說話?

生:(做擺手的動作)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

生:那個小孩是讓行人走近的手勢,行人走近後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嚇跑魚兒。

生:我也認為這樣。小孩子

願意回答行人的問題,只不過不想驚嚇魚兒,所以讓行人走近說話。

生:我想那個小孩應該先擺手讓行人不要大聲叫喊,再招手讓他過來輕聲說話。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不會把魚兒嚇跑。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這位鄉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幫助別人,真是十分可愛。

五、內化古詩。

這樣有趣的教學,你是否也有過呢?在教學中,如果能敏銳的發現一個點,順勢而導,既能抓住教學的重點,又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興趣上來了,動腦的積極性就高了,思維就活躍起來,就能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參與,學生化物為我,入情入境,將古詩的內容轉化為有聲有色的情景,讓人如身臨其境。

課前多投入,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這樣的情境中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