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山東一名準留學生的高考挫敗感

山東一名準留學生的高考挫敗感

高考依然是每年6月最熱門的話題,可如今的高考與初期形勢已經差異很大:報名人數連續幾年減少,棄考人數不斷攀升,加上高校擴招帶來生源危機。

山東10個考生中差不多有9個能上大學,“獨木橋”稱號已不相符。可另一方面卻是大多數中國家庭仍然把高考當成頭等大事。考生不安、家長焦慮、全社會都跟著緊張,高考三天,考生們成為各界的重點保護物件。人們不禁要問:越來越容易上大學的高考,為何就不能用平常心對待?

一名準留學生的挫敗感

就在孩子們咿呀學語的時候,應試教育陰影已經籠罩在他們頭上,學生們要報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和特長班,以至於幼兒園孩子們都要學小學知識,這一切源頭都是號稱“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

青島58中考生寧斯祺參加了今年高考,與普通考生不同,寧斯祺前期憑藉ACT考試中國區狀元身份,拿到八份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書,而且已經確定要去萊斯大學讀書,參加高考完全是為了不留下遺憾。本來心態很放鬆的寧斯祺,到了高考考場上也不禁緊張起來,而考完理科數學以後,寧斯祺心中便有一種挫敗感,大面積考題都做不出來,而一些考生更是直接考哭了。

“我一位同學語文考試剛開始時手抖得都寫不下字,數學做不出題,胳膊都快抓破了。當時考完數學,第二天去考理科綜合時,我對送考的'爸爸說‘你就知足吧,幸好我已經被國外大學錄取,要不數學考這麼差,我現在肯定躲在車裡面哭,直接不考了’,爸爸還批評我說現在學生抗壓能力差。”寧斯祺說,在分分計較的高考制度中,一科考不好可能就會全域性皆敗,考生會覺得“天要塌下來了”,相比之下,寧斯祺感覺自己很幸運。

寧斯祺感慨地表示,並不是學生們心理素質差,而是從小就被灌輸“學習是為了高考考大學”、“高考是人生大考”這些理念,“我高考成績公佈以後,我也不會報考國內大學,也不用受高考報志願的煎熬了,我8月份就將去美國讀書。”

考場外家長比學生還緊張

學生怕高考成績不理想,家長們也怕學生考不好,自高考恢復以來,30多年的應試壓力從一代孩子和家長傳給又一代孩子和家長,在這個傳導的過程中壓力也在不斷膨脹和轉化,使得越到後來的學生和家長越恐慌。

現在這些年齡在三四十歲的家長們,心裡總有一種割捨不掉的高考情結,總是盼望著孩子能替自己圓大學夢。在今年高考考場外,雖然父母們嘴上說著“放輕鬆”、“肯定沒問題”等鼓勵打氣的話,但眉宇間卻不自覺流露出無法掩飾的擔憂,而眾多考生還能相互說笑,顯得從容自信,不用上考場的家長們反而比考生更緊張。

“我為了孩子高考在單位辦理了停薪留職,整個高三都是在學校周圍租房子陪孩子,一年裡小心翼翼的,除了學習幫不了孩子,只要能幫上忙的都是我幹,我晚上連電視都不看,也是陪著孩子一起看書,光買輔導書、上培訓班就花了上萬元。”家長羅女士陪考經歷很是辛苦,高考期間,女兒睡得著吃得香,可羅女士卻失眠,女兒考完數學說考得不好,羅女士甚至激動得有些頭暈。

市招考辦一位負責人表示,不少孩子出現恐慌情緒原因都在於父母們緊張,“這些家長們所經歷的高考,的確對人生和前途有很重大影響,導致這些家長認為上大學才是孩子光明前途的保障,如果考不上人生就會失去方向,但實際上,現在高考已經不是昔日獨木橋,而且高考失利也不代表無路可走。”這位負責人建議,家長們不要有盲目攀比的想法,非要孩子上不符合自身實力的高校,也不要替孩子包辦一切,應該尊重孩子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