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六一兒童節的手抄報

2017年六一兒童節的手抄報

童年的我們,會在百花簇放的春天裡,追逐五顏六色的蝴蝶;會在綠意蔥蔥的夏季,遊戲在蟬鳴蟈叫中,下面是pincai小編整理的2017年六一兒童節的手抄報,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處於兒童期的寶寶,給予正當的早期教育很重要,《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可以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規範。

一、培養純善的心

人這初,性本善。俗語說得好:三歲看老。人,來到這個世間,初心純淨如嬰兒,後初長,利慾燻。所以,啟蒙在幼兒,關鍵在教育。至樂莫如讀書,至樂莫如教子。育兒德為先。少年若天性,習慣在自然。童蒙養正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為人處事,成家立業,幸福成功的基礎。

二、教育對人,對事,對物應有的正確態度

1、對人:明白五倫的關係,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師長、關懷體貼他人;教導互助合群的理念,培養寬厚侍人的心性;曉喻見賢思齊,知恩報恩的道理。

2、對事:強調{事雖小,勿擅為}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錯}的做事方法,注重禮儀,講求信用,建立威儀與守信的觀念;教育--{承擔責任,知過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養--面對困難,能冷靜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態度教導是非判斷的能力,並培養好學的精神。

3、對物:灌輸日常生活必須{節用愛物},還要喻曉物資來源的艱辛,感恩大自然的賜予。

兒童的經典教育就是紮根教育,是人生的基礎。根基不穩,就難以有光明的人生。

人生教育的四大教育階段:

幼兒養性:零歲至三歲前,心無分別,汙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純正,心如明鏡,朗攝無礙,先入為主,深深入心,終身不移。幼兒怡養本性,正宜此時。

童蒙養正:至十三歲前,物慾微燻,煩惱潛伏,知識略萌,性德仍淨,記性猶強,悟性微弱。童蒙培養正見,正宜此時。

少年養志:十三歲後,知識漸開,物慾既染,煩惱增多,心逸情湧,故真性漸隱,記性漸泯,然性向顯發,崇效楷範,悟性轉強。少年啟養心志,正宜此時。

成年養德:凡當讀書,如能自幼紮根熟讀,庶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學以致用,而為將來成學立業這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業無窮,學無止境故,成年學養行德,隨時皆宜,無有終時。

這所幼兒園的致力於國學教育的理念,真的是深入我心,所以我被感動了,感動並喜歡著……

呵呵,可敬可愛的園長到家長會結束時,還帶領眾幼兒教師唱起《父親》《母親》《丈夫你辛苦了》《妻子你辛苦了》,這場面啊,溫馨啊,感人。當時心裡澎湃洶湧著難以言喻的情緒。這正是我們和諧的社會,幸福的家啊。我不由地,也跟著唱和起來。


童年的我們,會在沙地裡追逐玩耍,不管摔倒幾次,總會在各種挫折中爬起來。童年的我們,無憂無慮,沒有任何工作生活的煩惱,只是活在父母的愛和保護當中。

童年的`我們,會在百花簇放的春天裡,追逐五顏六色的蝴蝶;會在綠意蔥蔥的夏季,遊戲在蟬鳴蟈叫中;會在金黃色的秋天裡,看落葉如天使般旋轉飛舞;會在銀裝素裹的冬天,穿著厚厚的外套,戴著紅紅的手套,奔跑在漫天雪地裡,累了,就縮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裡,聽著那醉人的催眠曲,甜甜入睡,似乎快樂是永恆的,永遠都不會曉得醉紅樓,夢斷天涯為何物。

那時的我們,會和夥伴們分享著一角錢一帶的唐僧肉,而終不知滄海桑田,曲終人散;那時的我們,會折下柳條做一個簡單的笛子,然後興致勃勃,歡天喜地的狂亂瞎吹,而從不在乎別人是否會笑話自己的笛技;那時的我們,會在畫紙上畫上大大的向日葵,放在枕頭下,認為這樣太陽公公就會鑽進夢裡,與自己玩耍;那時的我們,會在清風微徐的傍晚,望著無邊無際掛滿星星的天空,天真的以為月亮裡坐著一位白髮蒼蒼的月亮姥姥,終年不間斷的在砸堅果吃。

手指糾纏著朦朧過往,敲打出動聽的音符,童年趣事在指尖遊走,那是一張張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那是一頁頁或黑或白,或紅或綠的素箋。而這些純真的書卷,似鏽蝕的刀鐮,一遍又一遍割著我們的記憶;又似一季斑駁的精華,飛花煙雨,過後無期!

落英繽紛,趕來趕去的年華里,我們從無憂無慮的快樂走向為了生活不得不奮鬥的顛簸,從純潔如白雪的天真走向再也不會與一堆沙丘為伍為伴的成熟,從清澈潔白的眼睛走向桃花淨盡後的悽然零落。

漂泊在大都市的霓虹閃爍裡,如一顆無依無靠的孤魂,四處飄散,淚眼倚樓頻獨語,抑或因為爭取那觸手不可及的幸福,抑或因為一月清輝的紅塵舊夢,抑或因為風往沉香幽夢已逝的無奈,抑或因為剪破煙花後的人去樓空。那份最初的笑容,最初的單純,如一紙未了的夙願沉澱在夢的憂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