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我眼中的貝多芬作文

我眼中的貝多芬作文


我眼中的貝多芬作文(一)

正翻騰的海浪漸漸退去,激昂壯麗的鋼琴曲開始奏響,在這寂靜的黑夜中,貝多芬緩緩走來,走進每個人心中。

——題記

他,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自己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造歡樂。他就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他猶如一個巨人永遠屹立在我的心慕中。是脆弱的心靈變得堅強起來。《命運交響曲》正是他面對耳聾的沉重的壓力而寫出了的反抗命運的真實寫照。

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的貝多芬,耳聾無疑是他最致命的沉重打擊。在無聲的世界、貧困的陰影和孤獨的生活中,貝多芬仍然選擇了音樂,痛苦和不幸並沒有制住他的腳步,而讓他更加明白了快樂的意義——我要緊緊的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拒不能讓我屈服。

每當聽到《命運交響曲》那扣人心絃的節奏與鏗鏘有力的音符,都令我充滿了面對困難的自信。雖然她永遠聽不到了音樂,但是他心裡發出的音樂之聲比任何樂器上所演奏出的都要美,他與音樂進行著心靈之間的交流,無形而又有聲。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的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捆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擾,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了“永恆”的相伴。

貝多芬對音樂的痴迷,已經遠遠超出了“靜”與“動”的界限。音樂已成了貝多芬的心靈之聲,音樂是他生命的象徵。貝多芬沉鬱而堅強,熱愛生活與自然,追求自由,現身音樂的精神,讓他成為了眾多靚星中最亮的一顆。他用音樂傳達他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演奏者貝多芬心裡的音樂。

貝多芬終身獨立,傲然處世,但他的音樂卻是屬於全人類的,為無數的人們帶來勇氣、歡樂和希望。只要還有人類在,就一定會有貝多芬的音樂迴盪人間。 貝多芬面對困難不屈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的心靈。讓我面對今後的不幸與困難,勇往直前。

我眼中的'貝多芬作文(二)

有人說,音樂是一種藝術,能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說,音樂是一種手段,是考試加分的幫手;有人說,音樂是一種心情劑,能決定人心情的好與壞。而我認為音樂是一種信念,它可以超越人心理和身體的一切障礙,從而取得成功。

然而我說的這種情況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只有意志堅強、富有這方面的才能的人才會是一個把音樂當作靈魂的音樂這。然而,貝多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從前,我並不瞭解貝多芬,對他的印象無非是一個有名的音樂家罷了,但是,在這個學期我的語文老師花大功夫給我上了《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一課,讓我充分認識到這個偉大的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和他對音樂的無比熱情。

貝多芬不像其他名人,他沒有顯赫的身世做他成功路上的基石,也沒有在音樂方面有什麼特殊的特遇,有的只是心中的熱情和音樂家獨具的靈敏的耳朵。可是,上天太喜歡捉弄人了,他把一位音樂上的天子驕子在音樂上的唯一籌碼都奪走了,這對一個優秀的音樂家來說是多麼大的悲哀啊!有人預測說他會從此變得沉淪,消極。別人的預測對一般人來說是正確的,然而熱愛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無論情況多麼惡劣都影響不了他的決心,貝多芬就是在這種全聾的情況下作出了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傑作的作品《第九交響曲》,此曲震撼了全世界,也感動了全世界。一個耳聾的音樂家竟能作出這麼偉大的曲子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當有些人們談到他是,全說:"他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已經對音樂痴狂了,所以耳聾也不能讓他感到難受和悲傷,就因為這樣,他才會超越一切,取得成功。"

其實,他們錯了,貝多芬因為耳聾心中時刻佈滿了悲傷,他的痛苦是別人無法體會的,他付出的努力也是別人永遠也不能感受到的。

貝多芬,一個天生音樂家,為了自己的音樂,獻出了一生的光陰,也成就了世界上輝煌的音樂史,現在,就讓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像他一樣,譜出自己心中的音樂吧!

我眼中的貝多芬作文(三)

“世界上的名人有成百上千個,而貝多芬只有一個。”這是語文老師開課時的一句話。隨即老師又在黑板寫上了課題:音樂巨人貝多芬。語文老師先放了貝多芬的代表作《命運交響曲》,讓我們閉上眼睛聽音樂,認真地去感受這首名揚世界的曲子。我立即被那雄渾激昂的音樂給震撼了。心,一下子靜了下來,一切雜念被排除的一乾二淨。起伏迭宕的音樂讓我的腦海隨之而洶湧澎湃,讓一切念想在這雄健的音樂中得到淨化乃至昇華。那隻敲擊鍵盤的手似乎在叩擊著我的心靈,那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好象是在用音樂為情節告訴你一個英雄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低沉時彷彿是遭受厄運的人們的痛苦哀嘆和內心的矛盾鬥爭,不禁讓人沉吟萬千;高昂時彷彿是他明白了應該自強,於是奮起反抗,與命運搏擊,讓我們的心也為之振奮。聽著音樂,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作者,一個飽受苦難而不屈服命運的音樂巨人——貝多芬。老師開始介紹人物背景: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在悲傷中,他默默接受了現實,全身心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26歲時,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這個打擊是接受不了的。但是,他沒有被擊垮,他默默接受了現實,把全身心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是他心中那執著的理想——熱愛音樂,支援著他,激勵著他。課堂上,我們反覆地讀著文章內容:“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裡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這是音樂家貝多芬的感慨。讀著這些文字,我的心似有千斤重,眼眶裡盈滿了濃濃的悲情。在淚花閃閃中,我緩緩地把這幾句話語劃了起來。然後閉上了眼,無邊無際的黑暗世界,我的思緒在飄忽中被牽得好遠好遠……老師的話打斷了我的思緒。老師在總結課文時說:具有堅強意志的人面對苦難時總是讓自己適應並戰勝它。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也許你自己尚未發現的一股驚人的潛力,當你陷於困境中,只要你有理想,發揮你的潛力,就一定能通向光明的。這時,你也許會不禁感嘆到:原來有缺憾的日子同樣能過得精彩。所以我們不必再為痛苦磨難憂傷、憤恨、無奈,而是要坦然、勇敢地面對它……”是啊,在你接受了苦難的同時也儲存了希望,那麼,就為這一線希望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