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農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農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農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乃至課外的教與學活動中。這次培訓,學習內容非常實用,他們(她們)分別從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資訊化環境的執行與維護、資料的統計處理、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術新媒體網路教學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電子白板的應用、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等方面展開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小學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導與幫助。在這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身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後,需要更多的高素質、複合型的創新性人才參加國際競爭。同時,資訊社會呼喚資訊人才,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缺乏捕捉資訊的能力、有效利用資訊迅速發現新機會的能力,就很難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也就是說,要求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具有良好的資訊素養。而這些人才培養的速度、數量和質量直接由教師的資訊素養的高低來決定。

3、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4 、透過培訓,使我們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資訊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依據、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時間分配、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資訊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透過培訓,使我們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最佳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和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培訓是我的榮幸!我會不停地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提升應用能力,持之以恆,不懈地努力最佳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農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國培計劃(2016)”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透過為期一個周的培訓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教育時代化、教育資訊化有了新的體會,對教師的角色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認識。

透過聆聽專家老師對“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培養”和 “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一名老師,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教育資訊化的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掌握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透過聆聽專家們對“網路學習資源應用”、“PPT2010高階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小學微課設計與製作”、“微影片的加工與編輯”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掌握的資訊科技的匱乏,軟體使用的貧瘠,也深深的認識到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對於一個現代教師的重要性,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資訊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也要求我們適應教育的資訊化的到來,適應教育資訊化的全面改革。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資訊科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閉的,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循規蹈矩的。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資訊的時代,這個資訊的社會。同時,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最佳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業務能力,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努力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綜合能力的現代化的新興人才。

農村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2015年鄖西縣被確定為區域試點專案縣,此專案主要包括置換培訓、送教下鄉、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等任務,其中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是其他幾項工作的紐帶和核心,是重中之重。2015年9月—12月底,在省工程辦、省市繼教中心的指導下,縣教育局精心組織,師管、繼教、教研、電教等部門密切配合,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全員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達到了預期目標。網路全員培訓總計3880人,參訓率100%,合格率100%;資訊科技應用測評從12月20日起至今,全縣各中小學校正在火熱進行中,到2016年1月10日前,全縣應用測評工作就會結束,繼教中心將應用測評成績會總後上轉到省平臺,省平臺將其同網路研修成績合併最終生成每一個人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成績。這種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混合式培訓模式,促進了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使我縣中小學教師,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上有較大地改變。現將我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工程培訓工作彙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準備充分

1、制定計劃。今年初教育局組織師管、繼教、教研、電教等部門進行了廣泛調研,研究制定了《2015年全縣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實施方案》,並以西教培〔2015〕3號檔案下發,對培訓物件、培訓專案目標、專案實施環節、各參訓單位職責、領導小組及保障措施做了明確規定。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長楊耀東同志親自擔任組長,張再華等4位副局長為副組長,師管、教研、電教和繼教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確保了此項工作順利進行。

2、開好三個會:(1)校長會,為了讓全縣每一位校長都能領會資訊科技應用的重要性,2015年4月10號,教育局召開了全縣各級各類校長會,在會上專家就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如何實施進行了解讀,教育局領導進行具體的工作佈置;(2)現場會,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重在應用,為了更好促進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給全縣各學校提供應用的範本,2015年5月8日教育局分別在縣一中、城關鎮城北中學、城關鎮明德小學召開了資訊科技現場會,各級各類校長和資訊科技骨幹教師現場觀摩了資訊科技應用情況。11月9日鄖西教育資訊化成果在全市教育資訊化成果展示會上進行了展示,取得了較好效果。(3)師訓輔導員會,2015年9月13日,鄖西縣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全面啟動,為了使這項工作有效落實,鄖西縣教育局專門召開了各單位師訓輔導員會議,明確了師訓輔導員在這次培訓中的職責任務。

3、開展了三個培訓:為了解決資訊科技應用中的瓶頸問題,2015年5-7月間,我縣教育局組織開展了三項培訓,一是“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網上曬課培訓,我縣3000多名教師在網上參與了曬課活動;二是“微課”製作培訓,全縣每一所學校都派了一名技術骨幹參加,學會如何將喀秋沙軟體和2010辦公軟體相結合,每人制作一個短影片,這些骨幹教師回校後,又作為二傳指導其他的教師製作;三是教導主任培訓,教導主任在各校教育教學中起著示範引領作用,透過培訓,要求教務主任不僅自身要掌握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力,把資訊科技運用納入教學管理,而且要讓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資訊科技。

4、抓硬體投入:為了保證區域試點工作特別是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的落實,縣電教裝備站對全縣各個學校的資訊化裝置進行了全面檢查,教育局投資近400萬元新建了7個錄播室,新增了電子白板100塊及監控平臺,解決了所有學校網路問題,充分動員全社會捐資助學,解決教師和學生用機問題,基本使全縣教師達到一人一機要求。

二、精心組織,措施得力

1、認真組建技術和管理團隊。

2015年6月接到資訊科技培訓通知後,鄖西縣教育局嚴格按照檔案要求精心選擇各類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共計382人,並分別於6月15日、9月19日、10月8日赴武漢參加了資訊科技能力提升集中培訓,其中能力提升工程管理者3人,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技術人員96人,能力提升工程學科坊主71(含30名組長)人,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學科骨幹93人,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校長、幼兒園長119人,這支技術和管理團隊為鄖西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的順利完成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2、分層管理,落實責任。

為保證提升工程專案順利完成,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對培訓任務進行了細化:

一是落實責任人責任:為了促進工程順利推進,我們規定各學校校長是培訓工作第一責任人,各鄉鎮師訓輔導員是直接責任人,學校管理員是具體責任人。並充分發揮各責任人工作主動性,做到了權責相統一。

二是實行兩條線管理。一條是管理線:教育局-繼教中心-鄉鎮(縣直)管理員-學校校長-學校管理員。另一條是學習線:繼教網-繼教中心-坊主-學科組長-學校管理員-學科教師。學習線負責資訊收集,管理線負責督辦落實。

三是實行層級管理:縣級管理員對縣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和繼教網負責,組建全縣教師研修社群、釋出通知、監測研修程序,展示縣內研修資源與活動;坊主、鄉鎮(縣直)輔導員對縣級管理員負責,本坊學員的學習管理,相關學科研修活動的組織與指導;教研組長對坊主負責,縣級和鄉鎮教研員對坊主具有督辦職能;學校管理員對坊主、鄉鎮(縣直)教研員負責。

四是辦好三種簡報。學管理員每月辦兩期簡報,鄉鎮管理員和坊主每月辦三期簡報,縣級管理員一月要辦四期簡報,透過簡報將學習過程中湧現的典型事蹟和人物及時展現出來,以便全縣教師相互交流學習,鼓勵先進,鞭策後進。

3、注重過程,強化督辦。

縣專案辦要求每位參訓學員按照培訓日程安排表按時完成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自學習之日起,學校管理員每週公示一次學員學習進度,向縣專案辦彙報一次學習情況,推薦1至2名學員之星,推薦優秀學員的學習體會感言和本單位學員學習情況的通訊報道;縣專案辦為了讓各學校學員及時瞭解培訓程序,透過多種渠道一週通報一次學習情況,對上線率不高的學校,及時和學校管理員進行溝通聯絡、詢問情況,對問題較大的鄉鎮打電話督促,必要時將學情發至各鄉鎮師訓輔導員郵箱,再透過飛信告知;網路研修後期,少數年齡較大教師學習困難大,縣專案辦要求多層聯動,繼教中心到鄉鎮督辦,鄉鎮輔導員到學校督辦,許多學校為學習困難的教師安排專人輔導,做到不讓一人掉隊,到目前為止,資訊科技能力提升網路研修合格人員是3880人,合格率達到100%。

4、答疑解惑,貼心服務。

縣專案辦本著為參訓教師和坊主服務意識,建立了多種資訊聯絡通道,確保培訓資訊能及時上下通達,具體有四種聯絡方式:一是建立坊主飛信群和鄉鎮教研員飛信群,專案辦的工作要求和情況通報能及時過飛信簡訊與全縣的教研員、坊主和教研組長聯絡;二是建立了學校管理員QQ群,繼教中心可透過學校管理員QQ群直接給全縣各學校的管理員解答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三是透過學校網站,學校管理員及時為本校教師答疑解惑;四是公開縣級管理員、學校管理員、坊主電話,並確保手機24小時開機和QQ線上,打電話要有人接,上QQ要有人聊,及時準確地為學員解疑答惑,對教師的各類諮詢真正做到了耐心周到,貼心服務。

三、學用結合、提升能力

資訊科技能力網路全員學習已經結束,但應用資訊科技最佳化課堂教學,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普及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常態化運用還要繼續。為了以評促學,激發教師持繼學習動力,建立教師主動運用機制,又開展了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目前鄖西縣資訊科技應用測評方案、彙總表和省工程辦檢查檔案,已經下發,各學校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縱觀這次培訓有三大特色。

1、研訓結合,學以致用。

此次培訓一開始就引起了許多教師濃厚的興趣,網路平臺上資訊科技課程內容十分豐富,貼近實際。在平臺上學習先從診斷測評入手,在培訓前開展能力自評,分析學習需求,為選學內容提供行動依據,由淺入深。學習過程從課例入手,把教師平時在教學中遇到的資訊科技問題用課例的方式呈現給教師,從分析到操作演示,再到學員的個人網路測評、應用測評,層層深入,許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將平臺上的影片下載到自己電腦中,打算慢慢學深學透。有的邊聽邊做筆記,對專家所講內容,邊看邊實踐操作,透過學習既開闊了眼界,又解決了許多困惑已久的問題。網路全員培訓不僅讓參訓學員遠端學習能力、電腦操作和電子白板應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通力合作,保證質量。

培訓改變了參訓教師在教學中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同時也讓坊主與管理員之間,管理員與學員之間學會了合作,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是這次培訓取得成績的保障。在平臺上進行學習內容的操作,遇到什麼問題,總是可以隨時得到幫助:網路學習主頁上有溫馨提示、學習指南、操作手冊、常見問題、客服熱線;QQ群中有繼教網汪洋、董玉潔等專家,省工程辦周源、李思餘等專家,他們總能熱情地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解疑答惑,總能及時給予我們幫助和鼓勵。合作讓人真正體會到學習研修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健全機制,形成常態。

為了讓資訊科技更好的運用於教學,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教師〔2013〕13號)及《省教育廳關於實施“湖北省中小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徹底改變“一本教案、一隻粉筆、一塊黑板”的局面,全面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我縣明確規定:(1)中小學教師參加“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納入我縣繼續教育學時管理,作為教師資格認定、資格定期註冊、職務(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的必備條件;(2)將“工程”完成情況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將“工程”完成情況作為各鄉鎮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縣教育局根據“工程”實施進展情況,研究制定有利於“工程”實施的檢查評估表彰制度;(3)各中小學校將資訊科技培訓情況、應用成效納入教師年度績效考核指標,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與運用水平納入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4)深入開展“自主教育”與資訊科技深度融合,全縣正準備在“自主教育”發源地馬安鎮召開深度融合現場會,將會進一步推動全體教師自覺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建立以校為本的資訊科技應用常態化機制,讓資訊科技運用於教學成為每個教師的自覺行為。(5)充分利用全縣名師工作室資源,不斷促進名師帶徒弟最終達到全面發展與應用的目的。

四、存在問題和建議

1、觀念還需進一步更新。我們還有少數教師和幹部認識不到位,行動遲緩,消極應對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局將強力改變這種局面,幹部不換腦子就換人,教師不掌握技術就換崗位。

2、應用環境還需進一步最佳化。少數教學點資訊科技應用環境不夠好,存在硬體裝置不足、網速較慢等問題,我們將重點投入,使“三通,兩平臺”儘早在我縣每所學校發揮作用。

3、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還存在差距。如何將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激發教師學習動力,今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機構、教研部門、各學校健全激勵機制,營造氛圍,鼓勵廣大教師人人參與。教師培訓機構可以開展多媒體課件製作、微課設計與製作等競賽,開展與資訊技信有關的課例、論文評比;教研室借送教下鄉活動之機,很好的運用資訊科技解決研課、磨課中的實際問題。

五、幾點建議

1、網路研修學習雖然結束了,但繼教網路平臺上為我們教師學習資訊科技提供豐富的資源還在,我們真心希望繼教網路平臺能對教師繼續開放,在閒暇時能再進去深入地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

2、校本研修經費:我們縣裡拿方案,透過繼教網直接將經費打入學校和各參與人員的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