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重陽節感悟高二作文

重陽節感悟高二作文

第一篇:重陽節感悟

金黃的枯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悠柔的弧度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佳節到。我登上了故鄉的山。往日,崎嶇的亂石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情。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大伯。往日與大伯的歡聲笑語,又在我難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濃烈。

去年的重陽節,過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長。那時,大伯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老人,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新,又寬厚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讓我想起“絕類彌勒”。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這一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大伯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片片回憶,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壓在我們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到何謂親情,明白到在世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

如今的重陽節,我站在山上,習習秋風,

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個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唸著,踏向了歸途……

第二篇:重陽節感悟

“九月遇重陽,菊花分外香。”又是一年重陽節,一個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

時逢週末,我和爸爸媽媽例行去爺爺奶奶家。儘管離奶奶家只幾百米的距離,但由於平時學習緊,卻只能週末去去。我是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早已準備好了我最喜歡吃的紅燒牛肉,爸爸愛吃的魚,媽媽愛吃的蒜薹,等等一大桌豐盛的菜餚。吃飯時,爺爺問我說:“最近又學會了什麼詩詞文章呀呀?背給給爺爺聽聽。”“又來了,孩子吃飯呢!”奶奶對爺爺有些不滿。爺爺這幾年身體不好,不但拄了柺棍,記憶也不好了,但過去的詩詞、名句卻不忘,張口就來,(我喜歡語文或許有些“遺傳”吧)。記得有一次,爺爺想吃甜食,因為爺爺有糖尿病所以奶奶不允許,可爺爺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爸爸趕緊說,“可是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所以,在餐桌上我想了想便開始誦來:“秋叢繞舍似陶家,便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好!大孫子”爺爺高興地說,“不過應該是“遍繞籬邊日漸斜(xia),讀xia”。“我們是讀xie啊!”我有些急了。“爺爺說得對,讀‘俠’!”爸爸又插嘴了。後來無論怎麼解釋,連爺爺奶奶都說我讀的對,可爸爸就說爺爺讀的對。好在奶奶把話題換了,我才雨過天晴了。

回到家裡,我不和爸爸講話,媽媽對我說,“你怎麼不理解你爸爸,無論你爺爺說的對與錯,你爸爸都會說爺爺是對的`。爺爺年齡大了,——”我恍然大悟,我對“孝順”的理解只是在書本上,爸爸對爺爺的孝順確是時時刻刻的。

尊敬、孝順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老人不只是在重陽節。

第三篇:重陽節感悟

獨立金秋,群山綿延,菊花怒放,紙鳶漫天,放飛金色夢想。

在那連綿不絕的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一個個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化作無數晶瑩的浪花,翻滾而來,其中李東陽的一句 “萬古幹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見證了重陽佳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眾所周知,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從古至今,重陽節在人們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的豪爽,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哀傷,如此名篇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吃重陽糕,登最高峰,賞菊花,放紙鳶,敬老人,獻愛心,體現了一代又一代人積極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裡,天高氣爽,萬里無雲,人們結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艱難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陽節給了億萬炎黃子孫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立於山頂,俯瞰腳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金色的果實是農人一年勞作的汗水結晶,金色的落葉裝點了群山大地,詮釋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上的人生價值。瞧,遠處的孩子們正在放飛他們“親手製作”的紙鳶。五彩繽紛的紙鳶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這是孩子們金色的笑臉,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風帶來絲絲涼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綻放。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來被看作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它與梅、蘭、竹並稱為“四君子”。唐代詩人元稹的《菊花》一詩“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就精闢地道出菊花神韻清奇的特點。菊花有的形神一體,風流瀟灑;有的群芳簇擁,體態婆娑;有的玲瓏俊秀,生動傳奇。重陽節給我們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欣賞,還是精神上的昇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吟出了南宋詩人鄭思肖對菊花那種堅持正義、矢志不渝精神的讚美之情。菊花還是長壽的象徵,讓我們在這重陽佳節裡向長者們獻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願。

金色的秋天也給老人們帶來了長壽與活力。每逢重陽佳節,敬老院裡人流如潮,熱鬧非凡,我也有幸能身臨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靜謐的小巷一改常態,腳步聲、歡笑聲在院子裡盪漾起伏。原來是重陽佳節熱心的人們都來看望這些孤寡老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我也趕去四宜糕團店買重陽糕以贈老人。門口大紅的燈籠,裡面硃紅的雕樑畫棟,張顯這節日的喜氣,這是老人們的金色假日。提著糕團,我快步走到敬老院,裡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帶著自己最真摯的祝福,與老人們共度佳節。我急忙獻上熱乎乎的重陽糕,軟軟的甜糕是愛的傳遞。老人們那些飽經風霜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正如窗臺上那株迎風怒放的黃菊。

金色的重陽,帶給我們金色的希望,奮鬥的汗水,澆灌祖國壯麗的河山。讓我們將愛傳遞下去,讓愛之芳香沁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