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古詩詞欣賞欄目播音稿

古詩詞欣賞欄目播音稿

 

下面,聘才網小編為您帶來古詩詞欣賞欄目播音稿範文兩篇,歡迎參考學習:


範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五(1)班的播音員黃鷺洋。今天,我隨著翁老師一起走進了《古詩欣賞驛站》。人間四月天,清麗典雅,讓你盡展笑顏。春風清拂盈盈的心事,流水靜聽心靈的聲音,四月的天空韻染了芳菲的故事。下面請欣賞: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謝謝黃鷺洋同學帶來的這首《大林寺桃花》。我是五(1)班的翁柳娣老師。

賞析: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

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謝謝翁老師!下面請同學們跟著我們把這首古詩朗誦一遍吧!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老師們,同學們,《古詩欣賞驛站》明天再跟大家見面了!謝謝收聽!

 

範文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大好。西華池小學廣播站古詩詞欣賞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播老師孫旭潔。下面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欣賞李白的《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謝眺北樓又名謝公樓,是南朝詩人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天寶十三年,,李白從金陵再度來到宣城。他獨自登上了謝公樓。憑欄遠眺,只見依山傍水的宣城景色十分秀麗,不僅詩興勃發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詩人懷著讚歎的心情,用凝練的筆墨。描寫了登高所見的總體印象。平曠的原野,起伏的山巒,錯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風景畫。這開頭一下將讀者帶入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當中。

接著下來 具體描寫詩人眼中的景色。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寫的是遠景。“兩水”指環繞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時值秋日,溪水寧靜澄徹,遠遠望去,荒涼如鏡。"雙橋"指橫跨溪水的上、下兩橋。上橋叫做鳳凰橋,下橋叫做濟川橋。兩座橋倒影水中,在夕陽的

照耀下,折射出絢麗奇幻的色彩。這哪裡是橋,分明是兩道彩虹從天而降。這兩句與詩人的另一名作《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似。兩者同樣是用比擬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同樣用一個“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聯絡起來;然而同中有異,異曲同工:一個是以銀河比擬瀑布的飛流,一個是用彩虹寫夕陽明滅的波光中雙橋的倒影;一個著重在描繪其奔騰直下的氣勢,一個著重在顯示其瑰麗變幻的色彩,兩者所給予讀者的美感也不一樣,而詩人想象的豐富奇妙,筆致的活潑空靈,則同樣十分高明。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寫的是遠景。詩人選取了人煙,橘柚,梧桐三種具有時節特徵的`事物,來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岡叢林之中農家飄出一縷炊煙。深碧的橘柚,微黃的梧桐都呈現出一片蒼涼。他站得高,望得遠,抓住了一剎那間的感受,用極端凝鍊的語言,勾勒出一個深秋的輪廓,深深地透漏出季節和環境的氣氛。他不僅寫出秋景,而且寫出了秋意。

結尾處“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與開頭相呼應,點明登覽的地點,抒發了懷念前代詩人謝眺的心情。然而這不是一般的登覽懷古。”誰念”二字透露了詩中的背景。原來李白自天寶初年,為權貴排擠,被迫離開長安以後,一直過著漂泊流浪的生活。而他所仰慕的前代詩人謝眺在南齊的爭權奪勢的複雜鬥爭中,也曾受到排擠,最終死於非命。因此當他來到舊遊之地宣城,登上謝眺建造的北樓,面對謝眺遺留的宣城山水,怎能不油然而生,緬懷謝公之情呢?

今天的古詩詞欣賞節目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