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本文為趙氏孤兒電影觀後感範文,讓我們透過以下的文章來了解。
範文一
昨天去看了場《趙氏孤兒》,至少從散場後觀眾的交談中來看,這部電影起碼在普通觀影者應該是博得了還算不差的口碑,我也替老陳舒了一口氣,總算沒有像像《刺秦》那樣叫好不叫座,《無極》那樣慘遭影評人和普通觀眾的如潮惡評。
首先,劇本非常周密地就戲曲中相對簡單的“獻子救孤”的行為進行了擴容與想象。戲曲中“獻子”,是程嬰與公孫杵臼商議後聯袂演出的“苦肉計”,由程嬰先將自己的孩子帶到公孫處,然後向屠岸賈舉報公孫,遭圍捕的公孫杵臼遂大義凜然地痛斥程嬰,為的是以其真實的表演取信屠岸賈。大部分戲曲文字都是這樣演繹的,公孫痛罵程嬰歷來是《趙氏孤兒》中的一段好戲。電影的敘事中程嬰和公孫杵臼素不相識,程嬰奉公主臨死之命前去尋找公孫杵臼託付孤兒,未想屠岸賈搜查質押全城嬰兒,妻子為保全自己的孩子,向屠岸賈交出了趙氏孤兒。如此一來其親生兒子反而成了最可疑的物件。得知嬰兒下落的公孫杵臼來程宅接孤,為同時保全兩個孩子,程嬰一邊讓妻兒跟隨公孫杵臼出城,一邊去認領真正的趙氏孤兒。半路上程妻向公孫說出了事實真相,公孫料定屠岸賈必定前來追拿,遂將母子藏入牆壁夾縫。而程嬰誤以為公孫妻子一行已經逃生,便向屠岸賈舉報了趙氏孤兒的去向。屠岸賈夜襲公孫府,公孫杵臼為取信屠岸賈捨身救子,軍士在夾牆中搜出了母子二人,屠岸賈當眾摔死他認定的“趙氏孤兒”,刺死了程妻。戲曲中韓厥效大義放孤自刎,電影改編為受屠岸賈一劍之傷並與程嬰密謀十五年。編劇的構想豐富了救孤的情節和動作性。
確立一種基本的敘事角度和基本立場,是導演思想的關鍵,按照陳凱歌導演本人的闡述,電影不是表現一個英雄人物伺機復仇的故事,是為體現“因其渺小,才見其偉大”的思考。為了符合新的歷史語境中的群體審美心理,導演把程嬰這位義薄雲天,感天動地的藝術形象從“崇高”的悲劇座基上搬下來,取下其頭上的光環,賦予其“平凡”的外衣,以增加和現代觀眾的親和力,以求獲得更廣泛程度的認同感。把程嬰定位成一介草民,也許是一種面對商業社會和娛樂時代無法嚴肅的尷尬和妥協,但我們更願意相信對人物的定位源自導演對新的歷史態度和闡述立場自覺的認同與探索。
此外,電影在某些場面和細節的處理和運用上還是頗現功力的,比如“趙朔之死”“莊姬護子”“程嬰封門”“開牆搜孤”“空的搖籃”“魚的運用”等場面令人記憶猶深,電影的結尾“身死魂遊”的處理雖然在《角鬥士》等電影中有著類似的方法,但此處出現抒情性結尾也是較為妥帖和理想的。
“程嬰救孤”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感動一代又一代人,穿越時空令世人動容,它呈現出的是中國士子和知識分子的相對穩定的結構心態和心理形式──“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求仁”,這便是志子人格歸趨的“道”,即社會理想人格,它主宰著主體行為的方式和深層心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應當弘揚的。與此同時,疏離在主流意識形態之外的追問,參與經典的解構,參與對歷史的闡述,其本身就是參與歷史的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多元化的解讀和闡釋方式既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也推動了個體對於歷史的融入、審視、思辨和體驗。
範文二
昨天和老公去看了最近熱片《趙氏孤兒》。故事很悲,一開始就悲,看完後心情很難過。故事和歷史的趙氏孤兒相比進行了些改編,使情節更加的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這個電影詮釋了一個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品德,那就是承諾。這個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信守著自己的承諾(包括屠岸賈),程嬰對莊姬的承諾,保護了她的孩子,趙朔的妻子莊姬夫人雖然是一介女流,卻也兌現了自己對丈夫的承諾,保住了趙氏家族的最後一枚血脈。故事一開始,就讓人為這個孩子的生死存亡捏了一把汗,不知道他的命運究竟會怎樣發展,看到屠岸把程嬰的兒子摔死的那一刻,我落淚了,可憐的孩子,剛出生沒多久,竟以這樣的方式被結束了生命,他甚至可能都不記得自己母親長什麼樣,他甚至都沒有怎麼好好感受過這個世界,確因為政治鬥爭成了無辜的犧牲品。他的死雖然拯救了趙氏孤兒、雖然拯救了100多條嬰兒的生命,但是,讓我還是悲從心底起。看到此刻的時候,我想起了我的仔仔,她是這麼的可愛,作為一個媽媽,我也會和程嬰的夫人一樣,到最後都保護著自己的孩子。還有那個莊姬夫人,為了讓程嬰順利的帶著她的孩子逃走,不惜犧牲自己。對於一個母親,剛產下自己的孩子,卻又面臨不得不母子分離痛苦,這是怎樣悲啊,難道她不想和她的孩子親近麼?難道她不想抱抱自己的孩子麼?難道她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麼?當然,所以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可是,在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候,她無從選擇,她只能不顧一切的保護他孩子的性命,母愛是這麼的偉大,無私,無法用任何愛替代。
只是覺得電影起調很高,最後收尾的時候有點簡單,讓人覺得故事沒講完似的。可是心情卻無法平靜,只是想趕快回家,回家看我的仔仔,回家好好抱她,感受我還能愛她的感覺,感受最平凡最溫暖最無法替代的'愛。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還是讓我看到了陳凱歌電影中人文訴求的迴歸(前作《梅蘭芳》簡直就是一部流水賬式的講述藝術人生,愛情人生,愛國人生的文藝版“葉問”),也不像《無極》那樣過於晦澀的隱喻和指涉,讓不明就裡的普通觀眾如墜雲霧,外加糟糕的劇情架構,嚴重破壞了一根本來很有深度的故事主題。
範文三
昨天去看了場《趙氏孤兒》,至少從散場後觀眾的交談中來看,這部電影起碼在普通觀影者應該是博得了還算不差的口碑。
影片的開頭氣場很大,情結絲絲入扣,毫不拖沓,宮廷政變更是一個視覺上的小高潮,讓觀眾產了較強的代入感(儘管這樣的刺殺場景和十月圍城一樣,按照現實邏輯分析幾乎不可能這麼驚心動魄)。而大概出場十分鐘左右就被秒殺的那個“王”雖然是一個沒有多少戲份的配角,但卻讓我印象深刻,在凱歌的電影裡,統治者往往是用荒誕手法塑造的集昏庸陰陽怪氣於一身的角色,這和膚淺諂媚的張藝謀的形成鮮明對比,敢用隱晦的藝術形式去控訴極權主義政治,真實而不媚俗,是我最欣賞他的一點。
當然,依然不能否認這部電影裡並沒有完全褪去陳凱歌式的一些固有弊病,他對電影電影情節和結構的把握上,舞臺化的痕跡還是比較濃重,講故事的技巧和對全域性的把握一直是他的弱點,尤其在人性刻畫層面上總是缺乏一些貼近現實生活化的思考邏輯。
范冰冰在生產後看不出產後虛弱的狀態,在自絕前也沒有明顯的內心掙扎的心理軌跡,依照常理起碼應該苦情的眸視自己的孩子一眼;黃曉明放過趙氏孤兒的動機僅僅用良心發現來解釋也太鹹蒼白無力,因為從之後的劇情推進中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的性格陰冷沉靜,幾乎不可能如此感情用事;葛優一直不讓趙孤上學也未作交代。如果說以上都是些不痛不癢可以忽略的漏洞,那麼以王學芹縝密詭詐的性格特點來分析,完全會在一開始殺掉真正的趙氏孤兒,更不可能有收留葛優作為門客的反常理行為;葛大叔在最後一刻突然放棄盤亙在內心十五年的復仇計劃要帶趙孤去過平淡的生活也顯得突兀,莫名其妙;“三人連環刺”的結局處理太過於兒戲化,打得輕飄飄;葛優在被刺後倒下給了一個近五秒鐘的面部特寫鏡頭,一個常看電影的人應該有經驗,這是給死人才運用的鏡頭手法,但沒想到最後竟然葛大爺又支撐著殘軀跑到大街市上兜了一圈(讓我想到了《十面埋伏》裡章子怡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直到把觀眾折磨到死的橋段)。總之電影后半部分情節有些分散,不緊湊,復仇的高潮走的綿軟無力。
再去看時光和豆瓣(應該說中國最權威的兩個影評網站)上的6分低評實在有失公允,我不明白為什麼《生化危機》《敢死隊》這樣的電影都能得分比他高,如過我沒記錯的話,在時光網上,這部電影未上映前它已經是這個分數了。雖然陳凱歌一直力圖將電影昇華到成深層的人性探討層面上,雖然他駕馭劇情和思想性融合的功底不夠深厚,時常讓這種追求把影片的邏輯弄得混亂,但我透過《趙氏孤兒》顯然看到了陳凱歌在後者方面的努力改進。而這部電影受到的詬病顯然超過了它本身所應該所承受的批評。我只能說中國觀眾沒有批判力,沒有理性,被少數輿論所控制,看了《無極》就心理扭曲的調侃,惡搞,咒罵別人的後繼作品,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的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