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初中愛國電影觀後感字

初中愛國電影觀後感2000字

初中愛國電影觀後感2000字

看完了電影,我想到我們進入昆明醫科大學的那一刻,莊重的宣誓:我自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遵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定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

五一勞動節連續假期的第一天,下午我決定留給自己,偶然亂轉電視下,我看了這部HBO播映的電影《心靈點滴》(PatchAdams),也明白了男主角名字中--Patch象徵的修補之意。

這部片和男主角羅賓威廉斯主演的另外兩部電影:《美夢成真》、《心靈捕手》一樣,都是令我回味再三,膾炙人口的好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來自生活的故事。主人公曾在年少的時候因為患有憂鬱症而住進了精神療養院,在出院後,他就立志要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後,他考進了醫學院。與當時其他的醫生不同,他非常反對傳統醫學界那種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思想。相反,他相信,歡笑、與病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出方。在面對審官的質問,他人的質疑的時候,他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處事方法,而在他面對審官的時候說了一句令我十分感動的話,他說:“我們應該和偉大的護士們建立友誼,她們可以教你,她們每天與人相處,她們來回於血與屎之間,她們有豐富的知識,而那些人性尚存、受你們尊敬的教授們亦如此,分擔她們的同情,用它來感染別人。”

這使我想起有部電視影集《ER》(急診室的春天)的某一段情節。

一位年輕急診醫生--大衛,平時對一位好發問又好管閒事的醫學院實習生又愛又恨。兩人之間很不對盤,但又有一種微妙的好感情愫。有次,來了個病人,本身精神情況也是很不穩定,在急救過程中需要從脊椎打麻醉針,照理這應該由醫生來做,但這位醫生卻故意讓實習生練習,想讓實習生出糗以知難而退,結果她果然技術不佳,弄得病人痛得要命幾乎抓狂。

但更嚴重的事卻在後面。沒想到這位病人一直記恨在心,妄想醫生都要害他,趁著醫生們忙著放假過節的鬆懈,以預藏的刀將認真學習,立志成為一名好醫生的女實習生,一刀封喉斃命。

電影中的派奇和電視影集裡的.大衛醫生一樣,他們原本飛揚的自信和旺盛的生存鬥志,一夕之間完全被這樣的意外事件所擊潰,從此陷入自責沮喪的深淵。

所幸,生命的無常,可貴的便是它讓人絕望的同時,它也給了人無限的希望。自責難過到曾經也想輕生的派奇,終於在山頂上再度找到了自己看待生命的角度,重燃起以往助人為樂的信心和勇氣。

在電影中,開始沒有多少人贊成帕奇的觀點,學院院長瓦爾考特尤其反對他的方法,而帕奇的室友米奇也認為他是一個孩子氣的傢伙。但同時他也影響了一些人,包括護士喬蕾塔、同學楚門和卡琳。帕奇發現他在兒童病房大受歡迎,正因他的可笑、古怪的方式驅散了兒童們的恐懼感。

他堅信,醫病之間也是一種人際關係,不應該照著傳統教科書所言,做情感切割,反而要貼切相連。所以醫生不該只是躲在象牙塔裡做實驗,或是開藥動手術,而是要儘早地學會和人相處,學習傾聽和交談。

同時,在他的定義中,醫生就是廣義的助人者,而所謂醫療行為,要治療的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人。

對抗疾病可能會失敗,但如果以人性的同理心對待病人,抱著互助為濟的精神,則幫助病人,陪伴病人度過疾病苦痛,這件事是永遠都不會失敗的。

買了這本書也蠻久的了,看了這部片,也激發了我讀這些詩的念頭了,它們真美。抄了詩,和大家分享如下:

我愛你,但不把你當成玫瑰,

或寶石,或火炮射出的箭。

我愛你,像愛戀某些神秘事物,

秘密地跟在你靈魂左右。

我愛你,如同一株從不開花,

但自身隱含著花朵花芒的植物;

感謝你那帶著充實的香味的愛,

自大地昇起,靜靜地存在於我的軀體中。

我愛你,不知道如何去愛,何時去愛,又從何地去愛,

我直接了當地愛你,不復雜也不傲慢;

我是如此愛你,因為除此之外我別無他法。

還有什麼方式:我不存在,你也不存在,

如此親密,所以你放在我胸前的手便是我的手,

如此親密,所以你閉上眼睛的時候,我也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