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作文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精選10篇)

中秋節,他就像一個傳說,她的身影如此的優美。當黑夜來臨,她那金色的光輝撒向大地。她像一首詩,帶我們領略人世最真的美麗。她像一首歌,大地都在為她歌唱,因她而陶醉。以下是由聘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參考。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1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 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 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 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2

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但是,八月十五是一個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也叫團圓節,夜晚,天空萬里無雲,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吃著像月亮一樣圓的月餅。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一個以前奶奶給我講過的一個故事——《嫦娥奔月》。

在很久以前,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人們整天被太陽曬得生不如死,漸漸失去生命。就在這時,有一位力大無比的人要幫老百姓解除苦難。他就是后羿。后羿登上崑崙山頂,用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所以大夥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逄蒙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後羿的門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

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碗仙藥,據說人吃了這種藥,不但長生不老,還可以昇天成仙,可是這事無意中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要把仙藥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后羿要帶弟子出城去,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夜晚,逄蒙手提寶劍,闖進了后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藥叫出來,但嫦娥為了不讓仙藥落在這種人手上,就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的飛了起來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漆黑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月亮飛去。

后羿外出回來,不見妻子,他焦急的衝出門外,之見浩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娑,一隻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而他的妻子嫦娥正站在一顆桂樹旁深情的凝望著自己,但是他們再也不能相見了,鄉親們很想念嫦娥,便在院子裡擺上嫦娥最愛吃的食品,來為他祝福,從此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期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3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絡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裡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身和贈於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中秋節,因為在那一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月餅,不同的餡。

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特定的歷史來源。中秋節是這樣來的,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青天祭日,秋天祭日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好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対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小時候年幼無知,以為月餅是圓的,所以家裡人也要團圓在一起。吃月餅的時候,有父母在一起陪伴,那真是一種幸福的事。

反正那時候只知道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於是我總想多吃點,從此,八月十五中秋節便成了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家喻戶曉。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5

小時時候,我對中秋節的含義認識很淺,在我記憶當中,中秋節的特殊之處在於,可以吃到好多好多的食物,並且能夠和哥哥姐姐玩中作樂,尤其到了晚上,大家去村上有名的風景勝地,那是我們小孩的天堂——晚上玩得不亦樂乎,甚至在夢中還重複情景,嘴角露出微笑,那時我就覺得中秋好,對我們來說是又圓又滿。

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也是中秋來臨之際,我的班主任問我們中秋的“圓”有哪些意思,我和同桌爭先恐後的站起來回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當然我先讓他回答,一句句對中啾比較深刻的理解的話脫穎而出,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都目瞪口呆了,我不服氣就爭著發言,記得當時,我說“圓”就是中秋節的月餅是圓的,月亮是圓的,當然肚子也是圓圓的,大家平靜了1-2秒之後,大家都哈哈大笑,那時,我還得意洋洋地說,還是我厲害吧!

話音剛落,老師先說有點道理,然後就給我們解釋,我在老師的話語中發現了同桌的共同點,自己的瑕疵,最後讓我明白“圓”最主要是指一家人能在一起吃個團圓飯,聊個天,一天團團圓圓的,這對我的記憶很深,永記在心。

我現在已經踏上了高中的旅程,學習任務加重了,回家的次數也短了,鍛鍊的機會大了,從而,每天的學習時,父母的老師的教誨也在耳邊盤旋,心裡非常的想回家,想見到父母,蘇東坡的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點破了我的心聲,讓我真真體會,團圓的可貴。

中秋節,回家,我要送父母一個禮物,一個懷抱,讓他們感到欣慰,我自己內心的發洩,最後,中秋來臨之際,我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6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由於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而現在,我們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餅了。然而,中秋之至,為什麼我們如此的對月餅,而月餅又有什麼含義呢?

首先,月餅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餅易攜帶且存放時間相比較起來較長,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餅就成為了中秋的主流。那麼關於月餅的含義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月餅表達的親情、愛情和鄉情以及那種團團圓圓的象徵。

在中秋這一天情侶之間互送月餅,互相祝福,表達了真摯的情意綿綿的愛情。月餅表達了惜別、眷戀和天長地久之情。幾乎所有的炎黃子孫,無論在國內、在家鄉,還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節這一天吃餅賞月、望月思鄉、寄託情思。一塊月餅表達了在外遊子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親情和鄉情,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表達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間送上一份月餅表達了互相之間親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壽宴點等月餅,表達了人們對老人長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7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漢服中秋《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中秋節從2008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傳說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 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8

今天是中秋節,晚飯後,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在家門前的空地上坐著,一邊吃月餅,一邊吃柿子,一邊賞月。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只見月圓,不見人圓。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裡,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麼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

談起月亮,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 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這圓月非常調皮,月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裡,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月亮到雲層後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月亮時而又像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後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后羿。后羿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藥……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團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美極了。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9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叫團圓節和八月節等。 中秋節這一天,在外的遊子們都要趕回家來,和家人共同度過這個象徵團圓的節日。

中秋節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就像晶瑩剔透的玉盤,掛在幕布般的夜空中,十分美麗。和家人一起品嚐著月餅,一面是歡聲笑語,一面是如玉如盤的圓月,還能有比這更令人感到幸福、滿足的事了嗎?團圓的日子,因為這月亮,又增添了幾分美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一天不論人們在哪裡仰望著這輪十五的圓月,都是那麼的皎潔,心中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而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正如杜甫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不僅是團圓的節日,還是傳遞思念的節日。 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便是吃月餅了。

月餅是圓形的。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月餅最初是用來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必備食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吃在嘴裡,甜在心裡,這才有了中秋節的氣氛。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形式,和家人在一起,是令人最幸福的一件事,中秋節,使人們真正體會到了“團圓”這兩個字的含義。

介紹中秋節作文600字 篇10

在我們家,每年的中秋都很熱鬧,因為爺爺奶奶每次都會從鄉下趕過來和我們團圓。可是今年的中秋節卻很冷清,因為奶奶生病了不能來,而爺爺必須在家裡照顧奶奶。我看著美麗的夜空,群星閃耀,彎彎的月亮對我微笑。這一切迷人的景象,使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爺爺、奶奶。

我從小在爺爺奶奶家長大,與他們的關係很是親密。自從七歲那年我跟著爸爸媽媽來到城市後,只能在每年的中秋節時才能見得到他們。“爺爺”、“奶奶”,在我的生活中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稱呼,而是跟我很親很親的人。

就在今年,奶奶得病了,病得很重,可是爸爸媽媽又沒時間回家照顧爺爺奶奶,他們急得團團轉,這使我更擔心奶奶,怕她永遠地離開了我。我的心好忐忑,我好害怕,好害怕。我真想馬上回到了老家,看到奶奶,對她說:“奶奶,我來看你了,你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哦。”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只能一個人呆呆地站在窗臺邊,望著一輪皎潔的明月在天空中向我微笑,就好像奶奶在向我徐徐走來對我說:“莉莉,奶奶來看你了。”但在剛要碰到奶奶時,奶奶不見了。我真想對奶奶說:“奶奶,我愛你,我真的好想你啊!

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爺爺奶奶對我的疼愛,是你們教會我要懂得勇敢;是你們教會我要懂得自信地去面對困難;更是你們教會我要懂得去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