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支付寶提現收費標準
支付寶要做的是什麼呢?取代銀行。下面聘才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年支付寶提現收費標準。歡迎大家閱讀!!
不管是網際網路產品,還是生活中的規則,我們看一項規則的改變,就得去琢磨背後的邏輯,往往包含著規則制定者的意圖:
1、它為什麼要出這樣的舉動;
2、它希望受眾完成什麼樣的動作行為。
首先來看這個收費規則的具體範圍:支付寶餘額 自己/他人銀行卡。這是一個錢從支付寶流出到銀行的過程,從最基礎的表象意思來簡單理解,支付寶不希望把錢從支付寶轉回到銀行卡,而是希望把錢留在支付寶內。至於原因呢,馬雲爸爸說銀行的通道費成本太高cover不住,對於即將啟動上市的螞蟻金服來說,成本和利潤率的確會是一方面的考慮,但白崎卻認為這不僅僅是一項成本控制。
站在2016年的今天來看支付寶,絕對不能僅僅看到作為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更要注意到的是作為螞蟻金服旗艦產品的支付寶。畢竟,這是一家金融服務公司,而不是一家電子支付公司。
首先為什麼支付寶敢收費?
因為宣佈收取手續費的微信支付並沒有因為此項規定損失市場份額,反而促進了微信支付生態內的信用卡還款、理財通等盈利性業務的增長。這給了支付寶很大的動力,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歷史總是相似的,今天的這個收費規則不禁讓人開始回想支付寶是怎樣成為國民產品的。
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興起,一方面是為阿里系電商提供交易擔保服務,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則是轉賬免費這個點充分解決了使用者痛點。在2015年底之前,銀行的轉賬手續費讓很多使用者苦不堪言,所以支付寶抓住了時機順勢而上俘獲了數億使用者。
而在2016年年初,國有五大行取消轉賬手續費,打響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的反擊戰,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支付寶轉賬免費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相信很多非金融行業從業者的使用者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並不知道五大行取消了手續費。
想想竟然有些可笑,原本收高額手續費的銀行現在取消了收費,而一直習慣免費的支付寶卻開始收費了。而作為使用者的我們,卻回不去了。
在支付寶9.0釋出的時候,白崎寫過一篇文章叫作「一篇文章讀懂支付寶9.0改版背後的產品邏輯和戰略佈局」,裡面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支付寶要做的是什麼呢?取代銀行!
當時白崎以股票舉例,現在A股股民在券商開戶炒股,按照監管層的規定錢依然是在銀行裡第三方託管的,這和國外有很大的不一樣,炒美股港股的股民都知道錢是放在券商賬戶裡的。
去年A股行情好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支付寶意圖在證券領域做一些嘗試動作,當然隨著行情急劇回落這個動作最終也沒有推出,但能感覺到支付寶內部對於資金流向的靈敏嗅覺。在上一篇文章裡,白崎提到過這樣一個假設:
以後炒股的錢不在銀行託管了,全部放在支付寶裡呢?由支付寶來託管?股市行情好的時候去炒股,行情不好的時候回來繼續買理財,這樣資金流動全部在支付寶裡。
這個假設鑑於目前國內證監會的監管政策無法落地,但是未來某一天,會不會成為現實呢?畢竟,支付寶目前才12歲而已。
支付寶和銀行,一直是一種相愛相殺的關係
在支付寶與銀行之間經過的每一筆資金流動,銀行都會收取通道費,這個費用此前一直由支付寶承擔。而支付寶,一直都有取代銀行的野心。銀行也一直忌憚第三方支付的力量,好在有銀監會這個大法王的存在,始終不給支付寶名分。
銀行業在季末、年中、年末都有一個奇葩的怪現狀,叫全員『攬儲』,甚至有一種戲虐的說法叫「一人進銀行,全家跟著忙」。基本上只要在銀行上班的人都會被分配一定的指標額,這時候就得發動全家親戚朋友以及各種社會資源來完成攬儲指標,這是關乎獎金多少的任務。
銀行的攬儲方式千奇百怪,說出來或許讓人覺得好笑,但這的確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套路。為了攬儲,給大爺大媽送油送米,捆綁運營商送手機,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吸引其他行的資金,甚至後來被銀監會叫停過的存款加息,無所不用其極。
說到這兒或許你會以為我講偏了主題,其實並沒有。因為今天的支付寶,也是在做「攬儲」這件事,只是對於一個網際網路產品來說,攬儲的方式更加高明。
首先用轉賬免費這個功能點開啟支付通道的入口,並覆蓋所有能覆蓋到的生活消費場景形成資金通道;
再次打造餘額寶、招財寶、基金等理財場景,以高收益、低成本、簡單便捷的特點吸引使用者資金進入支付寶生態圈;
最後,關門,想出去?攤手收錢。
過去這些年的網際網路主流使用者,有一點點蠅頭小利都會去佔,所以紅包大家搶得很開心。但是真要從他們身上拔一根毛,那是萬萬不行的。這,就是人性。
有人說,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雙雙宣佈轉賬到銀行卡收手續費,意味著第三方支付的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的確,支付的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後,擴充套件到更大的格局來看,這是一場網際網路金融的賽跑,所以需要從金融佈局的角度去看支付寶的這些舉動。
金融的本質是資金流動產生價值。資金在哪兒流動很重要。
支付寶攬儲做什麼?
開啟支付寶APP首頁的「全部」,看財富管理一欄的前7個功能或許你就明白了,資金在支付寶體系(或者叫螞蟻金服體系)的流動,帶動螞蟻金服體系內的餘額寶、定期理財、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等眾多資產管理、信貸業務的滾雪球式發展,這才是一家即將上市的金融服務公司最關注的事情。
所以對於「提現收手續費」這件事,不能僅僅從成本控制角度去考慮,從格局更大的金融層面來看,這是一場收線式的金融佈局。你們富可敵國的馬雲爸爸真的缺這點錢嗎?
今年三月份,微信支付開始對使用者提現進行收費,每人享有1000元的微信免費提現額度,超過這一額度將會收取一定手續費。市場上一個寡頭的行為往往帶來另一個寡頭的跟隨。六個月後的今天,支付寶也宣佈對提現進行收費。
支付寶2萬元基礎額度以上的提現將收手續費
今天(9月12日),支付寶釋出公告稱,因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也就是一個月後),支付寶將對個人使用者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使用者每人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相比於微信支付的1000元免費額度,支付寶的免費額度要高出不少。而且在用完基礎免費額度後,使用者可以使用螞蟻積分兌換更多免費提現額度。
支付寶表示,最終選擇對提現而不是在其他環節收費,是因為使用者用支付寶支付的頻次比提現高出很多。使用者使用支付寶更多是用於各種消費、理財、繳費、還信用卡、手機充值等,提現的需求相對而言少一些。僅對提現進行收費,使用者受到的影響相對小。
支付寶的`提現涉及“提現到本人銀行卡”和“轉賬到他人銀行卡”兩個功能。按照調整後的規則,支付寶也對超出免費額度的部分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服務費,單筆服務費不到0.1元的則按照0.1元收取。
其他使用場景不受影響
支付寶表示,除了提現之外,使用支付寶進行消費、理財、購買保險、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掛號、繳納交通罰款、使用手機支付寶轉賬到支付寶賬戶、還款等服務不受影響,使用者免費使用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螞蟻積分。在用完免費額度後,使用者累積的螞蟻積分可以用於兌換免費提現額度。支付寶方面介紹,目前兌換比例是,1個螞蟻積分可以兌換1塊錢的免費提現額度,上不封頂。
對於餘額寶,支付寶公告則表示,餘額寶資金轉出,包括轉出到本人銀行卡和轉出到支付寶餘額將繼續免費。不過,2016年10月12日起,使用者從餘額新轉入餘額寶的資金,轉出時只能轉回到餘額,不能直接轉出到銀行卡。
原因何在?除了成本因素,還有構建護城河的考慮
1.對沖經營成本上漲,提升業績,為螞蟻金服上市做準備
支付寶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收費的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調整提現規則是為了減輕部分成本壓力。
3月份微信支付宣佈對提現進行收費時,也將原因歸咎於成本上漲。馬化騰在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時曾介紹了第三方支付背後的商業模式,銀行的錢離開銀行體系,進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其實都是要收費的,轉賬的手續費大約在千分之一左右,這是第三方支付一項很大的成本。消費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商家會給第三方支付手續費,但如果是個人之間轉賬,經過第三方賬戶,一進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時間連一天都不到。
日夜操勞的央視給支付寶和微信提現收費算了一筆賬,貌似支付寶贏了
馬化騰表示,一進一出第三方支付平臺就要承擔千分之一的成本,這個數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據他介紹,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獲得的利息收入,微信1月份的成本還是超過3億。
隨著第三方支付交易額越來越大,第三方支付確實面對成本壓力。螞蟻金服正在準備上市,需要不斷上升的業績來提升估值。透過收費來對沖成本上漲的壓力,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商業邏輯。
2.構建護城河,將資金留在自身體系內
成本因素是支付巨頭採取收費策略不可忽視的因素,不過應該也不是唯一的因素。業內傾向於認為,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競爭、第三方支付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家都希望使用者的資金能沉澱到自己的體系內,做大自己的生態系統。透過對提現進行收費,可以構建自己支付生態的護城河,提高資金轉出的成本,資金留在自身體系內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目前第三方支付都在努力拓展使用場景,從理財到網路購物,到手機充值、生活繳費,再到線下各種吃喝玩樂消費場景的支付,第三方支付尤其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大巨頭都在拼命拓展場景,使使用者在其體系內的資金可以有充裕的機會花出去,也就給了使用者將資金留在第三方體系而不是提現到銀行卡的理由。
將使用者的資金穩固到第三方支付的體系內,一方面減少了資金頻繁地在銀行體系與第三方支付體系之間流入流出的行為,降低了第三方支付需要交給銀行的手續費;另一方面,使用者在第三方支付體系內的各種使用場景中頻繁消費,交易額不斷上升,第三方支付的手續費收入又會大幅上漲。因此,對使用者提現進行收費,是第三方支付穩固生態系統、與銀行體系競爭的一個妙招。
騰訊在2016年一季報中表示,隨著騰訊連線使用者與一系列線上線下服務,騰訊支付服務的使用量和交易量都實現了穩健增長。相信這與提現收費有一定的關係。
為什麼現在才開始收費?
第三方支付的成本從誕生之日起一直都存在,為什麼到今年兩大巨頭才都採取收費策略?一方面因為,交易額越來越大,對應的成本也越來越大,可能超出騰訊阿里可以承受的範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格局已定,支付企業尤其是行業巨頭有了收費的資本。
在發展的早期,支付企業需要培養使用者,構建生態,可以對使用者進行一定的補貼,但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應用。很多使用者體驗到它的便利,很多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支付寶、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成為粘性比較高的應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市場領先地位也已經基本確立,很難有其他企業輕易對其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地位構成強大威脅。
而且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已經停發,支付牌照的價值越來越高,新進入者崛起的難度越來越大。對於支付寶、微信支付而言,自然有了對提現進行收費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