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
以下是由聘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閱讀。
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
陳蕃立志
東漢時有一個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自己住的屋子又亂又髒,卻從來不收拾。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他:“你怎麼不打掃一下房間,客人來了看到這麼髒亂多不好啊!”陳蕃回答:“我是做大事的人,怎麼能做這個呢?”薛勤當即反問:“你連一間屋子都收拾不好,你能做出什麼大事呢?”陳蕃頓時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故事啟迪】小是大的基礎,大是小的積累,一切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業。這就啟示年輕人要注重細節的積累,今天的一點變化,明天的一點努力,後天的一點學習,這樣不斷地日積月累,到了一定的程度,達到一個臨界點,你的質量就會發生變化,就會與其他的人拉開差距,這種差距,就是你經過努力達到一個臨界點所取得的成果。當細節積累到一定的臨界點,就發生了突變,突變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這個不知不覺就是量的積累。
其實,無論是學習還是以後的事業,我們都應該從小事去做起,從“掃一屋”開始,將來才能有機會“掃天下”。
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
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
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啟示:誤會的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對別人有所決定與判斷之前,首先,請想想這是否是一個“誤會”。
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
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裡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其中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她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
溫馨提示:生命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依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的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點。
啟迪人生的寓言故事
摒棄心中那份貪念
西漢開國功臣周勃在隨劉邦起兵反秦中屢建戰功,被封為絳侯。漢朝建立初年,又率兵平定韓信叛亂,官拜太尉。高祖劉邦死後,周勃又與陳平等一起設計智奪呂家軍權,一舉消滅呂氏諸王,擁立劉恆為帝,劉恆感念周勃輔佐之功,又升其為丞相,周勃也毫不推讓,慷慨赴任。
因周勃連年征戰,少有讀書,雖敦厚勤勉,為人樸實,但治國理政不是靠衝殺拼鬥,它需要的是管理才能和用人智慧,而周勃對這些卻是一竅不通。有一天,漢文帝劉恆心血來潮,想要了解一下國家的事情,他就問右丞相周勃:“全國每年要審理多少案件?”周勃聽後,搖搖頭小聲地回答說不清楚。文帝又問道:“全國每年收入多少銀兩,又需要支出多少銀兩?”周勃仍是糨糊一團,急得直出冷汗,汗水把內衣都弄溼了,也答不出文帝的問詢。無奈,漢文帝只好轉過身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卻對答如流:“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負責;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問問他們就清楚明白了。”文帝十分滿意陳平的回答,周勃甚感羞愧,便辭去了右丞相的職務。可是,待陳平死後,他又走馬上任去過丞相癮了。有人曾勸他不要擔任丞相,說他不是那塊料,可他認為自己軍功赫赫,不願丟失自己的名望。
後來,有人陷害告發說周勃要謀反,文帝便藉故免去了他的丞相職務,他被迫回到封地絳縣避身。可這些人仍不罷休,又羅織罪名把他投入大獄,在獄中,周勃仍不願放下架子,結果又被獄吏折磨得死去活來、困苦不堪,在文帝的過問下,才被放出監獄,出獄後不久,便鬱悶而死。
周勃死後,他的兒子周亞夫承襲了父親的封號,並很快成長為一名軍事將才,他作戰勇敢,治軍有方,文帝勞軍時,周亞夫敢於以軍紀之禮迎接皇帝,深受文帝讚賞。他北擊匈奴,鎮守邊陲,屢立奇功。文帝臨終,囑咐太子劉啟要重用周亞夫。劉啟稱帝后,立即任命周亞夫為驃騎將軍,由其掌握軍隊要權。周亞夫不負重託,於公元前154年,以其高超的軍事才能,果斷地平定了吳王劉濞發動的七國叛亂,保衛了西漢王朝的穩定。公元前152年,漢景帝也是感念周亞夫的輔佐之功,任命他擔任丞相,周亞夫也和他老父一樣,不懂得拒絕,樂呵呵地上任了。
開始景帝對周亞夫十分器重,也非常尊重,由於周亞夫為人太耿直,從來不會講策略,後來逐漸被景帝疏遠。被他冷落得罪過的梁王、竇太后等人趁機報復陷害他,以他兒子買“甲盾”為由,說他要謀反,景帝也很生氣,就將周亞夫交給廷尉審理。廷尉也枉法裁決,諷刺他: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周亞夫受此屈辱,難以忍受,要自殺明志,自殺受阻後,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而死。
不得不承認,周勃父子都有極高的軍事天賦,治軍有術,又都為人樸實耿直,對漢家王朝也都忠心耿耿,但他們的下場卻是那樣可悲,令人唏噓。他們的悲劇看似是政治權術所致,究其原因,其實是他們高估了自己。在軍事作戰上,他們能力超群,可以取得驚人的業績,但在處理政事、與人交往方面他們卻是門外漢,心有餘而力不足,可他們又缺乏自知之明,不能為而強為,結果落得可悲的下場,害了家人也害了自己。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摒棄心中那份貪念,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貪功、不求名,紮紮實實做自己,絕不能讓貪慾迷了眼,這就是周勃父子的遭遇帶給我們的有益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