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後感500字
西廂記讀後感500字怎麼寫才好呢?小編蒐集整理了優秀範文供大家查閱,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古往今來,最真實的是親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愛情。
愛情對於我們是陌生的,更是遙不可及的。但王實浦的《西廂記》讓我理解了他對愛情的詮釋,也讓我知道了一對青年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他們敢於同封建勢力做鬥爭的行為令我敬佩萬分。
初讀《西廂記》時,只因一個虛名,元雜劇壓軸之作。讀了之後我便後悔了,覺的枯燥無味無心再讀,於是我就把它棄擲一旁。後來我收拾書本時發現了它,一時興起便有讀了起來。讀完之後,我得出一個真理——什麼是好書,就是耐讀的書。
該書辭藻華麗,情節生動,文筆精湛,令人愛不釋手。長亭送別這一出是我最最喜歡的,該曲曲情悽婉纏綿,辭句清麗俊秀,聲調婉轉秀美。將鶯鶯的離愁別恨表現的淋漓盡致,使全文瀰漫著一種淡淡的和無法言說的哀愁。
該折主要描寫鶯鶯為張生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分手後鶯鶯的傷別後憂慮的感受。該折不僅詞句優美,還借用了大量的曲調。“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堪稱為當中的壓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來營造一種淒涼的氣氛,側面烘托了鶯鶯複雜的內心世界。後兩句一問一答,使得景物深含離人的主觀色彩,經霜樹葉如痴如醉,其實那是離人的血染就的。這兩句不僅說明時間季節,更是繪出鶯鶯的淚眼之情態,將離別之情描繪的更為悽切,從而表現出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來又何止一個崔鶯鶯,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臺至死不渝的愛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她們不畏封建勢力的迫害,敢於同封建勢力作鬥爭,因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應該學習她們這種執著的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抱負而奮鬥。至於感情,我們還沒有到享受它的年齡。
篇二:
王實甫原名王德信,字實甫,活動在元太宗至元泰定元年間,生平不詳,現存資料裡只知道他多與雜劇藝術家交往甚密。他的名作有《麗春院》、《破窯記》、《西廂記》和《芙蓉亭》,最有名是《西廂記》,得到很多人的讚美,比如賈仲明在[凌波仙]吊曲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陳繼儒《陳眉公先生批評西廂記》裡說它是“千古第一神物”;李漁《焚書》說它是“化工之作”等等,都略顯過譽,不過好在也算務實。
《西廂記》前身是元稹傳奇小說《鶯鶯傳》,所以王實甫算是改寫,不過卻糾正了小說裡“尤物害人”、“紅顏禍水”等迂腐的說教,規避了裡面思想的狹隘,使得改寫後成為劇本的《西廂記》在藝術上和思想上都變得很精妙和深邃。
《西廂記》裡,王實甫刻意雕飾,用心精細,讓辭句富麗華美,又多化用歷代詩詞裡的妙句,所以讓《西廂記》表現出一種貴家小姐的的'氣質。怪不得《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裡賈寶玉專門稱讚它說:“真正的好文章!你若是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
《西廂記》將禮教叛逆與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表現得具體充分,又把鶯鶯和
保守不進的性觀念,敘述**場面的時候顯得拘謹呆滯,這點上輸給了《董西廂》。
金代的民間作家董解元也把元稹的那個故事改寫了,書名叫《西廂記諸宮調》,人們稱為《董西廂》。但是他顯得不夠純潔,裡面攙雜了太多感恩報德,功名富貴和才子佳人等落後的現象,沒有把青年男女自由的談情說愛很自由的表現出來,讓它在整體的藝術上比較掉價。
不過,它也有值得我們賞識的地方,也是它唯一可以和王實甫抗衡之處,就是它裡面率性而為寫性的大膽用筆。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寫張生和鶯鶯雲雨之歡的描寫如下:
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
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搵香腮。
春羅元瑩白,早見紅香點嫩色。
這段話寫得十分謹慎,王實甫想要寫出春宵帳暖的情調,又怕顯山露水過分後惹來麻煩,只好削足適履的讓內容服從當時情致,投鼠忌器得讓人不夠痛快。試看看《董西廂》裡同樣情景的不同表現,卷五末尾處:
殢雨尤雲,靠人緊把腰兒貼。顫聲不徹,肯放郎教歇。檀口微微,笑吐丁香舌,噴龍麝,被郎輕齧,卻更嗔人劣。
被你個多情姐,噷得人困也、怕也,痛憐嗚損胭脂頰。香噴噴地,輕柔柔地,酥胸如雪。
這段形神兼備的描寫很能叫醒我們的感官,在心裡引發些激盪。董解元把聲音、色彩、動作三方面照顧得無微不至,體現了他比較高超的表現技藝;同時他又鑼鼓喧喧的把它們描畫出來,沒有欲說還休的沉悶,這是他在那時候的一種膽大創舉。
篇三:
元代著名戲劇家王實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戲曲作家之一,他的雜劇《西廂記》至到現地仍被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雜劇之一。
《西廂記》重點刻劃了張生,崔鶯鶯、紅娘、老夫人形象,圍繞“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展開故事情節,表達了對封建禮節的不滿。
近日,又重讀《西廂記》,發現裡面有三個問題應會值得重視一下。
首先,是關於戲劇透露出來的對“佛門“的看法。全劇發生的地點是圍繞在普救寺及其周圍。張生與鶯鶯正是在普救寺相遇並相愛的。普救寺是個寺院,是個佛門境地,佛講究清心寡慾,而作者卻把這個愛情故事發生地點設在普救寺,這實在是大有意味。另外,這個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眾生,幫助人生擺脫苦海。但是,當孫飛虎圍寺扮親時,不知是誰在救誰。為何在王實甫筆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據考證,元代統治者為了麻痺人民的鬥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經濟上都享有特權,因此,僧俗成為統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實甫透過這些來諷刺當時的“佛門”,也間接嘲笑當時的統治者,由此可見,王實甫的筆力,在講述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還不斷嘲諷當時的政治。
第二,有關於老夫人的形象。許多評論者都認為老夫人是個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爾反爾,是張崔愛情道路上的絆腳石。這些都是從反封建禮教來講的。那有沒有誰真正試著為老夫人想一想?我認為,老夫人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個非常具有母愛的人。一開頭,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這麼一個女兒,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愛傾注在鶯鶯身上。來到寺中,怕鶯鶯悶,特別叫紅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關心女兒。在對待張生的態度的問題,也是建立在自己對女兒鶯鶯愛的基礎上。鶯鶯本是相國千金,從小就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雖說張生的父親以前做過官,但50多歲就早逝了,家裡積蓄肯定不多了。鶯鶯嫁過去後能象之前在家裡過得一樣嗎?老夫人肯定會從客觀物質方面為鶯鶯著想。逼張生上京也是為鶯鶯著想。在當時,張生作為一名讀書人,卻不上京趕考,在當時可以說是“不務正業”的人。試想想,哪一位母親願意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不務正業”的人呢?歸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鶯鶯,如果不是因為愛她,她何必這麼操心呢?可能讀者會覺得奇怪,老夫人最後不是賴婚嗎,她把鶯鶯嫁給自己的侄子鄭恆,這難道也是愛女兒的表現?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鄭恆為了娶鶯鶯,謊稱張生娶尚書之女,具體時間具體地點,還聲稱自己是目擊見證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氣張生,一方面也沒想到自己的侄子會吭她。因此,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關於這部戲劇的喜劇因素問題。許多人都認為這部雜劇是喜劇,因為最後是大團圓結局。但是這部喜劇又有別於其他一般的喜劇。通常喜劇除了大團圓結局外,善的得到好報,惡的受到懲罰,善的戰勝惡的。《西廂記》中的衝突主要是張崔與老夫人之間的衝突,老夫人是惡的一面。故事到最後,張崔向老夫人妥協,張生上京趕考,高中後回來娶鶯鶯,而老夫人也沒有受到懲罰,她的願意“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在這部戲劇中,是善惡兩方都得到滿足,不同於一般喜劇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