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計劃範文

高二德育工作計劃

高二德育工作計劃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育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靈魂。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迎閱讀!

高二德育工作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做基點,著眼於受教育者終身的發展,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在複雜的社會中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創新能力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二、德育目標

透過常規工作的常抓不懈,進一步培養鞏固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化德育工作的系統化,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滲透成功教育理念,樹立年級班級的學生模範,促進學生髮展;把世界觀和理想教育放在主導和核心地位,加強對學生的成人意識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強化耐受挫折能力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工作策略

強調教師的學習,提高工作的藝術性

強調教師的設計,形成工作的系統性

強調教師的觀察,提高工作的針對性

四、學生特點:

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屬於青年初期,這是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開始關心政治問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強烈;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他們時常體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交往的需要更為強烈。

五、工作安排

1、貫穿全學期的常抓工作:

(1)強調教師的理論學習,關注德育過程中的案例思考;

(2)分時就餐、大課間、衛生、眼保操工作的常規檢查、督促、評比;

(3)學生心理疏導、紀律觀念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公物管理

2、具體工作日程安排:

高二德育工作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新課改理念,以人為本,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效益;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充分挖掘資源,形成教育合力,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以德育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公德、公民素質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全力轉變工作作風,推進學校在新形勢下的跨越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抓好班風、學風建設為突破口,規範學生的言行,淨化學習生活環境,濃厚學習氣氛,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勤奮、創新、勇於探索的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樹立良好的班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學風,在年級中形成一種相互競爭的良好氛圍。讓每一位任課老師立足本職崗位、勤奮敬業,樹立“以德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觀念,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關心、尊重、服務學生。以新一輪思想解放大討論為契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勢扭轉工作作風。

三、工作重點

從小處入手,抓好行為規範的教育,利用班會課時間,有目的、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和學法指導,年級組有計劃地對各班進行常規檢查評比,對學生課間操、寢室、衛生、安全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從各方面的具體小事抓起,促進學生更好地養成優良的行為規範和學習習慣。

開展刻苦自礪,立志成才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走好人生最為關鍵的一步。大力培養學生自主、自覺學習的精神,使之成為班級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以愛施教,以嚴治班。全體高一教師既要關愛、尊重學生,又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班主任要勤跟班,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把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千方百計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做好特殊生和貧困生的教育、引導和幫助工作。

各班利用主題班會開展具有“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樂趣性”的教育活動。全力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各種活動,培養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團隊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進行學生參與年級管理工作的嘗試。積極發揮值周班幹部工作的實效性,加強學生幹部建設,為校學生會、團委做好工作。

嚴格考試製度,明確考試目的,注重考試實效,實行備課組長負責制,認真做好考試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並將分析情況上報教務處和校長。對考試成績作量化分析,為調整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依據。

加強集體備課,各備課組要分工協作,講求效率,要精選資料,收集學生作業和考試中的傾向性錯誤。認真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參加校際教研,“中華勵志網“虛心向兄弟校、同行學習,備課時要研究教學中的熱點、重點、難點,發揮集體優勢,不搞單打獨鬥。

教師要切實注意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探索教師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並重,注重培養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的意識與方法;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