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色花教案1
教學目標:
1、品味散文詩的精美語言,體會詩中濃濃的母子情。
2、提高學生鑑賞詩的能力,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從一個孩子的假想寫起,以兒童與母親嬉戲的畫面,表現家庭之愛。在教學時,營造一個讓學生感受愛的氛圍,再透過多讀、多品、多思、多談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愛的美好、聖潔。
教學重難點:
1、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2、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積累關於母愛的詩,問題質疑。
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你們愛自己的母親嗎?為什麼?從小到大,母親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愛,這種愛是人世間最崇高、最無私的,作為兒女你想用什麼方式回報她呢?
大家說的都很好,印度有位大文豪泰戈爾,他用一種很特別的方式表達了母子間的親密感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散文詩《金色花》
二、瞭解金色花和泰戈爾:
我們來認識一下金色花,瞭解一下泰戈爾(學生交流)(多媒體展示)
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佔波”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神聖而又美麗。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被稱為“詩聖"。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三、聽讀課文
1、你認為那些字、詞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組長負責檢測。
2、這首散文詩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老師提示(多媒體展示)
匿笑(nì)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
沐浴(mù yù)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禱告(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xiù) 聞(氣味)。花瓣
3、學習散文詩一定要誦讀,要讀出人物的語氣、感情。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交流一下用什麼樣的語氣和感情來朗讀這首散文詩?
品味下列句子的朗讀語氣和感情。(多媒體展示)
例句: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孩子的調皮、快樂)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裡呀?"(母親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孩子的淘氣、撒嬌和對母親的愛戀)
4、各小組賽讀。
我們知道了一些關鍵詞句的讀法,現在請各小組選出自己的代表,選擇自己喜愛的段落來朗讀。大家評一評哪組讀得好。
5、齊讀,再次感受語言美。
四、合作探究,品味文筆美。
(小組交流,研討問題,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大家研討解決)老師適當提示。
1、為什麼“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呢?請在文中找出我變成金色花為媽媽所做的事?並說說我為什麼要“暗暗地”、“悄悄地”做這些事情?
2、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象為金色花?由此看出作者對孩子怎樣的情感?
3、篇末,媽媽見到孩子為什麼說“你這壞孩子”?這是什麼口吻?而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五、齊讀,再次感受情感美。
1、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請你用“我讀出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的句式來回答。請說說你的理由。
2、質疑,探究、解疑
本文的學習你還有什麼問題
六、意境感悟,品味畫面美,續寫故事。(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大家先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畫面,然後把它補充完整。
清晨朝露未晞,在鋪滿金色花的林蔭中,飄出一個修長的身影,她的溼發披在兩肩,髮絲間的水滴輕輕飄落,親吻著林間綠色的小草。媽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小庭院裡,她緩緩地把雙手放在胸口。媽媽在祈禱了,空氣中瀰漫著媽媽輕柔的話語。突然媽媽的雙眉微微揚起,這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請同學們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可能發生的事,可以用“我屏住呼吸,一聲不響……”來恰當描述。
七、閱讀訓練,昇華情感。
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媽媽的生日,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意,寫一段話給你的爸爸或媽媽,用"假如我變成了什麼"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爸爸或媽媽的愛。
八、課堂小結:
1、《金色花》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母子之情,正是因為母親無私的愛,才會引發“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來回報母親的愛,從而也體現出“我”對母親最聖潔、最美麗的愛。
2、請說說學習散文詩的一些方法。
金色花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生自由朗讀、齊讀領會文字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
3、學習用託物寓情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2.學習用託物寓情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方法
一、匯入:
同學們,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什麼日子嗎?(母親節)很好,那天你對媽媽有什麼表示嗎?(學生自由說)我們都是由嗷嗷待哺的嬰兒從母親懷抱中漸漸成長起來的,一張卡片、一次洗碗或者僅僅是一朵鮮花(根據學生地回答而定)都是我們對母親的一份感激。有同學送了紅色康乃馨,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學生:代表母愛)那麼每個人都會送母親康乃馨嗎?未必如此,比如說印度詩人泰戈爾就送了什麼呀?(金色花)
對泰戈爾你瞭解多少?(由學生先說,教師補充)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是法國作家克萊齊奧。)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裡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看書業中的插圖:這位有著一頭銀髮,白鬚飄逸,有力的大手握住一支金不換的筆,目光永遠注視著前方的老人就是泰戈爾。
金色花是美麗而神聖的,下面讓我們朗讀這首美麗的散文詩,感悟泰戈爾對母親的深情。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掌握的字詞:嗅(xiù) 摩(mó)衍(yǎn) 匿笑 禱告 沐浴
2、教師範讀,引情入境。學生思考:
(1)文中這個孩子借用什麼表達對母親的愛?
(2)“我”變成金色花後,主要做了哪些事?
“我”在一天的時間裡,與媽媽嬉戲,看著媽媽工作。即三次嬉戲:
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
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她所讀的書頁上。
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求媽媽講故事。
3、詩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由此推斷,他又會有一個怎樣的媽媽呢?
孩子——天真 可愛 淘氣 善良 孝順……
媽媽——溫柔慈愛 關心孩子……
三、研讀賞析
泰戈爾多才多藝,不但擅長作詩,還擅長作曲和繪畫,《金色花》不僅是一首詩,還是一支悠揚的樂曲,也是一組優美的圖畫。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捕捉這些溫馨的畫面。
1、指導一組對話:
(1)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的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媽媽一天沒見到孩子,心裡怎麼想?母親焦急,我調皮)
(2)“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此刻一見孩子,是什麼心情?媽媽為什麼說“你這壞孩子”呢?孩子真的壞嗎?愛憐,責怪.要讀出疼愛之中的一絲責備語氣)
(3)“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孩子不回答媽媽的話,是不是不尊重媽媽呢?為什麼不說實話,你能猜猜孩子這時心裡是怎樣想的嗎?不是。孩子淘氣天真,想下次再玩,想在媽媽面前撒嬌……因此,孩子的話要讀出頑皮、撒嬌、暗暗得意的語氣。)
2、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深情朗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例: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想象,快樂)
朗讀指導,明確語氣:舒緩、深情;語速:中速。朗讀的時候可以想象成這是自己對母親的深情傾訴。比如本文的三個“當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樣,唱響了詩歌的主旋律,所以讀的時候尤其注意重讀與停頓。
四、質疑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科學表明:好奇與疑問是研究性學習的開端,假如那個天使般的孩子不遠萬里,來到了我們身邊,你有哪些問題要問他呢?
1、我為什麼要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別的?(從意義和寫法)
明確:金色花在印度宗教中的地位意義。金色花與兒童有什麼相似之處;(美麗、可愛、純潔無暇等)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用金色花表現了母子之愛的美好與聖潔
詩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這在寫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這種具體的事物在詩中叫意象。
2、我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想讓媽媽知道我想做的那些事情呢?
提示:探討孩子的行為有什麼用意?這和母愛又有什麼相似處?可以理解為:母愛是無私的,孩子體會到了母愛的神聖,所以也想用同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
3、為什麼媽媽讀的書是《羅摩衍那》而不是別的書?
《羅摩衍那》為印度敘事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歷史上最有名的兩部史詩。這兩部史詩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馬史詩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廣為流傳,成為他們思想行為、道德觀念的準則和生活的楷模。從內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
五、情感拓展
但丁說:“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母愛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著我們,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想變成什麼美好的事物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呢?媽媽,假如我變成了……
1)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2)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雲,我要緊緊跟隨著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
3)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著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
六、結束語
同學們,我不想再說母愛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為媽媽的我現在懂得了,母親們常常把心掰成兩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軀體裡,另一半貼在我們的身上,隨時感受著我們的冷暖,就像歌詞裡的“歡樂著你的歡樂,痛苦著你的痛苦”。真可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此送大家一句金玉良言: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佈置作業:
1、背誦《金色花》
2、課外收集歌頌母愛的詩歌和名言。
3、預習《荷葉母親》
金色花教案3
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
2、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3、熟讀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繼續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和借鑑詩歌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德育目標
詩歌展示、歌頌母愛。學習它,激發我們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熾熱情懷,把獨特的歌喉獻給我們至愛的母親。
教學重點
1、準確領悟詩歌所抒發的感情,把握機詩歌託物言情的寫法。
2、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深層品味詩句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合作式學習,注重學生情感的薰陶、能力的培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
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詩
二、作者簡介
印度近代偉大作家、詩人、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豐富,早期作品有詩集《暮歌》、《晨歌》和劇本《修道士》、《國王和國後》等。著名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一九一三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創作對印度文學的發展影響很大,對中國詩特別是散文詩影響也是廣泛的。他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三、預習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 禱告( )
嗅 ( ) 衍 ( ) 摩 ( )
2、解釋下列詞語:
匿笑:
禱告:
沐浴:
四、學生朗讀課文,教師給予指導
1、自由朗讀
2、聽課文示範朗讀磁帶,注意對朗讀技巧的把握
3、個別學生讀
4、學生評價
五、合作學習,質疑探究
1、請談談對詩歌的整體感受。
⑴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事?
⑵三次嬉戲具體是什麼?
⑶詩歌表現了什麼?
2、為什麼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嗎?為了跟媽媽捉迷藏嗎?為了實現自己的小小心願,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嗎?
3、媽媽為什麼反而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麼口吻?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詩人為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結合註釋談談你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三 母親 孩子 (金色花聖樹)
次 禱告 散發香氣
嬉 讀書 投影書頁
戲 拿燈(去牛棚) 恢復原形
六、遷移拓展
1、欣賞歌曲《燭光裡的媽媽》,注意體會其內在思想感情
2、學生談感受
金色花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各種朗讀方式(範讀、自由朗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
(2)透過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接受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以及欣賞感悟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感情
教學難點:
鑑賞詩歌,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叫做《遊子吟》,大家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那麼,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還記得這首詩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嗎?”“深深的'母愛。”“對,母愛。母親是離我們最近的人。母愛像一棵大樹,它庇護著我們成長;母愛像一盞明燈,它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母愛像一股清泉,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再進行一次愛的洗禮!”
二、作者介紹: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聖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識積累,解決生字詞: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聞。動詞。
羅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敘事詩。
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裡。
四、朗讀詩歌,感受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在學生自由朗讀後,請同學起來談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時追問有沒有最喜歡的語句,為什麼喜歡這樣的語句呢?從這些語句中讀到了什麼?
比如: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讀出調皮、想象、快樂的感覺)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裡呀?”我暗暗的在那裡匿笑,卻一聲兒不響。(讀出了母親的焦急的心情,可帶著急促的讀法。我調皮,讀出輕快的感覺。)
③“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讀出了愛憐、責怪。有一點嬌嗔,但是懸著的心終於落下,可以前面讀得急促,後面落下時變成厚重慢慢的讀法。)
④“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讀出了調皮、撒嬌,可以輕快點讀。)
2、討論完後,進行第二次朗讀:集體帶著感情地誦讀。(師生一起)
五、詩歌賞析,合作探究:
1、透過前面的誦讀,我們可以看出詩中的“我”變成了一個什麼呢?他變化的原因是為了什麼?我們可以初步看出這個“我”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明確:“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變化的原因是“為了好玩。”(學生可另答為了母親)。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有點調皮同時又非常開朗活潑快樂的小孩。
2、大家用到調皮一詞,非常好,請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對母親有沒有調皮過呢?(請一個同學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詩歌中“我”又是怎樣調皮的?
明確:學生討論,然後總結出“我”與母親的三次嬉戲:
母親禱告時,我發出花香讓母親問到
母親讀詩時,我投出影子到母親書上
母親去牛棚時,我跳下現出原形求母親講故事
3、討論在這三次嬉戲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學生自由討論。明確:都是圍繞著母親展開,都是默默地沒有讓母親知道,像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同時,又都是為了和母親親近。前面兩件事還體現出了“我”對母親的關愛,希望給媽媽帶來幸福。
追問:母親都是怎樣表現的呢?體現了母親是一個怎樣的性格?
明確:前面兩次,母親沒有任何反應,但是在詩歌最前面講到母親叫道:“孩子,你到哪兒去了?”可以看出母親的擔心。母親做禱告、看敘事詩,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善良,美麗,大方。當“我”變回原形後,母親說:“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讀出母親的一種嬌嗔,但同時又讀出了母親的焦急以及後來終於將懸著的心落下。試想,孩子消失了一天,當突然又出現在你的面前,是會有多麼地驚喜與高興呢。
總結:可以看出母親善良、慈愛,同時又美麗、大方的性格特點。
4、那麼同學們,這首詩描寫的對母親的愛是悄悄的、默默無聞的,大家贊成這種愛的表達方式嗎?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表達對母親的愛?
此題自由回答。最後老師總結:詩中“我”對母親的愛是非常淳樸的,從一些默默無聞非常單純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們為我們的父母做什麼事情,只要是我們真心的,都會非常感人。所以,讓世間充滿愛吧,我們都要為我們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有被這種母子之情所感動。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關於親情的故事呢?有沒有要分享的。
金色花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語文”,即“語言”和“文字”,因此積累生字詞語應是每一篇課文的知識目標;根據單元目標中“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鑑,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原理,第二、三個目標則是掌握常用的朗讀和背誦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過程與方法
教法:
1、啟發點撥法
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朗讀,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2、美讀感知法
新課標重視感性層面,重視美讀,讀出語氣、語調和韻味。在美讀中,體會“想象”在詩歌中的作用,透過拓展練筆,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
3、多媒體演示法
引入音像資料,製作課件,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4、板書輔助法。
學法:“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1、充分預習,收集有關母愛的詩歌、名言,增大學生閱讀的容量,鍛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同時也為上課的相關環節做好準備。
2、針對七年級學生照搬參考書相關資料的現象,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參考書,篩選關鍵資訊,作圈點勾畫。
3、結合自主、合作、質疑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歸納朗讀和背誦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特點及單元目標說明,“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即是這篇課文的情感目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根據語文學科和詩歌體裁的特點,教學重點是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體味詩歌思想感情。
2、難點: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想象”的能力,運用“想象”以借物抒情進行拓展練筆,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將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難點。
【教學程式】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為重要的是訓練語感”,語感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正確、靈敏、豐富的感受力。語感訓練的主要途徑就是要美讀課文,披文而入情,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讀讀──背背──寫寫”的思路,我安排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1、背背古詩,匯入新課。(3分鐘)
課前播放表現親情的歌曲《懂你》,以營造學習氛圍。由歌曲聯想到古詩《遊子吟》再聯絡到課文《金色花》,學生利用參考書簡介作者。
2、初讀詩歌,整體感知。(5分鐘)
初讀課文時,結合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暢所欲言,從感知人物形象入手,感知詩歌情感。
3、美讀詩歌,咀嚼品味。(15分鐘)
首先全班集體朗讀,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如整齊而無感情等),安排第二個步驟,選擇喜歡或感受深刻的段落朗讀,要求讀出個人對詩歌的理解及與眾不同的感受。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提示在選擇語段旁就“感情、語氣、語速、輕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號的標註,老師簡單介紹常用的朗讀符號。
學生邊讀邊評邊議,老師作好評價的引導,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用放大鏡觀察別人的優點”等。透過對第1、6、8自然段朗讀語氣的討論,實現三個問題的探究:“為何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孩子是希望媽媽猜出來還是猜不出來”、“‘你這壞孩子’表現媽媽的何種情感?”,在此過程中,若遇冷場,老師機智加入朗讀,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如“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裡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4、背背詩歌,積累內化語言。(6分鐘)
首先請學生介紹背誦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勵的前提下,教師補充介紹幾種適合於七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背誦方法,如:遊戲背誦法、抓關鍵詞背誦法、情景背誦法、角色背誦法等。再給學生三分鐘準備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5、寫寫小詩,學以致用。(6分鐘)
首先提供老師在研讀《金色花》之後受啟發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所作的一首小詩,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學生練筆的興趣,二是提供一種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讓學生放飛想象,續寫小詩,借其他事物抒發對母親的愛。之後全班交流,鼓勵和肯定大膽新奇的想象。
6、小結及作業(5分鐘)
金色花教案6
教學目標:
1、透過朗讀,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感情。
2、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認知閱讀。
教學重點: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認知閱讀。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泰戈爾。泰戈爾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裡處處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二、指導學習課文
1、整體感知
有感情的朗讀詩文,把握全詩主要內容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並用一句話來概括。
2、認知閱讀
A、朗讀比賽
小組內自由組合,一人讀媽媽,一人讀孩子。看哪組讀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達的最貼切?
B、討論:
①請同學們自由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詩節,要求圍繞著我和媽媽的性格特點,在詩文中找到你認為最美、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地方“我”和媽媽的性格特點分別是什麼?
②為什麼我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我為什麼想象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徵什麼?
③我變成金色花為什麼不願讓媽媽知道?
C、請全班同學重新巧排詩句,使之成為一首賦予我們自己情感的詩歌,小組討論完成,看哪個小組改編得又快又好。
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情節的完整性。
三、拓展閱讀
1、學習這首散文詩,你從中感悟到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請同學設想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後以媽媽,我想說愛您為主題,模仿這首散文詩的語言風格,寫出屬於你自己的小詩。
2、假如明天是你媽媽的生日,那麼在賀卡上寫一段話給你的媽媽,有一個要求,用“假如我變成了什麼”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媽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