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優秀教師先進事蹟材料的題目有

優秀教師先進事蹟材料的題目有

為你推薦優秀教師先進事蹟材料,值得一看哈。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瀏覽。

矢志不渝 雙鬢雙鬢始不忠

劉老師,19**年出生在蕭縣莊裡鄉椿橫自然村。

該村地處皇藏山區,土地貧瘠,閉塞偏僻、愚昧、貧窮、落後。1974年他高中畢業之後,為徹底改變他童年苦澀的記憶,追隨他心中的陽光,根基家鄉父老鄉親的要求,他毅然執起教鞭,走上講臺。在村裡當起了十幾個學生的“孩子王”。

春去冬來,寒暑往返,一干就是三十八年。劉老師曾風趣的說:“我的職業生涯,真是‘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如今,劉老師是已面粘風塵,鬢染白裝。

他的學校一直是“一校、一師、一班”的“三一”學校,他一直堅守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家住學校門口的一位老黨員和其他鄉民及村民都說,30多年來、劉老師從沒有無故放過一天假,從沒有因私耽誤學生一節課每逢颳風下雨,總是見他揹著學生,拉著學生,往返在上下學的路上……

三十多年來,劉老師有很多升遷和外遷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他捨不得他的這一特殊的崗位。他也十分明白,也沒有人能夠真心實意,甘心情願地去,像他那樣站在他的那個特殊的崗位上。直至今日,他還“單兵”奮戰在椿橫教學點,執著地守護著他的那片熱土上,守護著他心中的那一束陽光。

他要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他職業生涯的盡頭。

艱苦創業 三十八年風雨路

椿橫教學點,地處椿橫自然村,距離欒莊小學四公里山路,中間還有一條小河,小學生入學十分不便,70年代初,當時的公社和大隊決定在該村創辦一所小學。

1974 年,劉老師開始上班。上班前,這所學校只是生產隊的一片場地,兩間破草屋,一個擁有9名學生的複式班,桌凳都是石頭壘起來的,連廁所都沒有。劉老師與社員一起人拉肩扛,建造起了石木草的一口三間教室,壘起了廁所,學校就算建起來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家和地方越來越重視農村基礎教育。劉老師積極主動的爭取改變辦學條件,他到村裡、鄉里求哥哥拜姐姐,不知跑過多少路,磨破多少次嘴皮,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強烈的事業心感化了村民,感動了上級。縣鄉村三級陸續多渠道集資,將原教室改建成五間校舍,一間用作庫房,一間用作辦公室,三間用作教室,並相繼配備了木質課桌凳及相關的簡易教具和器材。平整了籃球場,添置了籃球架,壘起了乒乓球檯,拉起了圍牆,安裝了鐵門。學校終於成了一所真正的'學校模樣。如今的學校國旗飄揚,綠樹成蔭,書聲朗朗,師生與百鳥共鳴,陽光與綠水同輝。

“單兵作戰”的工作是很難想象的,誰能沒有私事,誰能沒有兒女情長。在處理家庭事務與工作的關係上,劉老師尤為痛苦,令人感嘆。

2006 年,其父病重,在徐州住院三個多月,他只能利用星期天去照顧盡孝,其間的每週日下午,他每次都是在姊妹們抱怨聲中,在父親留戀的眼神中,匆匆含淚返校。回到自己深愛的學生身邊。遺憾的是,其父親在臨終前還呼喚著他的乳名,而他此刻卻正站在講臺上。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是劉老師最感為難的問題,為讓這些孩子找回近乎失去的親情母愛,他耐心說服妻子,拋去家務和農活,來到學校,無償地為學生做些可口的飯菜,噓寒問暖,獻上溫馨的母愛。

07 年有個叫周宇的學生在家裡玩耍時,腿骨摔斷了,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照顧,奶奶體弱多病,也無力照顧,為了使這個學生不缺課。劉老師堅持揹他上下學,一背就是三個月。其間劉老師的腿也扭傷了,但他依然拄著柺杖揹著周宇到校返家。

在三十八年風雨路上,劉老師用良知指引著自己前進的方向,用行動守望者心中的一束陽光。

植根鄉土 嘔心瀝血育新人

三十多年來,劉xx老師植根鄉土,與椿橫小學相生相伴,互為見證。嘔心瀝血,默默耕耘,哺育新人。

進入新的世紀,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和學校佈局的調整,椿橫小學現已成為一個教學點,隸屬於欒莊小學,兩地相距四公里。同往年一樣,目前仍僅有一個教學班,學生十來名。徐xx一人扮演著學校的多重角色,上好每堂課,教育管理好每個學生。辦公室,教室裡的作息時間表,課程表,周工作安排表,應有盡有。學生檔案,學校公物、報刊圖書、教具器材管理的有條不紊。學校工作計劃,德育計劃、安全教育計劃安排得細緻合理。上級檔案裝訂的整整齊齊,便於翻閱和查詢。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各科備課細緻實用,具有創新思想,且書寫規範完整,看得出沒有絲毫懈怠和馬虎。他的辦公桌上,放置著幾沓整齊的學生作業本。翻開學生作業,可以清楚的看出學生的學習態度都十分端正,書寫認真工整規範,紅色筆跡,無論是改符號,還是評價意見都一絲不苟。作業批改記錄、學生家訪記錄、學生成長記錄等各項記錄齊全詳實。教室的學習園地裡,學生的手工製作、表揚與警示、學生的作業展,每一個細微之處,無不透視出劉老師的心血和汗水。

劉老師多年個人包班教學,而他有天生的不會懈怠,積勞成疾,他患有嚴重的慢性咽喉炎,說話聲音嘶啞。每次復發,都咽喉紅腫,說話、吃飯都困難,妻子勸他休息治療,他總是生氣的說:“那學生們怎麼辦?”妻子知道他的脾氣,犟不過他,只有含淚目送他走向學校。去年暑假,劉老師去徐州檢查咽喉,醫生建議做手術,他沒有同意,他怕做手術後萬一影響上課,他捨不得那群孩子。還是為了他的那群孩子們。

劉老師雖已年近花甲,臨近退休,但他仍然不甘落後,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在他的另一張辦公桌上,經常存放著幾摞厚厚的嶄新的書籍報刊,有新課程新理念的,還有師德建設和法制教育的,還有小學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雜誌報刊。還存放著幾摞學習筆記與教育心得和教學反思等。幾年來,大興教育科研之風,劉老師也毫不示弱,每週按規定的時間,騎著腳踏車到四公里之外的校本部參加集體備課,公開課等教研活動,不斷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

如今的椿橫村,民風純樸,生活殷實,安康和諧。劉老師在椿橫村幾乎被神化。他是椿橫村的第一個高中畢業生,他是椿橫小學的創辦人和堅守人。

椿橫村,一個不足五百人口的自然村落,三十多年來考取了二十多名大學生,這與劉老師和他創辦的學校的啟蒙和基礎教育市密不可分的。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義務承擔起椿橫村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和國家政策及社會公德的義務宣傳工作,主動參與村裡的社會事務、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為培養新型農民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椿橫村無論是男女老幼都官稱劉xx為“老師”。這不是客套和逢迎,而是發至內心的摯誠的愛戴和崇敬。

劉xx老師,是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師,他用三十八年的時光守望著他心中的那一束陽光,他用三十八年的汗水詮釋了人民教師的豐富內涵,他用三十八年的心血塑造了一位鄉村師魂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