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五年級下冊端午節手抄報
中國傳統節日便在這“天人協調”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而成。屈原是中華民族一位偉大詩人,以自身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融入在節日的習俗中,參與鑄造著中華兒女的民族性格。
端午節介紹: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節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
此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故稱之為“天中節”。日本以五月五日為“男兒節”,可能也是據天中節而來,因其認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氣。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面板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遊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於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緣起“四時合序”
傳統文化認為,人類是大自然所化生。《易傳文言》曰:“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
“節”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是“天”“地”日月的節奏,那麼,也應當是“人”的節奏,是連通自然節律與人生節律的“節點”。大自然有陰陽,人也要講究陰陽的消長平衡。按“天人相應”的精神,人體也應適應大自然的節律。
中國傳統節日便在這“天人協調”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而成。
鄰近夏至,白晝在一年中達到最長。這日陽氣最旺,陽極會傷身,需要避毒。《禮記月令》說:“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仲夏天氣日益溼熱,又值汛期,百蟲和細菌繁殖快,疫病易生,人們需要一個全民的迎夏“衛生防疫節”端午節。
在古代物質條件下,端午節人們會灑掃庭院、剷除蟲菌孳生地,用雄黃水、雄黃酒消毒,佩戴防疫健體的'各種香囊荷包,集各種藥材備用,燒藥草湯洗浴……
富有民俗特徵的還有“艾虎”和“蒲劍”。艾,入中藥可以祛寒溼,幹艾搓成繩點燃可以驅蚊蠅,艾絨做成炙條可以治病。將艾葉剪為虎形,或將艾葉貼在虎形彩紙上,就叫“艾虎”,人們佩戴或張掛,祈以避邪驅瘴。蒲,即菖蒲,含揮發性芳香油,葉子中間有脊線,狀如寶劍,用菖蒲作劍,或插或貼於門楣。“蒲劍”可以散發芳香,清除汙濁空氣,還可通竅醒腦,驅趕飛蟲。這些都是利用自然資源防疫防病。
注入屈子精魂
中華傳統節日的規律為“因天人相應而立,孕人文精神而豐”。
傳統節日節俗雖可溯源至原始社會部落某些遺風,例如,清明節前寒食是先民換季改火的遺風,端午節的龍舟與水網地區先民(如吳越族群)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有關。然而,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自身的生命流程,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隨環境變遷而不斷髮展變化。後人往往模糊了先民的意圖,據自己的時代意識和地域特徵,作出合乎己身的解說和發展。
因地域有異,各地區“解說”往往與本地先賢掛鉤。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越人掛上越王勾踐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掛上伏波將軍馬援……傳統美德和高尚人格在節日習俗中得以傳揚。
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被說成是端午節“起源”。縱然不是“起源”,但中國人民選擇屈原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屈原是中華民族一位偉大詩人,以自身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不僅“太息”,而且“掩涕”,愛得深沉!這就是愛國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高潔的人格,不與卑鄙者同流合汙,不受惡濁世風習染,堅守節操,寧死不汙,身殉理想,九死不悔。
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融入在節日的習俗中,參與鑄造著中華兒女的民族性格。
既是詩人節又是體育日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節的“節魂”,因此,端午節又稱為“詩人節”。端午節前後,報刊、網路等媒體湧現出許多好詩歌。為繼承端午節的優良傳統,發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舉辦各種層次、各種規模的“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既合傳統又合時宜。
端午之另一項重要習俗划龍舟,由遠古龍圖騰而來,又演繹出追悼屈原的文化意義,在水網區域形成盛大的娛樂競技活動。代表各鄉、村、單位的龍舟間開展競賽,成千上萬的群眾沿水吶喊助威……群眾的熱情得到極大調動,集體榮譽感得到極大激發,齊心協力、奮勇爭先、拼搏向上的昂揚精神得到彰顯。
端午節逐步成為了“龍舟節”、“民俗體育節”。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華夏大地艾燻又起,粽子日盛,龍舟競渡開展在全國各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須有中華文化之復興,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是生活狀態的中華文化。在歡度節日的同時,我們正感受中華文化的滋養,分享傳統習俗帶給我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