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社會

社會公德事蹟材料

社會公德事蹟材料

本文是有關社會公德先進個人事蹟材料,歡迎閱讀,聘才網小編蒐集整理。

生命守護者 群眾貼心人

張西亭,聊城市中心醫院大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他用一顆醫者的仁心,憑藉專心致志的業務精神,誠心誠意率領科室團隊,為患者打造出最精心的服務氛圍。同時,積極參加下鄉義診、健康講座等公益活動,捐助重症貧困患者,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高度讚譽。

業務精湛,守護生命

在政治理論與醫療技術上,張西亭同志以身作則,為科室人員做表率。大內科擔負著全區內科系統疾病急危重症的搶救與治療,每天的工作任務量非常繁重,工作都是忙碌的、緊張的。面對目前的醫療環境、醫療體制,他帶領他的團隊,恪盡職守,站在患者的立場考慮問題,不斷完善自我。他們的口號是“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把人文關懷貫徹在整個醫療活動中”,這也是大內科的服務宗旨。

救死扶傷是我國醫藥衛生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作為醫療衛生工作者對人民群眾的生老病死負有重大責任,張西亭同志深深明白這一點,在他的心中樹立起“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良好的職業道德。他牢記“人民的生命高於一切,醫生的責任重於泰山”的神聖誓言,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人的需要就是無聲的命令。有一天深夜,一位病人突發抽搐、意識不清,需緊急搶救,他在酣睡中被電話鈴叫醒,二話沒說就趕到醫院,指導臨床搶救工作,25分鐘後病人意識轉清,生命體徵穩定,病人家屬感激萬分!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平時上班,他總是提早上班,推遲下班,由於病人較多,他不僅要為病人看病,還要滿足病人的要求,親自為病人指導康復訓練,每天上班,他就像是上戰場打仗一樣,忙忙碌碌,沒有歇息,真正做到上班一分鐘,工作60秒!他把治癒病人當作是自己最大的快樂,體現了新時期名醫的崇高美德。他經常說,“金盃銀盃,比不上病人群眾的口碑。”

醫者仁心,治病暖心

醫者,既要有仁術,更應有仁心。治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暖心,就是道德問題了。一個只會治病的人只能說是一個醫匠。只有暖心,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醫患之間互相信任勝似親人才能說是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而張西亭同志,用他的愛心、耐心、細心、熱心和責任心以及他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溫文儒雅的舉止,不知溫暖了多少病患的心。每次查完房,就算工作再繁忙,他總不忘和患者拉拉家常,只要他一出現,病房的氣氛馬上輕鬆活躍起來。在開業前查體期間,有一位84歲的老人自己來到他的門診,老人精神差,雙手顫抖,雙下肢無力,經過診查患者體溫38.9℃,患者高熱寒戰,還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情況較重,而且患者年高耳聾,溝通相對困難,家屬不在身邊,只問出患者家庭住處及姓名,張西亭同志首先為老人安排相關檢查,併為老人墊付費用,同時安排其他同事聯絡患者家屬,患者順利完成各項檢查,診斷為大葉性肺炎,並安排相關治療,患者病情較前穩定,此時患者家屬也來到醫院,瞭解了整個過程,患者家屬對張西亭同志再三感謝,張西亭同志臉上掛著笑容對患者家屬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老人沒事兒我們就放心了”。像這樣的感人事蹟還很多......

新院啟動初期,內科收治一位嗜血細胞綜合徵患者,曾先後就診於聊城市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化療後症狀減輕,擬行骨髓移植,已與患者二姐配型成功,但因肺內真菌感染未愈、間斷髮熱無法骨髓移植,期間花費60餘萬元,因花費巨大,7月16日回到聊城,入住我院繼續對症治療。張西亭同志專門為其開闢單間病房,安排專人醫護,以預防醫院感染、保證患者休息,及時給予調整抗感染藥物、積極營養支援等治療,幾天後體溫降至正常。經過我院內科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一個多月的積極治療和悉心照顧,患者體質較前明顯改善,肺內真菌感染明顯好轉,準備去北京做骨髓移植,但鉅額的治療及醫藥費用讓顧業喜一家束手無策。張西亭同志知曉此事後積極聯絡醫院舉行愛心捐款活動,並帶頭捐款,此次捐款活動共為患者募捐善款近一萬元,為需要幫助的患者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關愛。

服務群眾,全心全意

鄉鎮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相對較弱,老百姓平時不注意身體保健,得病後因為不重視導致小病拖成大病,“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老百姓的煩心事。我院為給市民提供優質貼心便民醫療服務,開業前期相繼開展免費健康查體、“趕大集、送健康”大型義診活動、免費為鄉村醫生進行培訓、舉辦專題健康講座等一系列惠民行動,張西亭同志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深刻感到在醫院坐等病人診治還遠遠不夠,他要到村子裡、到農民家裡進行內科相關疾病知識宣傳。每次下鄉義診、諮詢活動中,他都向老百姓宣講科普知識,提倡科學防治老年性疾病,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了中心醫院內科好醫生的良好社會形象。正是有了他的義診宣傳,許多內科相關疾病早期病人都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診斷治療,挽救了很多家庭的'幸福。

多年的臨床工作使他認識到一名優秀的內科醫生,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作鋪墊,更需要千百次臨床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可以說患者既是醫生的老師,又是醫生的朋友。正是帶著這種理念和情感,張西亭同志拉近了與患者間的距離,尤其是面對一些危重病人,他總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3個月前,醫院收治了一位高齡腦血管病合併電解質紊亂、肺部感染等多種疾病的患者,張西亭同志一方面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一方面積極給予治療,危重患者病情變化無常,需要隨時更改治療方案和藥品。為此他一連幾天沒回家,在醫院對患者進行全天觀察,根據病情變化,找準病因,對症治療。幾個日夜的連續工作,使他消瘦了許多,但看到患者病情逐步穩定,他的內心由衷地感到滿足。患者家屬感激地對他說:“張主任,您比我們家屬還累,我們還有倒班休息的時間,您卻一直守在醫院,真讓我們過意不去呀!請您原諒我們過激的話!”此時的張西亭同志只是憨厚的一笑,繼續投入到救治其他病人的工作中去。

二十年精誠不倦,二十年矢志不渝。多年來,張西亭同志一直保持著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病人服務熱情、對同事平易近人、對生活易於滿足的態度,用樸實的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醫生救死扶傷的錚錚誓言,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職業精神,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